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敦煌、莫高窟、嘉峪關、天下第一墩、討賴河
早餐:15
莫高窟門票:160*2=320
中午白蘭瓜:9
蜜瓜干:100
嘉峪關門票:120*2=240
晚餐街邊明月餐廳:70
貝特酒店住宿:160
共計:914







今天總算睡了個懶覺,到7點半才起床,之後短信告知袁師傅我們准備8點出發。到樓下的時候,袁師傅已經幫我們退好了房間。之後直接去附近的一家早餐店吃早餐。這次吃的是豆漿、油條和卷心菜包子和肉包。這裡我要說的是,甘肅幾個地方的早餐店,包子都特別好吃,個子不大,但是餡兒多,放了花椒什麼,特別香,強烈建議大家嘗一嘗。我是對這個包子贊不絕口,而袁師傅還是情有獨鐘地吃著她的油條。
吃完早餐,繼續趕路,路上說起昨天遇上的出租車司機裴師傅,袁師傅以為我們是在暗示問她要打的費,於是把錢給我,我當然不會去計較這些小錢,也就沒要。
今天的第一站是敦煌莫高窟,這也是此次旅行中,票價最昂貴的一個景點。從敦煌去莫高窟也要經過一個收費站,袁師傅又選擇了繞路,不過這次絲毫沒有難度,繞到旁邊的鄉間小路過去就可以了,純粹是騙騙不熟悉路的外地游客的。從鄉間小路走的時候,還看到一處被洪水衝毀的道路,袁師傅說,這種地方要麼不下雨,一旦下起暴雨,很容易引起洪水。
9點15分左右,我們抵達了莫高窟,袁師傅在一個研究院的角落把我們放下,說是這樣可以免去停車費,呵呵,司機師傅生活也不容易,都是這樣一點點省出來的。好在那裡走到門口也不遠,和停車場差不多距離。
買好門票進入景區,感覺莫高窟到底是個成熟的景區,各方面設施都很完善,園區內也很干淨。不時有導游騎車從身邊經過,衣著整潔,儀表堂堂。
莫高窟不讓帶相機進去,只能在景區檢票口處寄存。此外,莫高窟的景區檢票口不止一個,建議大家進入景區大門後往九層樓方向走,在九層樓那邊的檢票口進去,相機也存在那裡。我當時不知道,把相機寄存在邊門的檢票口那邊,結果從九層樓出口出來以後,走了好遠才取到相機,之後又走回來拍九層樓,接著又走回頭路去停車場,白走了一個來回。當然,不過不准備拍九層樓的,那也無所謂了。不過,整個莫高窟也就九層樓可以拍照了,這裡不拍,真感覺白來一次了。
話說當時我不知情,在南北朝時期洞窟那裡的檢票口寄了相機,之後就跟著導游進去了。導游是20-30個人一組,每個人都配有無線講解器,無論遠近都可以聽到導游的解說,非常不錯。比較慶幸的是,我們跟的是一個西安外國語學院畢業的男青年,氣質非常不錯,長得很帥,講解得也很棒,關鍵是感覺是個熱愛歷史,熱愛莫高窟文化的人,講解的時候抑揚頓挫,眉飛色舞,十分自豪的樣子,這種情緒也很容易帶動游客。開始還以為他是學歷史的,在這裡研究文化,後來才知道,他是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和我是一個專業的,呵呵。
當然,莫高窟的導游確實很凶,特別是看到那些觸碰壁畫、偷偷拍照的人,那種訓斥的口吻,犀利的眼神,絲毫不比那些戰爭美劇裡面的軍士長遜色。難道他們不怕和游客起衝突?其實,只要看到境內遍布的凶神惡煞般的保安就知道了這些導游為何如此蠻橫了。當然,所謂蠻橫也只是針對那些不守規矩的人,對於多數游客,導游們還是彬彬有禮的。我們團裡有個重慶游客,自恃知道點歷史,在那裡老是打斷導游的講解,還問些奇怪的問題,感覺是個腦子有病的人,不過我們的帥哥導游還是耐心地為他一一解答和糾正了,我們也借機知道了許多莫高窟的奇聞軼事。
我們去了16、17、172、55、29等八個洞窟,其中九層樓、另外一尊近30米得大佛、一尊釋迦摩尼的涅槃像以及藏經洞是必看的,其它洞窟要看導游手裡有哪幾把鑰匙了。其中172窟是我們導游強烈推薦的,說是最近才開放的,藝術價值非常高,幾乎可以與特窟並列了。裡面主要就是看一副壁畫,畫面在建築、服裝、聲樂方面表現出的內容,都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當然,如果沒有導游介紹,我還真不知道其中的奧妙。
可惜八個洞窟一會兒就看完了,也要和我們的導游帥哥說再見了,這裡導游會回收講解器,其實這時只要離導游遠一些,或者混在其它團隊裡面,就可以不用歸還,沒什麼關系的,導游也不清點。為什麼不還?因為可以蹭其它導游的講解。前面提到過,每個導游帶的團隊走的路線都不一樣,可以看到的洞窟也不同,因此想好好了解莫高窟,肯定要跟著不同團隊走。如果換了講解器,就必須時刻站在導游身邊,否則根本聽不到講解的內容。當然,講解器怕相互干擾,也有頻道設置,需要自己調試,或者索性厚著臉皮讓其他導游幫你調一下頻道。可惜我和艿媽當時都沒有想到這點,自覺把講解器還給導游了。
我們之後又跟了三個導游,第一個導游長得像林心如,講解得非常細致,很不錯,就是感覺沒有情緒,只是在完成任務,不如我們前面的帥哥導游負有感情,另外這個導游我們是半路跟的,結果後半程和我們的行程居然一模一樣,一個新的洞窟都沒看到,哎……不過,相同洞窟,不同導游講解,內容也差別很大的,我覺得還是沒有白跟。第二個導游是個中年女子,講得非常粗糙,連“飛天”這兩個神明的名字都沒有提,總之相當沒有水准,雖然看了好幾個之前沒有看過的洞窟,但是由於講解的原因,感覺並不精彩,索然乏味。最後一個女的有些像演員楊昆,講得也不錯,可惜那時候沒有時間了,只能聽了一個洞窟就走了。另外,路上還遇到一個美女導游,像極了範冰冰,呵呵,不過艿媽在,沒好意思跟上。
莫高窟這個地方,如果沒有導游講解,會覺得非常無趣,但如果導游介紹了那段歷史,指出每幅壁畫和雕像的精妙之處,那你就不得不為古時能工巧匠的技藝以及藝術家的創造力所折服。當然,導游講解水平參差不齊,差距很大,這個還是要看RP了。總體感覺年輕的導游要好過年老的,男性導游要好過女性的,簡單說來就是要找男青年。此外,許多網友說去之前最好先做些准備功課,確實如此,這樣看起來才更有味道,可惜我沒有那個時間。
我們在莫高窟一直待到12點30分左右,整整逛了3個小時,走得很累,袁師傅又發來短信催促,說嘉峪關晚上要關門,所以只能悻悻離去。臨走去拿了相機在九層樓外拍照留念,這樣一來一回多走了十幾分鐘的路。
從敦煌出來,顧不上吃飯,直接往嘉峪關方向走,下午2點左右,抵達瓜州收費站。出了收費站,一看路邊都是瓜攤。袁師傅帶我們去了一家熟識的瓜鋪(印像當中好像是6號瓜鋪),讓我們買個瓜當午飯吃,於是讓店家挑了一個白蘭瓜,6斤重,1.5元一斤,切開一吃,好甜好甜。三個人勉強把瓜吃完,之後又在這家買了點蜜瓜干,也是很甜的,很有特色,從15元還價到10元。
這家瓜店是一對母女開的,人非常不錯,很淳樸。臨走袁師傅自己也買了幾個哈密瓜,同時袁師傅也把自己在敦煌買的、准備帶給女兒的葡萄給了她們(因為葡萄開始要爛了,肯定帶不回去了),我們也把自己吃剩下的3斤多葡萄給了她們。瓜州好像沒什麼葡萄賣,這對母女拿了葡萄很是高興,她們開心,我們心裡也樂滋滋的。順便說下,我們第一天在西寧不是買了很多水果嘛,什麼棗子啊、梨啊、還有蘭州小李送的桃子什麼的,多數都爛了或者被我們扔了,非常可惜。所以建議大家買水果適可而止,不要貪圖便宜買了很多,人為造成浪費。
另外聽袁師傅說,瓜州原來叫安溪(音),但是因為發音不好,類似於“安息”,不太吉利,於是把名字改了,因為盛產哈密瓜,所以叫瓜州了。此外,瓜州離新疆哈密只有200多公裡的路程,當時真想狠狠心,咬咬牙去趟新疆算了,可是想想時間來不及,還是作罷。
告別瓜鋪老板娘繼續上路,這回走的是高速公路了,路況自然是很好的。一路上經過三個風車發電廠,看到巨型的風車成片地矗立在隔壁之中,綿延幾公裡,這個場面還是很壯觀的,可惜不能停車下來拍照。沿途風景還是不錯的,但是和從茶卡到敦煌那一路的景觀相比,還是遜色不少。
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我們車在行駛過程中,前方一輛面包車可能底盤被路中的一塊大石頭擦壞,只能靠邊停車,同行的一輛越野車看到這個情況,居然在沒有任何警示的情況下突然停車,而且不是停在緊急隔離帶中,而是直接停在高速路中間,這是非常愚昧無知的一種行為,也是極不負責任的。我們的車當時緊跟在後面,等袁師傅發現情況時,急踩一腳剎車,同時經驗豐富地向左打了一下方向,借了一點距離,才避免了一次追尾。當時我醒著,所以用手扶住了前面的座椅,可憐的艿媽正在睡覺,一下子從座椅上飛起來,臉貼在前面座椅靠背上了。所以說高速公路開車,安全帶很有必要,包括後排的乘客。
袁師傅是女司機,脾氣還算好,只是瞪了幾眼,鳴了幾聲喇叭表示不滿,換了男司機,估計就要上去拳腳相向了。
經過了這次的有驚無險,我們後面這一路還算順利。到了下午5點15分左右,又看見了綿延的祁連雪山,特別巍峨高大,這也標志著我們抵達了甘肅的第二大城市,嘉峪關市。
到了嘉峪關市,因為怕景區關門,我們不作停留,直接驅車趕往嘉峪關景區。到了景點大概5點30們,我和艿媽急匆匆趕去售票處,結果告知要到8點才關門,還好,有得是時間了。於是發短信讓袁師傅自行去加氣站加氣,我們先進去游玩了。
到了景區,看到有電子導游講解機(以前在故宮用過,非常好),想借一個,卻被告知太晚了,收押金的人要下班了,無法歸還,只能作罷。另外有真人導游,10人以下50元,超過10人每人加5元,這個時候還是有導游的。不過我是要拍照的人,走得磨磨蹭蹭,不時要停下取景,導游是不可能等你的,所以也沒有考慮。
但是,如果來嘉峪關純粹是游玩或者了解歷史的,我建議還是找個導游講解比較好,這裡很多機關、城樓的構造,都是很有講究的,沒有導游會錯過很多精彩的地方(如城樓上的“一塊瓦”),請個導游會有意思許多,而且感覺幾個導游素質還是很高的。
來之前,對嘉峪關印像一直不是很好,甚至幾度想跳過這個景點,以便節約一點時間。但真的來了,發現這個景點非常值得一游。不過要事先說明的是,我到嘉峪關是6點左右,這個時候,游人基本上是只出不進了,也就是說,整個景點的人越來越少,到最後幾乎就只有我和艿媽兩個了。另外,那個時候正好是光線最柔和的時候,景色陽關灑在嘉峪關城樓和關外的戈壁上,那個景色不是單單一個“美”字可以概括的。
因為沒有導游,自己就隨便走走逛逛,開始也沒覺得什麼,可是等後來上了城樓,看到了關外的茫茫戈壁,遠處綿延的祁連雪山,馳騁著列車的青藏鐵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感覺到不虛此行。另外,在關外的戈壁上看到一個小紅點,仔細一看居然是一對新人在拍攝婚紗照。這樣的場景,拍出的婚紗照肯定很有穿越的感覺,太浪漫了。而且,看慣了以碧海金沙、神聖教堂、茂密叢林等為背景的婚紗照,再看看戈壁古城映襯下的新人,哪個超凡脫俗,哪個更有新意,不言而喻了。站在城樓上的我和艿媽,此刻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了。
嘉峪關城真的很大,很雄壯,無愧於天下第一關的稱號,雖然沒有請到導游,之前也沒有做功課,但是走走看看還是覺得蠻有味道的。若不是天色漸暗,肚子空空如也,真想和艿媽在城樓上再多待一會兒,享受蒼茫世界中的兩人世界。就這樣,原本預計一個小時就結束的行程,居然也花去了我兩個小時。
這裡想提下嘉峪關當年的城主——游擊將軍芮寧。之前還以為是一代名將,破敵無數,所向披靡。結果看了介紹才知道,原來芮將軍沒怎麼打仗,貌似第一次出征就中箭犧牲了,被追謚了什麼官爵的,類似於現在追認共產黨員吧。(寫完游記又查了百度,發現其實芮寧是個血氣男兒,面對數倍於自己的強敵毫不畏懼,難怪被後人紀念)
另外我這裡要提的一個問題,就是關於逃票。此前我看游記時候,不少網友都提到嘉峪關可以逃票,也就是從西門(通常是旅游團的出口)進入關城。但從我實際參觀來看,要逃票還是挺難的,至少西門那裡現在是有人把守的,要進入關城必須驗票。再來說說正門,如果運氣好,跟著旅游團從景區正門混進去了,要進到城牆裡面,還是要走過一道閘機驗票的,我們這麼晚去了,閘機那裡還是有工作人員把守。當然,我和艿媽逛得不算徹底,不排除有邊門可走什麼的,不過畢竟不是去研究逃票攻略的,這方面沒有細細考察。
還有嘉峪關不得不提的是裡面的公共廁所,居然是掛牌四星的,也確實很干淨,值得一去。廁所居然還是有類似酒店大堂的地方,可以讓游客休息,雖然很小。
嘉峪關是套票,除了關城以外還包括了天下第一墩,懸壁長城。袁師傅挺好的,雖然肚子都餓著,還是建議我們去看下天下第一墩(就是萬裡長城的起頭,第一個城樓),本來兩個地方都想放棄了,怕太麻煩袁師傅。從嘉峪關到天下第一墩大概幾公裡路,中間還會經過一個破棄的城墩,其實應該就是天下第二墩了。袁師傅說有些游客為了不買門票,就在這裡看了第二墩拍個照就走了,其實和第一墩也差不多。
到了景區大門已經7點50了,門衛大伯說已經關門了,好說歹說才放我們進去了。其實天下第一墩也是個組合景點,除了城墩以外還有地下河以及蒙古大營。地下河(也叫討賴河,名字很怪)不錯的,也很壯觀,特別觀景台是伸出懸崖外的,很高,腳底下是類似東方明珠的玻璃板,站在上面看著腳底下急速流淌的河水,還真有點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感覺。
相比之下,蒙古大營就有點傻了,都是人造景觀,幾個蒙古包,據說是拍攝電影的地方。而且要走很長的台階到河谷底下,我們當然沒有這個時間,所以就在上面照個像,走人了。
臨走時候才去第一墩拍了個照,也算來過了。總之三個景點離得都很近,相距不到一公裡的,大家來了可以都看看無妨。
另外懸臂長城(也包括在嘉峪關門票內)我們沒有去,反正都是人造的長城,並非真正長城的遺跡,所以也不覺得可惜。
去市區吃飯住宿的路上,看到了落日,也欣賞了美麗的晚霞,又是一個收獲啊。
晚上到嘉峪關市區吃飯,袁師傅說沒有什麼特別熟悉的酒家,就隨便找了一家,結果RP不錯,找了一家川菜館還真不錯!名字好像叫“明月”,在一家工商銀行的斜對面,哪條路上真不知道,天黑了看不清,又是瞎轉悠的。我們點了虎皮辣椒茄子、鹽煸肉、干鍋鯰魚、手撕包心菜,外加一瓶啤酒,一共才73,味道都不錯,就是鯰魚不是特別好吃,而且最貴,否則消費更低。結賬時候,老板主動提出只收我們70。我們是坐在露天位的,喝著啤酒吃著菜,挺享受的,呵呵,強烈推薦,但是不好意思,真的不知道地址。
到了賓館已經9點多了,確實很疲憊。這次入住的是一家叫貝特的賓館,感覺很不錯,房間比駝鈴賓館大了不少,也很干淨,洗澡水也比較大,可以放心洗澡的。另外總算有了大床房,可以舒服地睡了,房間是160一晚,性價比尚可。 唯一缺點就是和駝鈴賓館一樣,沒有電梯,搬個行李挺麻煩的。
驢評上傳照片麻煩,喜歡看圖的朋友可以移步我的博客看圖文游記,海量圖片:http://***/s/blog_4e7ba53a0100x45q.html另外博客左側博文分類有“游記”一欄,本人所有主要游記都在該欄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