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2日 晴
主要景區:國家體育場(鳥巢)、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外景
雍和宮 孔廟和國子監 地壇公園 南鑼鼓巷
天空湛藍,陽光明媚,非常適合旅行。
早晨,起床特別早,因為我們今天要在之前安排好的行程上再加上去看鳥巢和水立方外景,時間必須要抓緊。還好,昨天晚上,我們已經查好了去鳥巢和水立方的公交路線以及從鳥巢和水立方如何去雍和宮。
什剎海國際公寓距離鳥巢和水立方比較遠,雖然很多人都說那裡夜景比較美麗,不過因為比較遠,晚上過來感覺不方便,所以還是來看看陽光下的鳥巢和水立方是怎樣的一番景致,當我們在水立方下車已經是八點一刻。淡藍色的水立方在陽光下顯得晶瑩剔透,與電視上看的夜景中的深藍色不同。至於鳥巢,是一種現代美,一時不知道怎麼形容。總之,故宮北海那邊是歷史,這邊是現代與科技,完全不同的感覺!
我們進入雍和宮時已經將近10點。對於藏傳佛教我知道得太少太少,比如,我只知道蓮花生是把佛教從印度傳入西藏的;知道宗喀巴是第一世達賴和班禪的師傅,其它好像都不清楚。而雍和宮是我們到過的第一個藏傳佛教寺廟,所以還是有幾分期待的。兩個小時逛下來,想說很值得一來,特別對於我們這類沒去過西藏、青海,沒看過藏傳佛教寺廟的人而言。它作為曾經的皇家園林,建築之美、園林之美自不必說,雍正和乾隆在此留下的傳說也不多講,單說它作為一個藏傳佛教寺廟給我留下的深刻印像。首先,這裡供奉的佛像很多都是我之前沒有見過的,綠度母、白度母等等。在我看來造型都非常神奇,印像很深刻。最難以忘記甚至該說震撼的是萬福閣內巍然矗立一尊邁達拉佛,真有頂天立地之感,當我仰頭要看清楚他的頭部時,更能感覺其寬8米,高18米的巍峨。這麼大的白檀樹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長成啊,也許上千年,甚至更久,再加上這精美的雕刻,是怎樣的機緣巧合才能成就我們看到的壯觀!銅鑄須彌山、豎三世佛等等,我們都看了,但是沒有看到網上提到的六道輪回圖。這裡不僅游客多,香客也很多。有像在禪宗、律宗寺廟裡一樣磕頭拜佛的,更有沒有上蒲團,直接在地上藏傳式的叩拜,滿身的衣服、手、面部都沾上了灰,相當的虔誠。還有一個中年婦女一直在號哭,見佛就拜,她旁邊有個年輕女子大熱的天帶著帽子和白口罩,莫非……希望她的虔誠能感動慈悲的佛。
12點有點依依不舍地離開雍和宮,似乎還沉浸在這份新鮮中。我們沿著國子監街(成賢街)來到孔廟,這裡和國子監是一體的。說實話北京的孔廟並沒有給我留下多麼深刻的印像,孔廟我還是看了好幾處了,印像最深的還是南京夫子廟。這裡的孔廟大成殿裡好像沒有聖跡圖,但供奉了孔子及其賢弟子的牌位。至於進士題名碑都被包裹了起來,好像要修繕。進入國子監,主要有個琉璃牌坊,還有以前學生門讀書的教室等等。這就是明清的大學啊,感覺環境還是不錯。那些旅行團的導游們,不是讓游客跳龍門就是喊他們給自家孩子求那個什麼紅牌牌,呵呵,應該很多家長都是照做了的。
進入地壇公園已經兩點半。這個公園很大,綠化很美麗。不過除了方澤壇(也就是)是免費對外開放的,其它好像都是不開放的。而這方澤壇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仿建的,而且當天好多人在布置一個大型車盞,超級熱鬧。所以地壇還是不適合遠到而來的游客,更適合當地老人晨練。
下午將近5點,我們趕車來到南鑼鼓巷。據說這裡與元大都同期建成,有近800年歷史,是我國唯一完整地保存著元大都風貌的傳統民居區。南鑼鼓巷兩邊有生出許多小胡同,什雨兒胡同、帽兒胡同、菊兒胡同等等。由於時間關系,我們沒有去探尋小胡同,盡管之前我知道那些胡同裡好像還有很多名人故居一類的。南鑼鼓巷小吃很多,比煙袋斜街多。我們在文宇奶酪店買了奶酪,吃了毛家臭豆腐、章魚丸子和冰糖葫蘆。這裡整體感覺很古舊,很繁華,也很悠閑。如果有時間,估計可以在這裡呆一天,慢慢去探尋兩邊的胡同,去看看那些不知道有沒有開放的王府和名人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