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1日 晴
主要景區:中山公園 天安門廣場 國家博物館
天空湛藍,陽光明媚,非常適合旅行。
早晨,仍然6點過起床,從地安門內站趕公交到西華門站,然後沿著西華門大街、筒子河步行到中山公園。進中山公園最多8點。中山公園主要看點就是社稷壇、中山堂、保衛和平坊、蘭亭杯亭、格言亭和宋代石獅。社稷壇,五色土,從來沒親眼看過的,還是值得一看。中山堂建築精美,裡面在舉辦中山先生的相關展覽。保衛和平坊背面是中山先生塑像,附近還在扎花台,估計是為了慶祝國慶。蘭亭杯亭裡是從圓明園遷來的蘭亭八柱和蘭亭碑,上面的字基本還是看得清楚的,不過,我不是很愛好書法的人,看得很潦草。至於格言亭,造型獨特,但是上面的字據說在某時被磨掉,所以其實沒有任何字,不過,它本身就見證了歷史。那對宋代石獅,應該一看就會有印像,因為它不同於我們平時見到的石獅,平時見到的多為飽滿甚至有些年畫味道,而這兩個造型瘦削,神態也很有特色。至於宰牲亭什麼的都只能看看外表,都是鎖了的。
從中山公園出來是上午10點。我們原本計劃去對面的太廟。但是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太廟在維修,暫時不開放,只開放公園部分。那就沒意思了,我們決定臨時改變計劃,先去天安門廣場。穿過端門,往天安門方向走,兩面還有好多專題展覽,什麼武則天、歷代帝王、後宮生活展覽,太多了,五花八門,不過因為我們沒有計劃,所以都沒有去看,徑直走到天安門。
在藍天和陽光下,天安門城樓很美,很壯觀,再加上站崗的軍人,顯得莊嚴肅穆。經過安檢,我們終於來到天安門廣場。寬闊的廣場,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人民大會堂近在咫尺,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當中,毛主席紀念堂前排得長長的但很有秩序的參觀隊伍,超大顯示屏正在介紹我國的壯麗山河,繁忙的工人正在搭建花壇,川流不息的游人,不斷響起的按快門的聲音……突然意識到沒有到過天安門,沒有到過天安門廣場,也許很難體會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有機會的話,真的應該來一次!
在天安門廣場上,我們看到了國家博物館,之前沒有計劃去就是因為看網上說只接待預約客人,我們這種完全自助行的游客,行程難免有變化,不太好預訂。但是,既然時間才上午11點,而且博物館就在幾步之遠,我們決定去看一下。離開天安門廣場,過街,跟著一群人直接進了博物館大門。一看,原來沒預約的也可以,只要憑有效證件領票就行。太好了,很開心。我們通過非常嚴格的安檢,順利進入展覽區。國博很大,有些展廳還在裝修中。我們知道就算我們到16點以後再出來,要每個展廳都看了也是不可能的,必須取舍。於是,我們選擇了我們比較感興趣的“古代中國”、“ 中國古代青銅器、佛造像”和“印加文化展”。我們看到了後母戊鼎、四羊尊、虢季子白盤;看到了趙州橋的石欄板、彩繪兵馬俑、金縷玉衣;還看到了婦好墓出土的各類文物(我一直以為要到安陽才可以看到,沒想到在國博看到了,安陽看來可以不去了)……太多太多,記不清,說不完。印加文化展覽,也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像。印加文化其實主要展覽的是陶瓷用具和紡織物。陶瓷用具相當有特色,大部分是人型器具。器具功能與人的造型融為一體,體現了他們的智慧,看著也很有意思。
從中國國家博物館出來已經是下午16點半,腳有點痛,真的不想走了,趕公交回賓館,休息了1個小時後到附近港式茶餐廳吃了晚飯,又回賓館看電視,休息了,必須要休息好,還有兩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