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自白:廈門之行的精彩程度超乎我的想像。一磚,一瓦,一花,一木,仿佛都是夢裡見過的,還有那海,就是我理想中的樣子。我在廈門找到了我想要的,這兒是我的理想國。
旅行心情:一路驚喜不斷,眼耳口鼻都沒閑著。在這兒,身心是絕對放松,五官卻不能休息。清新又濃艷,小資又大氣,廈門帶給我感動,一言難盡。
旅行線路:1 環鼓過渡----旅館----菽莊花園----海濱----老房子
2 文屏怪坡----日月谷溫泉度假村
3 廈大----環島路----旅館----老房子
4老房子----必勝客-----機場
這次是蜜月旅行。不去歐洲,不去海南,只想找個靠海的近些的地方,輕松幾日。再三斟酌,選擇了廈門。只有四天,卻已是回味悠遠。
第一日的驚艷
D1 和老公一大早就趕往虹橋機場,坐第一班飛廈門的春秋班機。到達時才上午九點,很好。我們有一整天的時間。
南國的天空藍且無雲。坐一個多小時的27路到輪渡,已熱得出汗。廈門的日頭很毒呵,甚於上海,還好比西班牙南部好些。
我們坐環鼓過渡去鼓浪嶼,可以繞島一周,看看風景。海水比我想像得還干淨些,呈灰藍色,比不上尼斯,但不知比上海好多少倍。島上樹木蔥蘢,小紅房頂點綴其間,很像青島,也有點像尼斯,但總體感覺並沒什麼特別,不知上了島會怎麼樣呢?
在三丘田碼頭(輪渡碼頭北面)下船,先買一份手繪地圖先。這樣的地圖麗江也有,是不是有情調的地方就會出產這樣的東東呢?沿海邊往南走,路上極曬,但風景也是一流----鳳凰木火樹紅花,妖艷無比;棕櫚樹高大壯實,明顯比上海的同伴發育更好;還有那恣意綻放的三角梅,開得如火如荼,完全可以與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媲美。左手邊是海,右手邊是綠叢掩映的老別墅,這般風情,怎一個“妙”字了得?
走一段就又餓又渴,恰好到了久仰大名的龍頭路,趕緊找吃的地兒。無意間轉到了原巷口魚丸店,一核對地址,正是網上推薦的那家,二話不說衝了進去,一口氣點了一串:土筍凍、鯊魚丸、海蠣煎、薄餅,每樣都是來之前向往地流口水,到之後迫切想嘗的。店裡懸掛著諸多獎狀和照片,果然是老字號啊!角落裡擺的鯊魚模型很有趣,是不是提醒客人要吃吃它的肉?東西上來了,不用幾分鐘,就被我倆瓜分進肚。味道是不錯,但土筍凍有點吃不慣,其余的OK。尤其是海蠣煎,香死了,發誓一定要再吃。
解決了肚子,開始找旅館。親身體會,才知在鼓浪嶼上,地圖的確是沒用的東西,照著走,還會迷路,真個是迷宮似的撲朔迷離啊!不斷問當地人,好容易才找到福建路,順著下去就是旅館了。
之前定的是畫廊旅館,很藝術的名字。這裡要嚴重表揚一下,它的確比我想的還好。一幢紅磚小別墅,前面是個院子,還沒進門就看到了他家掛在鐵柵欄上的畫,還有門口的黑板:“仙草蜜3元一杯”。老板娘煞是熱情,我們剛到門口,就聽到她招呼著:“你好,來,我來幫忙。”接著就笑呵呵地出來幫我們提行李。CHECK IN 時告訴我們房間怎麼走,還讓我們喝仙草蜜,令人一下子就對這家旅館滿懷好感。這兒布置也煞有情調,先說大廳吧,天藍色的牆,到處可見畫和照片,隨意地用繩子串起,一有風吹草動就悠悠地打轉。吊燈、掛鐘、擺設、藤編沙發、還有那滿滿的留言牆,無一不具設計感,看似不經意的擺放,其實是花費了心思。書吧小巧可愛,書不多,可在此翻翻介紹廈門的書,也算應時應景。一旁茶幾上細心地擺了茶具,可以邊喝茶邊閱讀。另外這兒真的到處都是畫啊,樓梯角懸著,過道裡嵌著,露台外掛著,就連廚房裡也不落下。房間也同樣耐人尋味,我們住的是“梵高”間,自然少不了他的大作,另外繪了綠草的牆、豆綠色窗簾、橘紅色窗紗、和吊在上面的“蝴蝶”,構成一個清新雅致的空間,讓人住著十分舒心。有個細節很有趣:門後掛著個小掛鉤,是兩只鞋子的形狀,正好和房間裡畫著鞋子的畫相呼應。還有令人驚喜的呢,房間外竟是一個小露台,有木桌木椅遮陽傘,盆栽植物隨意擺放在四周,半面牆已攀上了爬山虎。光想像一下坐在這裡喝茶聊天曬太陽的情景,就夠令人振奮的了。這兒的一切細致地挑不出毛病,也是我住過的最好的旅館(就連國外也沒住過這麼別致的)。
好的住處,預示著旅行的美好開始。
休息片刻,出發去菽莊花園。距離不遠,但要穿過一條條小巷。一路的景致真是迷人啊:老榕樹垂下條條氣根,包圍了小巷上空,只漏過班駁陽光灑在地面(都是有一兩百年歷史的老樹);歐式老宅隱藏在綠蔭中,有的還住人,有的空空如也,不少已破敗,但都透著滄桑氣質,如千年古城羅馬;小貓躲在垃圾筒邊,看到人就“喵喵”叫;賣藝人彈唱著“鼓浪嶼之波”:“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空氣中回旋著梔子花的濃香,還有隱隱的鋼琴聲隨風而來……突然覺得這樣的畫面很熟悉,對了,那不是在歐洲旅行見到過的嗎?這兒太像西班牙南部了,令人恍惚覺得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沒有城市喧囂,爾虞我詐,只有藍天、清風、綠樹、紅牆……
正陶醉著,目的地就到了。先參觀觀復博物掛館,沒啥特別。但一出館,眼前豁然開朗----前方就是大海。這也是菽莊花園的特別之處:園在海上,海在園中。沿海有長長的棧橋可散步,叫“四十四橋”,吹著海風看海景,真個是海闊天空!待到盡頭向山上行,便是鋼琴博物館,收藏有諸多老鋼琴,式樣精美,現在可沒見這麼好看的了。給我印像最深的是一架自動演奏鋼琴,一位工作人員坐在琴凳上,沒見她彈,琴自己丁丁咚咚地在那響----這個可以用來蒙人,哈哈。下山是花園另一部分:十二洞天,還有池塘假山,亭台樓閣,一派江南園林景像,但細看又有不一樣,值得尋味。
“啪”地一聲,嚇了我倆一跳。再回頭,原來是老棕櫚樹拋棄了一根葉子。老公興起,揀了它不釋手----在這兒,他像個小孩子。
順道去海邊沙灘散散步。這的浴場沒我想的干淨,沙子上留了很多海水衝上來的枝枝杈杈。可走在沙灘上還是腳感很好,軟軟的像毛毯。老公開始頑皮,拿葉子舀沙子玩,我則拗了幾個造型讓他拍,可謂各有所樂!不知誰在沙灘上畫了顆心,在藍天碧海間,特別能讓人想起愛情的美好。
再沿著海邊往北走,路過一些咖啡館和旅店,還是有情調。大排擋沒建議老公吃,因為不是網上推薦的。可他實在餓不住,買了根烤秋刀魚。真是香啊,有點辣,我不能多吃,就由他和路邊的小野貓分享了----他吃魚身,貓吃魚頭。
海看夠了,順一條小巷往裡走,這就誤打誤撞進了居民區。
有飯菜香飄來……
說來鼓浪嶼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它不是“空島”----只接待游客,不住當地人的純旅游地。一個地方只有住了人,才會有活氣,有生命力,還好鼓浪嶼沒把居民都遷走。居民區的小巷寂靜悠長,門內耐不住寂寞的紅花綠葉探出了牆頭。工藝美院的學生嘻嘻哈哈地從旁邊經過,留下清脆的笑聲,與梔子花的芬芳一起縈繞著我們……
對著地圖找老別墅,其實是件很辛苦的事,三、四條路叫同一個名字,明明走上了這條路,對著門牌號找,一拐彎又都不對了……昏倒!邊問人邊摸索著,終於發現了地圖上標注的殷承宗宅,大門緊閉,庭院深深,很有故事的樣子。隔壁小巷盡頭是個帶泳池的別墅,剛想湊過去看個究竟,狗叫聲差點嚇得我摔倒。我憤憤地想:他家門上應該掛個牌子:內有惡犬,生人勿近!
繼續向前,七拐八彎,好容易又找到了“金瓜樓”----中西合璧的一棟別墅。主體為西式,屋頂卻是地主戴的瓜皮帽,廊柱上繪了中式春草圖案,頗有特色,以前可沒見過這樣“混血”的房子。
後來又經過幾家個性小店:“幸福天空”旅館、JUDY′S CAFE、“茶語時光”茶館、“板栗”咖啡廳……光名字就能引人入勝。“有時你失去一朵雲,不一定會失去整個天空;而有時,你擁有了一朵雲,就幸福了整個天空”----這是“幸福天空”旅館的標語;“板栗不必含蓄,文藝女青在角落看書,我在吧台喝酒,搖頭晃腦,你在門口看熱鬧”----這是板栗咖啡廳的招牌。前者哲理,後者幽默,旁邊還擺了只小豬雕像,讓人忍俊不禁。這情景使我想起了麗江,兩者的確很像。本以為要跑到千裡之外才能看到這些,沒想到,在離上海不遠的福建,也躲著這樣可愛的角落啊!
看一下門牌號,應該到“利成”大排擋了(網上排名很靠前的排擋),果然,它就在前方。OK,就在這晚飯!就著“展台”點了瀨尿蝦、彩殼貝、還有一魚兩吃----魚肉清蒸,魚骨熬湯。再加上啤酒生菜,在小路邊張開桌子就可以吃,隨意而帶點豪放,多有市井感覺!東西的確不錯,清鮮,微辣,湯特別可口。邊享受美味邊看夜幕漸垂,燈火初上,游人和狗兒們興奮地在周圍穿行。帶勁兒!
摸著鼓鼓的肚子結帳回家,眼睛還不忘貪婪地四處尋覓: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這個小島 “靈”的東西怎麼這麼多?
和溫水做游戲
D2 昨日路走多了,稍感疲倦。正好今天去泡溫泉,可以解解乏。
先要坐輪渡去文屏市花園。途中經過傳說中的國際青年旅舍和娜雅旅館,外觀看起來是不錯,簡潔而溫馨。這兩家我都考慮過,前者是沒訂到,後者是看了網友的評價後放棄了。旅行團老擱這過,是挺吵啊。
今天陰天,上山還不熱。可走了好長的路都不見半山上的市花園,不禁心裡打鼓。後來終於看到標識了,問人說還要走很多路,遂放棄。我有些自責,非要來這並不出名的景點。老公倒很隨遇而安,說來這走走也很舒服。
接著只好去SM廣場等溫泉度假村的班車。在那吃的午飯,美食城裡的“曾華益”,點了海蠣煎、沙茶面、芋包、薄餅,外加兩個麻糍,樣樣可口。吃完11點半,正好去趕12點的班車。
車比我想像的快,才35分鐘就到達。大堂服務小姐很熱情,帶我們參觀了溫泉出水口和溫泉銘。更衣室寬敞干淨,梳妝室還有免費的吹風機、護膚乳、定型水用,真是人性化啊。
泡湯,從一杯免費的紅茶開始。先泡“陶然泉”,池子分三層同心圓,每上一層水溫也“更上層樓”。我是只能領教最下層的溫度,泡一泡覺得身體舒展了些。
第二個是“流瀑泉”,可以站在“瀑布”下衝涼一把。我受不了這麼強勁的水柱,老公下去領教了一回。
之後是“加味泉”,如網上所說,就是池子裡扔個“調料”包,有原味、黃瓜、蘋果、檸檬等,味道並不明顯,只是意思意思罷了;“茗香泉”就是茶泉,味也不濃;“酒韻泉”還好,紅酒池是淺紅色的,但估計不是真的紅酒倒進去的吧;熏衣草泉最香,令人心曠神怡;最讓我喜歡的還是咖啡泉,那水真是咖啡色的,味也很濃,舀一勺起來,真能當咖啡喝呢!有點遺憾的是每個池子水都很燙,只能淺嘗輒止。它的布置倒是很吸引人,據說那些出水的雕像都是從東南亞采購的,難怪這麼像巴釐島。
最好玩的就屬“荷心洲”啦!其實那是個水療池,利用水柱衝擊人體的各個部位和穴道,達到按摩作用。我倆在裡面就像兩個好奇的孩子,這兒摸摸,那兒瞧瞧,每個水療點都嘗試了一回,每個都不同:有按摩背、頸、腰、臀、四肢、腳底……每個新發現都讓我驚喜,猶如發現了新寶藏。水柱力量很強,常常我剛按下開關,就被衝得“哇哇”叫,惹來老公亂笑。把這當游泳池也沒問題,隨你游來曳去,真正像一條池塘的魚一樣。邊在水裡鬧著玩,邊看棕櫚芭蕉郁郁蔥蔥,四周荷塘“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感覺自己是置身於東南亞某國的高級度假村裡,太奇妙了!
游泳池也別有趣味。池子分上下三個,最下層是淺藍的淺水區,可以打水上排球,中間層是深藍的深水區,最上層是青綠的水療區。我倆先嘗試深水區,有點冷,好在泡一會就暖和了。碩大的水池只有我們兩人,我倆仿佛兩只海豚,在水裡游弋,追逐。水清得可以見底,前方老公又化成一只潛艇,潛伏在水底,慢慢航行。從沒見過這麼清淨整潔的游泳池,就像屬於我倆私人的,以前一直向往旅游雜志中那些熱帶海濱酒店的泳池,想像中就該是這種感覺,總算如願啦!
水療池和荷心洲差不多,也是水柱按摩。我仍把它當泳池用----沒游夠呢。順著圓形池子游一圈,在水裡可以清楚看到供按摩用的石頭靠板,在其間游來游去,不禁想到一首歌:我是一只魚。在這如果能做魚,該多幸福!
淺水區也體驗了一把,和深水區差不多。在岸邊躺椅上小憩片刻,喝著紅茶吹著風,我們也成了海邊度假的有錢人!哈哈!
玩得差不多了,時間還有,我又回到了荷心洲----實在是戀戀不舍啊。這時飄起了雨,我暗自高興:下得正好,雨中玩水可是人間難得的樂趣(記得小時候下雨,最喜歡路上發大水,可以穿拖鞋趟水玩,每次都玩不夠)。躲在涼亭裡,看四周雨簾低垂,斷了線的雨珠跌落在水面,那畫面多像一首詩: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最後再躲進“陶然泉”看一會雨,得要走了。這個溫泉度假村果然好玩,90元的特價票也很值。下回有機會,要帶父母一起來。
回輪渡要轉車,到鼓浪嶼正是晚飯時分。本想去黃則和,可那竟只有一張小桌子,原來是外賣店。恰好斜對面是“麗珠沙茶面”,也是網上好評的店家,於是選擇了那裡。沙茶面當然要點,配料自選。我選了相對清淡的面線糊,配了點小海鮮。二十幾元吃得很舒服,老公直呼過癮。就知道合他口味,他是最要吃那種看上去很賤民的小吃的。
沐著夜雨回旅館。如手繪地圖上所說,晚上的小島是一處可以冥想的世外境地。我在冥想中悠然入睡,夢裡的畫面雲淡風輕……
從海邊到老房子
D3 還是陰天,陣雨。氣溫明顯下降,慶幸自己和老公帶了長袖衣服。
又坐上輪渡,直接去廈大。才進門就看到筆直的棕櫚大道,左邊即是“穿西裝,戴鬥笠”的混血建築,清爽而和諧。拱廊裡有著深紅木門的教室像極了大學裡經常去的那些個,想著想著,往事仿佛又現眼前……宿舍樓非常華麗,據說還是男生住的,真是一群幸運的小伙!路過勤業餐廳,老公想吃東西,於是進去打探了一下,果然要支付15[%]的服務費。他又不肯問學生借卡,只得退出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貌似自己的大學可沒有啊!(但也不能用現金結帳)
中途溜出去看了南普陀寺。沒進去,就在放生池轉了轉。水裡蓮花開得生機勃勃,我總覺得它們是有神性的。花葉下會不會也有聽經的魚呢?
回到學校,問了學生,找著了向往已久的芙蓉湖。比我想像的大,還有芳草萋萋的半島綠洲,一對鵝夫婦在湖裡“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背景依然是紅頂白牆的建築,整幅畫面清新雅致,美得甚至不像在大學裡。
繼續兜兜轉轉,找到上弦場。它在廈大近海的邊緣,是標准體育場,氣派果然宏大。正有不少畢業生冒著小雨拍集體照,看到他們的博士帽,又想起自己畢業時的樣子。老公問我廈大和復旦比哪個美,我說這不一樣。其實母校也是相當不錯的,除了沒有海。
走過教工宿舍樓(好羨慕住在這裡的老師,永遠有免費的海景看),就是面朝大海的出口。天正陰著,海天一色,別有種滄桑亙古的美。這兒視野望得比鼓浪嶼上遠,因為小島較少,海水似乎比鼓浪嶼的藍一些,沙灘也更干淨,沒有雜七雜八的東西。漫步海邊,心情大為開朗,隨意擺幾個POSE供老公抓拍,興起時好奇地嘗一口海水,哇,巨鹹!這兒的腳感也很好,令我百走不厭。突然覺得這裡好像尼斯,一樣的海水,一樣的樹木,一樣的洋樓,只是尼斯人工開發的痕跡更重些。這兒更淳樸,更自然。
不過癮,再坐上公交,一路吹風看海,省力而愜意。發現了著名的五線譜雕塑,還有書法廣場、音樂廣場等,布置清新隨意,毫不做作。不像尼斯的海邊一長串全是高檔別墅,這兒還處於半原始狀態。其實我倒覺得可以稍微開發一下,建些小巧的別墅群,會更有看點。
到椰風寨下車(好詩意的名字),一股勁風吹來,不禁打了個哆嗦。這兒的視野更加寬廣,無遮無攔,只在岸邊有些游樂設施。找了沙灘上的美食角吃午飯,由海風佐餐,海浪伴奏。這還是我頭一回在海邊用餐呢,想像中總應該在希腊群島那樣的地方才能實現,沒想到,在廈門就圓夢了,真好。
吃完在沙灘上走了走,無奈雨越下越大,於是再坐公交返回。
海看了來回兩遍,煞是過癮。回到輪渡,突然想起導游書上介紹的中山路也可看看,於是順路去逛逛。真是巧啊,這一“順路”,就發現了網上好評的“火柴天堂”。一家很可愛的小店,與別的店家相反,它在門口竟寫著“歡迎拍攝”,使我一下子就對其產生了好感(很自信的樣子嘛)。店裡擺得滿當當的,主要賣火柴,它家標語就是“賣男孩的小火柴”----小心不要讀錯了哦。火柴包裝豐富又精美,有NBA、龍貓、西游記、夢露、赫本、拿破侖、尊敬的毛主席……粗看看不下二十種。沒想到火柴也能這麼漂亮啊。還有賣滑稽的貓貓擺件,神情或呆滯或搞笑。另外,這兒的一大特色就是文革題材,有印著毛主席與“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軍綠包和搪瓷杯、貼著文革標語的手機袋、中間一顆五角星的香煙盒,和許多舊宣傳畫似的小布片,上面畫著那個時代的人民形像,扛槍掄錘的,下面的標語卻換成了“強烈反對包二奶行為”、“不是美女莫來煩”、“革命無罪,泡妞有理”、“帥哥委員會好”……逗得我倆前仰後合(虧他們想得出來啊)。這個如果誰貼在門外,或掛在包上,定是忒有個性,回頭率百分百。禁不住誘惑,我也買了點東東:印著“泡哥許可證”的煙盒,給老公用(還有 “靚女證書”煙盒,可惜我不抽煙);寫著“一天等於二十年,共產主義在眼前”的手機袋,留給自己;還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搪瓷杯,它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正如網友說的,用這泡咖啡喝,肯定忒有SENSE。結帳時發現收銀處也是大有乾坤,碩大的招貼寫著“至今單身”,旁邊一布片上書“恐龍嚴禁在此停留,違例罰款”,這家店真絕了。
在此並抄錄下它家店規,以示紀念:
一 本店除了劫財還要劫色;
二 員工經過ISO9008認證值得關愛;
三 本店絕對不搞種族歧視;
四 本店絕對不賣日本貨;
五 本店堅決貫徹八榮八恥;
六 本店服務人員絕對未經整容;
七 本店堅決不收假鈔。
落款:倒霉孩子。(超有意思吧)
回鼓浪嶼,沿福建路往旅館走,無意間竟遇上兩幢聲名在外的老別墅:黃榮遠堂和海天堂構。我本並不知這就是那兩棟赫赫有名的舊宅,只是覺得氣派,湊近瞧了瞧,才發現銘牌。海天堂構有點喬家大院的感覺,掛滿了紅燈籠,側樓咖啡館奢華不凡,非一般人能消費。黃榮遠堂已顯破舊,但很有故事的樣子,總覺得在哪部電視劇裡見過。後來翻書才知,它本來就是多部電視劇的取景地。
還遇見了天主堂,潔白的外觀,神聖而高貴。尖頂特別漂亮,絲毫不比歐洲任何一間教堂遜色。
在旅館午休。雨下下停停,空氣裡有股泥土與青草的味道。這也好,鼓浪嶼的晴天雨天,我們都遇到了,濃抹與淡妝,是不一樣的風情。
研究了會地圖便出發,先奔李家莊而去。這家據說是全島最奢華的家庭旅館,我們在外邊張望了下,清水紅磚樓牆加拱廊,修繕一新,果然氣度不凡,都像個精品酒店了。裡面的咖啡西餐也很貴。以後有錢了可以來體驗一把。
下一站:黃家花園別墅。不好找啊,圍人民體育場繞半圈才確定了方位。只見了它的側面就不想走了,再順小巷去大夫第,那是所閩南特色的民居,遺憾已很破敗,也不對外開放。
繼續穿行在巷子中,尋找安海路一帶的老別墅。海壇路、烏埭路這塊區域相對冷清,有名的建築不多,都是尋常人家居住於此,是世外桃源中的煙火人間。
到三一堂往右拐,走一點就是番婆樓,長長的紅磚拱廊頗顯富貴。原來有名的“花時間”咖啡館就在這裡啊(老板同時也是寫《迷失鼓浪嶼》一書的作者)。遇上真是緣分,要不是走上幾級台階,還發現不了它呢。“遇見才遇見,錯過就錯過”,AIR寫得真好。
走下去,又發掘出兩處很可愛的小旅館:海角八號和領地。前者帶點希腊風格,米白色的牆,用灰藍色調描了邊。後者乍一看都不覺得是旅館,灰色的牆體,紅色的點綴,更像一處搞藝術的人家。這兒的旅店怎麼都一個比一個有趣?
終於看著了氣派的楊家園,“藏愛”咖啡館靜靜地躲在這,等候著有緣人。八卦樓也一並尋到,但沒有進去。
至此為止,鼓浪嶼的老別墅算是看的差不多了,短短的旅程,不覺間已悄然跨過百年歷史……
接著我提議原路往回走,老公不肯,非要向前,說是看到了海。哎,隨他吧。的確,再朝右手邊走不遠,就回到了輪渡旁的延平路。沐著夾雨絲的風,放松尋找歷史而變得肅穆的心,有種神清氣爽之感。
在KFC吃點東西,再回龍頭路瞎逛。這次我們完全不看地圖,走到哪算哪。給地上很別致的音符方磚照了張相,在BBC御餅屋前探頭探腦,找到汪記買了他家的餡餅禮盒,意外與另一家“火柴天堂”打個照面,空氣中又飄來魚丸店的香氣……在這兒,能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每一樣感官都不會閑著。
龍頭路一帶其實也不多大,這不,一會就轉到街心公園了。這裡我可不是第一次來,眼下的任務是嘗嘗“張三瘋奶茶鋪”的招牌奶茶(盡管網上有差評,還是很向往來)。找個靠門的位子坐下,好玩的店內布置已塞滿我的眼球。收銀處弄得很有腔調,還售賣各種貓主題的擺設和杯子(張三瘋真是島上第一名貓啊)。裡面房間刷成紅藍兩色,上面掛著不少西方古典油畫和壁燈,宛若一個古代歐洲人家的客廳。牆上一句標語很有趣:“不抽煙不打牌不接吻,沒有表白別走”。在我看來,頗帶幾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最使人覺得溫馨的是一大面留言牆,甚至有在登機牌、火車票上寫的,要的就是這份信手拈來的隨意。
奶茶來了,杯子很歐式,像畫冊中看到的荷蘭人喝牛奶的杯子。奶茶裡果然有麥片和葡萄干,量還不少呢。口味稍淡,但余味很香,喝的出是用紅茶調配的,而不是奶茶粉。許多網友說這樣的奶茶15元不值,我倒覺得還行,畢竟它東西那麼多,環境也不賴。要在上海某個咖啡館喝同樣的東西,價格恐怕貴十元也不止吧。
老公去買吃的了(他天生學不來小資,不習慣待在這樣的地方),閑來無事,拿本客人的留言簿看。是今年前三個月的,各種字體,各個來源地,訴說著各番心情。沒想到,這兒並不全是快樂的文字,還有寂寥與憂傷:單身的,失戀的,他們在鼓浪嶼尋找心靈的出口,在“張三瘋”宣泄壓抑的情感。這樣的話看多了會有不忍,但願那些人現在是比那時快樂的。
很長時間才看完一本。真喜歡這樣的簿子,它就像是奶茶鋪的日記,由客人記錄下這間小屋裡發生的心情故事,而且有令後來的讀者繼續下去的欲望。
在我理想中,一家完美的小食店,就該是“張三瘋奶茶鋪”的樣子。
還沒待夠,就被土包子老公催走了。明天回上海,不知何時能有機會再來坐坐?
意猶未盡,再在附近轉轉。一不巧,竟轉出了龍頭路,一時沒了方向。憑著感覺走,好容易又遇到了“利成”排擋,原來邊上之前以為的死路是通的——這鼓浪嶼的路啊!沒氣力玩了,直接去“黃勝記”買四包肉松准備送人。老板真是名不虛傳,態度極好,先免費品嘗再任你決定買或不買,如果買了,還送小背包一個。多人性化!對廈門人印像老好的!
雨一直下,氣氛也很融洽。回去的路寂靜綿長,飄忽的梔子花香令人迷醉。 躲進夜幕的老房子神秘而幽深,昏黃的路燈看守著那些塵封百年的故事……
(回到旅館,在書吧看了會介紹福建的書,其實主要是為感覺坐在廳裡的氣氛,很小資情調。夜漸深,雨停了,老公坐到頂樓曬台的秋千椅上望野眼。我陪著他一起,吹涼風,看星星,遠處的日光岩燈火燦爛。多希望時間就停在這一刻……)
最後那一回首
D4 天空放晴,氣溫驟升。鼓浪嶼被抹上了明媚的色彩。
一早就聽到隔壁廚房有動靜,問老公,答是一小倆口在燒菜。寂寞的廚房終於活過來啦!
下午的飛機。時間還有,再抓緊出去拍點照片。
天好了,路邊出現了曬海貨的地攤。陽光下的小巷明艷動人,竟有幾分印像派油畫的意境。多了不少出門上班買菜的居民,巷子裡竟難得的有些喧鬧。不覺間又晃到了海天堂構,一少年坐在牆根,正畫著什麼,我對著他拍照也不回頭,好是氣定神閑!都說鼓浪嶼的風水適宜出藝術家,文學、音樂、美術,我看不假。
旅館的院子擺出了滿滿一牆的畫,熱鬧得像個小畫展。
就要離開,仍戀戀不舍。用菽莊花園的門票給旅館留了張條:“畫廊旅館,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學畫畫的日子。這兒有種我夢想中的氣息。和老公選擇在這兒度蜜月。三天半的時光,充實愜意。希望這是預示著我們的婚姻生活有個美好的開始……”附上老公畫的貓頭一只。
熱情的老板娘送別了我們。
還要去買葉氏麻糍。簡單的小攤,東西卻的確令人驚喜。飛機上的零食就指著它了。
還有最後的壓軸戲呢:去鷺江邊的必勝客看景。據說這是全世界最高的必勝客,我們很幸運,得到了能看海的位子。在這看鼓浪嶼真是棒極了,它真像書裡說的:“周邊都鑲著波浪的蕾絲花邊”,“如夢如幻浮蕩在海面上,似乎隨時要馳向天邊。” 鼓浪嶼雖是人工雕琢,卻又渾然天成,鐘靈毓秀。這麼好的觀景之地,只要花幾十元錢,可謂超值。
還是坐27路去機場,晚上到達上海。心裡還很想念廈門的日子,她給了我很多很多。細細想來,應該可以歸結為一種生活態度吧:精耕細作,享受當下。如《長腿叔叔》中所寫:“最值得一談的不是生活中大起大落的事,而是一些細微的高興事。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不是在生活,而是在與時間賽跑,在拼命地奔跑中,無暇顧及兩邊美麗寧靜的景致。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老了,疲憊不堪時,達到目標還是沒有達到實際上都是一回事。”廈門教給我慢步細品的樂趣,不要著急,只管慢慢來,人生的快樂就這樣積累成長河。生命最理想的事,莫過如此。
我慶幸自己選擇了廈門。
不知未來的哪一天,會是重回那兒的一天?
心想:情形應該和這回不同了,比如拖家帶口的……估計是這樣吧!
200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