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國慶長假,攜家人首度2日蘇州自駕游,不求逛得多少景點,但求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寶寶是第一次出上海,雖然漫長的旅途讓她有時會表現的比較焦躁,但總體來說還是一個乖寶寶,表揚一下。
9點從上海出發,去蘇州的路上沒太大問題,出上海的時候稍微排了下隊,沒辦法,長假大家都出動了。一個多小時以後,到達蘇州,誰知火車站附近堵了整整一個小時,車水馬龍的長隊紋絲不動,我們到達賓館已是下午1點,胡亂的在麥當勞裡吃了點東西,寶寶倒是一點也不認生,在蘇州的麥當勞餐廳裡盡情地滑滑梯。誰知,好不容易把她拉上車,在我們開往留園的路上,小家伙一下子呼呼睡著了。無奈媽媽陪著小家伙在外面等,只有我和老公進了留園。
假日的留園,除了人,還是人,其實這江南古典的園林,真不該在這樣的日子游玩,那需要安靜的鑒賞,一草一木,一廳一瓦,透著江南水鄉的靈秀。
跨進小小的石庫門,穿過彎彎曲曲的長廊,才看到了她的面貌,就好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一個姑娘;是啊,如果進門就是山山水水,就不像蘇州古典園林了,沒有了低調和含蓄,而游興也必定大打折扣。
花園中,低處有曲橋有小島,高出有亭子矗立假山之上,池中有睡蓮,三棵古銀杏的倒影裝點著池面,給整個花園增添一份山林之感,好似一幅橫軸山水畫。
那原先靜謐的景致,因熙攘的人群而打破,不過,在人群中看看昆曲,在評彈、古箏聲中感受著留園那濃濃的文化氣息,依舊讓人留戀往返。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讓人浮想聯翩在前塵舊事中,蘇州這座城市,不大,一下子容納這麼些游客,是有些捉襟見肘,那小巧玲瓏的設計,景致的茶點,江南女子的軟語輕盈,都是她的印記。
因為出發太晚,加上一路的堵車,來到虎丘已經關門,只能遠望虎丘塔在暮色中佇立。一直向往的三笑的傳說,恐怕要下次才能來此領略唐伯虎的風流倜儻了。
我們住的賓館真不怎麼樣,畢竟是節日,就將就下吧,好歹也在市區。次日早,退了房,一路駛往蘇州太湖度假區,一路山山水水,太湖秋日的風涼涼的,這個地方確實是選對了,鬧中取靜,美不勝收。
在太湖旁支個小帳篷,遠望湖光山色,口啖大閘蟹,如有興致,還能做快艇瀏覽一番,何等自在!不過快艇是有些快,媽媽說再也不敢坐了,原先一直擔心寶寶會收不了,不料她卻一點也不緊張,在風口浪尖還笑得正歡,著實不可思議。
一旁還有人悠閑的釣魚,昂首闊步的騎馬,這一小片地方活動卻如此豐富。我們在小小的帳篷裡,小小的世界中,默默的憧憬未來。
下午還是開往市區去了四大名園的另一個:拙政園。這回小家伙還算爭氣,睡了一會就醒了。總算可以一家人一起游園了。不過,拙政園比留園人還多,印像中有那春夏秋冬的特色,其他的就只是人流了,盆景區在整修所以關閉,有些遺憾
拙政園是中國園林的傑出代表,也是蘇州最大的古典園林,占地78畝。始建於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距今已有500年歷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園景典雅秀美,體現了明代園林曠遠明瑟、古樸自然的藝術風格。在拙政園裡來來回回地漫步,難免心生舊時王謝堂前燕之感。園主人幾易其手,當初的主人應該想不到自己的私宅會成為日後的公眾游覽場所吧。
泛舟湖上的江南女子,一把紙傘,輕拂小弦切切如私語;流水潺潺,絲竹聲聲,而聞名遐邇的蘇繡,更將蘇州人民的智慧一覽無余地展現。
考慮到老人和小孩,為了趕時間,沒有去獅子林,16:00我們踏上了歸途。回上海18:30左右,來回的養路費一共50多,首次和家人一起游玩,順利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