獨行九月---同裡看橋

作者: 麥麥蕎

導讀 同裡鎮,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始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同裡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裡”,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裡”。同裡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這是百度百科詞條� ...





同裡鎮,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始建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同裡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裡”,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裡”。同裡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贏得“東方小威尼斯”的美譽。這是百度百科詞條“同裡鎮”的開頭。

九月的最後一個周末,陽光不錯,天空看著很藍,滿載了五天的上課下課訂正默寫,想念起西塘的大紅燈籠和煙雨長廊,收拾,下樓,出發。其實出發遠比做一個出發的決定簡單。

一路車也不多,西環高架一直開到頭,轉到吳江市區,之後轉遠東大道,再雲梨路,古鎮就在路左邊。

記得幾年前來過,那時候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還在世,一車人嘻嘻哈哈從蘇州到同裡,盡管老天不配合,下了一天大雨,但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興致,至今仍然記得那天過了很多橋,青石板,滑滑的。後來的一個元宵節,那位朋友意外,一個招呼都沒打就不見了,之後我一直在想人為什麼活著,應該怎麼活著,只是想很久都沒有答案。

今天算是舊地重游,回來看看那些橋。進古鎮,半個太陽斜斜的掛在天上,紅紅的,照的人愈發慵懶。沿著巷子一路找到青旅,床位都給老外包了,好吧,兩個床位的價錢住單人間。

放好包包,出去轉轉日落前的同裡。人不多,一日游的客人都散了,還在的應該就是要留宿的,河邊開始有人招攬吃飯喝茶。我也不清楚方向,出了青旅的門過個橋就沿著河邊溜達。和其他的古鎮一樣,同裡也是河道縱橫,悠悠綠水,水清水活,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河邊很多香樟樹,枝葉茂密,夏天在這個石板路上晃晃應該會很涼快。賣刺繡的,雕木窗的,做芡實糕的,還有賣繞繞糖的。想起某個下午,繞繞糖,糖糖繞,繞糖糖,呵呵,記憶裡的繞繞糖,還在。

順著石皮弄走,貌似每個古鎮都有石皮弄,簡單的巷子,兩邊都是民居和木窗,一個窗戶應該就有一個人家,一個人家應該就有一個故事。在珍珠塔門口遇見兩只貓咪,一白一黃,眯眼趴著,懶洋洋。貓眼看世界,他們是喜歡窩在這打盹曬太陽,還是會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一圈回到青旅門口的太平橋,繼續反方向走,盡頭又是一座橋,橋外面紅紅的晚霞,明天又會是一個晴天。游人參觀的景點都准備打烊關門,燈籠開始紅起來,倒映在水面,一波一波,看的人很蕩漾。一直都覺得古鎮最美的就是夜景,一定要有紅燈籠,還有水面的倒影,看著看著就會忘了時間地點人物。
三橋附近有家貓的天空之城,跟平江路的一樣,滿架的明信片,滿牆的書,還有梯子,讓人見了就想往上爬。招牌絲襪奶茶,是至今覺得最好喝的奶茶,口感醇厚,不愧為招牌。想起上周的平江路,瓷器,奶茶,與幸福有關。

燈籠開始一個接一個暗,河邊吃飯唱戲的人也開始散場,我在青旅樓下繼續碼字,很久都不碼了,生活一波接一波,一節生一節,鉚足了勁只是往前,沒有理由停下來,也不知道怎麼停下來。於是很長一段時間都很沉迷古鎮,從西塘到麗江,百看不厭,至少人少的時候,可以慢下來歇歇,喘口氣。

在青旅的露台上能看到很多屋頂,夜很靜,天上魚鱗狀的雲朵依稀可見,星星在雲的縫隙裡若隱若現,讓我懷念起敦煌漫天孤獨的星光。地球也是一顆星星,藍色的星星而已,與天空中的任何一顆一樣,用落寞的姿勢看這個人世間。

明天預備早起看看清晨的同裡,生爐子的男人,洗米洗菜的女人,睡眼朦朧的孩子,還有那些橋,原本溫柔多情的石頭,經過一千多年,如今堅硬而冰冷,依然屹立在河道上,看盡人間悲歡離合。

好夢,親愛的。


精選遊記: 同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