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到,出了賓館去景點。因為第一次,也不知東南西北,就是網上的攻略也只是紙上談兵,僅供參考而已,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游吧。因為不知南海觀音怎麼去,我們干脆坐上碼頭右手邊停車場開往索道的小巴士(說到小巴士,普陀山可是隨處可見,普陀山是沒有出租車的,多的就是這種小巴士將景點串聯起來),因為,我們商定從最高的佛頂山慧濟寺開始游。車票10每人(呵呵,有點小貴)。因為在最高山上,所以還得乘纜車。纜車單程30元,往返50元,我們選擇了單程,因為准備去完慧濟寺然後下來到法雨寺。小巴士達到索道時,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我們只得買了雨衣,2個15元。(晚上回到賓館一看,也有,只要7元而已。)此外,還“請”了香(佛門聖地,買香不叫買,稱為“請”。),正正一盒子,說有200根,可以拜完整個普陀山的菩薩。纜車很快將我們送到山頂的慧濟寺,雖然下起了小雨,但人還是挺多的,大家都很虔誠,點香、拜菩薩、上香,沒有人大聲喧嘩。拜完慧濟寺的菩薩,才10點鐘左右。本來打算在慧濟寺吃中午的齋飯,跑去一問才知道,飯票要到10點20才開始賣。我和老公一合計,趁時間還早,我們還是接著步行下山到法雨寺。
慧濟寺到法雨寺是下山路,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真的一點也不錯,半個多小時的下山路,那麼多的台階,下到後來,小腿都在發抖。即便如此,我還和老公開玩笑說,步行下山,說明我們心更誠。來到法雨寺的時候,雨下的越發大,時間也差不多10點40了。法雨寺是幾座大殿依次向上的,我們一個大殿一個大殿的拜過菩薩,已經11點多了,於是趕緊找買飯票的地方。法雨寺買飯票的地方和吃飯的地方相隔有點遠,一個在右手邊,一個在左手邊。買好飯票走到吃飯的地方,裡面已經沒有多少人在吃飯了。法雨寺的齋飯5元一人,一人一碗菜,飯自己盛。我們吃的是大白菜和黑木耳、油豆腐、豆腐干和在一起煮的齋菜,價錢不貴,味道還不錯。
吃好齋飯,我們找到停車場。離停車場不遠的地方是楊枝禪院。攻略上介紹,楊枝禪院裡的觀音菩薩要去拜的。楊枝禪院不大,但是非常的清淨,我們靜靜的拜好禪院裡的觀音菩薩和眾菩薩,出來到停車場等去梵音洞的車。從法雨寺去梵音洞要5元每人,可是車輛不多,我們等了半個多小時才來了一輛。從梵音洞停車場到梵音洞還是有點距離的,要走大約一刻鐘到20分鐘左右。都說若是有緣,能在梵音洞看到觀音娘娘的顯影。可惜的是,風實在太大,寺院關閉了拜看梵音洞的門。唉,就是有緣,也沒法看到觀音娘娘的顯影了,那就好好拜拜觀音娘娘吧。出了梵音洞,我們按照路標,走往善財洞。善財洞離梵音洞大概20至30分鐘的路程,一路上也沒什麼人,只有我和老公兩人,還有一對母子。走在樹林的小路上,腳下就是萬丈深淵般的大海,大風掀起一陣一陣的海浪,巨大的海浪聲傳來,加上樹林裡的靜謐,膽小的我有一點點的害怕,緊緊的挨著老公。拜完善財洞內的菩薩,我們根據指示標志走到停車場。因為想晚上到普濟寺吃齋飯,而此時時間尚早,於是我們在停車場坐上了去南海觀音的小巴士。
善財洞到南海觀音4元每位,車程不長。下車之後,我們先去了緊鄰南海觀音的紫竹林。紫竹林裡有不肯去寺院和潮音洞。在紫竹林裡呆了半個多小時,拜完菩薩之後,我們出來走向向往已久的南海觀音。雖說路程不長,但對於久未鍛煉的我來說,今天走了這麼多路真是累啊。南海觀音面朝大海,靜謐安詳,我們拜完南海觀音,去了離此處不遠的觀音跳。海風很大,寺院不大,拜好菩薩,我們回到停車場,准備去今天的最後一站——普濟寺。
不一會就到普濟寺了,每人花了2塊大洋。普濟寺真不愧是普陀山上第一大寺,方圓都是一座一座禪院纏繞。拜完普濟寺的菩薩,差不多到了吃晚飯的時間,買好飯票,去吃齋飯。普濟寺的晚餐是10元每位,8人一桌,五菜一湯。我們正好碰到一家四口的也進去吃飯,於是安排我們六人一桌,不滿8人也可開飯。五菜是茭白胡蘿蔔混炒一盤,豆腐渣一盤,卷心菜一盤,豇豆四季豆混炒一盤,西葫蘆一盤,湯是紫菜芋艿湯,自我覺得沒有中午法雨寺的還吃。
在普濟寺吃好齋飯已經5點多,景區晚上5點半所有的巴士都會停運,於是趕緊去停車場。普濟寺到碼頭不算遠,4元每位。6點鐘不到的時候,我們回到了海通賓館。第一天的行程圓滿結束。
回到賓館,洗洗後我們就睡了。因為第二天准備早起去珞珈山。
誰知第二天一睡就睡到7點多,等洗漱完畢都接近8點了。我們還在猶豫是去完珞珈山回來之後在退房,還是退了房直接去珞珈山(因為12點之前要退房的)。因為隨身物品也不多,我們最後還是決定退好房直接去珞珈山。退房的時候,大堂服務員告訴我們行李可以免費寄存的,真是太好了,海通賓館,贊一個,這也免得背著行李去珞珈山了。寄存好行李,我們走到去珞珈山的碼頭(在景區裡面約幾百米)買船票,嗚,卻被告知去往珞珈山的船票只有早7點、8點和下午1點三班。唉,現在是9點多,我們錯過了早上的船,下午去珞珈山要趕回來去沈家門乘車估計來不及了。看來,珞珈山是去不了了。那還有那麼長的時間怎麼打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