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每一條馬路都是情人的天堂。最大的情人街當然首推外灘了。無論春夏秋冬,刮風下雨,外灘始終春意盎然的。只要你走近她,你
的心跳就禁不住加快。外灘最為醉人的是入夜。霓虹燈在各色的西式
建築中閃爍。黃浦江的夜航船遙遙鳴笛合著雕欄相依的情人們的呢噥
,成了獨特的小夜曲。熱吻之間,猛抬頭,鮮紅鮮紅的廣告牌:可口
可樂!
深夜的外灘則是另一種滋味。空氣好得和洗過一樣。整個城市睡著了
。兩個人攜著手,慢慢地在堤岸上踱,不說話,也不用說話。好像整
個世界都在這牽手間被主宰了。外灘的周圍還有很多的好去處。比如
堤岸下的“紅茶館”,情人多少都不用管。比如往前一點的啤酒廊,
是德國的生啤,坐在吧台上慢慢地剝花生米。吧台的英俊少年不時給
你添上一碟,也不打擾你們說話。這樣一直喝下去,喝到天光亮。如
果口袋裡有些錢,就去和平飯店跑爵士。很老很老的曲子。滿頭白發
的樂隊。可以作觀眾,也可以盡情瘋狂。桌邊的蠟燭不會被感染,一
如既往地慢慢流溢。好像--情人的眼淚。(不過該是幸福的才對。
)
從和平飯店往城市的深處走去,那就是世界上密度最大的街道之一,
南京路了。南京路其實並不好玩。因為南京路的人氣太旺。戀愛中的
人喜歡躲,南京路的形容是:光天化日。可是也有例外,比如你可以
躲到“海倫”的玻璃長窗後看風景。看熙熙囊囊的人群,看他們在這
塵世裡忙來忙去。你可以微笑,整個下午,和你的情人一起,沐著暖
暖的陽光,泡一壺咖啡,加很多很多的“知己”。南京路很長,是“
十裡長街”,是燈紅酒綠。和世界上其他的商業街一樣,南京路是伸
手向行人掏腰包的地方。然而,由這延生出去的一些小街,卻是別有
風味的。比如雲南路,是很有名的小吃街。許多的時髦上海人是不屑
去了。可是我卻偏愛那裡的“過橋米線”,薄薄的火腿片,鮮鮮的高
湯,綠綠的菠菜,白白的米線。正宗的雲南人是一定要笑的,說上海
人見識淺。可是熱戀中的情人哪管別人的眼神阿,兩個人只管要一碗
,也不讓店主多加個碗,老到地燙菜加面,一口一口地在一只大碗裡
啜湯喝。好像這“過橋”的來歷,也是一個浪漫的故事。
從雲南路到人民廣場,走過去只幾分鐘。不過運氣好的話可以叫到古
舊的人力車。這種車,在西湖邊很多,在上海可能只有這一帶才有。
我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是不是只為了讓情人在這擁擠的城市裡多一方?
︵〉目占洌磕吶輪皇羌阜種印:薏壞貿ど榔炫郟?揪「垂諾囊馕丁?
人民廣場大約是城市中央最開闊的地方了。所以只要是“放風箏的好
天氣”,一定是少不了情人的身影的。也可以去喂鴿子,也可以坐在
水泥的花壇邊,把腳晃晃蕩蕩,一起唱: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唱歌
我愛笑……。唱著唱著,就笑成一團,看看風箏和鴿子,都早已飛到
不知哪裡去了。這樣的下午還有兩個好去處。一個是城隍廟的湖心亭
,一個是福州路的書店。福州路不長,書店卻不少。古籍書店一直讓
人覺得門檻高高;外文書店則是一片蝌蚪跳躍。好在那個書店都是開
著架,你盡管看,不用擔心荷包。兩個人拐進書店就說“分頭行動”
,忽然發現,竟然興衝衝拿來的,是同一本書!會心地一笑,再去找
。新華書店有新僻的港版台版書層,書頁噴噴香的,舍不得多看,也
舍不得放下。看看背後的標價,吐吐舌頭,說“下一次”。這“下一
次”一等就說永遠的“明天”了。小心翼翼地包上新書,心情好得就
像這午後的陽光一樣。去湖心亭喝茶,要挑靠窗的位置。
年輕的上海人不去城隍廟,嫌它土也嫌它吵。可是湖心亭卻不一樣。
先是湖心亭的茶,老遠,就可以聞到香氣了。茶樓的小葉,是一個“
異人”,說他小時候最大的理想是“下面”。結果中學畢業沒有分到
對面的綠波廊,卻到這裡來給人家泡茶。他整天都在笑,看看他的簽
名本,從伊麗莎白到江澤民都有了。還有大大小小的文人騷客,他說
自己“赤佬混在人堆裡”。有時候小葉有空,就坐下來聊天。說很多
叫你捧腹的事,然後起身走開,說:你們慢慢聊。沒多久,桌上不是
添了綠波廊的眉毛酥就說一碟小小的情人欖。這樣的下午,兩個人面
對面坐著,面對面看自己的書。偶爾把目光從書頁往上移,就移到了
對面的眼光裡。柔柔的,相視,無語。
和南京路一樣長一樣有名的是淮海路。淮海路是洋派的上海青年的好
去處。因為這裡有伊勢丹有美美還有三聯書店的CD和時代廣場搖搖晃
晃的鐘擺。淮海路是舊時的“霞飛”路,有西人的氣息。像“淮海”
的羅宋湯,“紅房子”的“蝸牛”都是舊時留下來的風景。愛甜食的
上海小姐去“哈爾濱”,和南京西路上的“凱司令”“泰康”一樣,
老遠,可以聞到西點的香氣。“哈爾濱”不知什麼時候被漆成了粉紅
色,和門口時時走過的漂亮女郎一樣,成了心醉的引證。“巴黎春天
”蛭?辛? “辛蒂科羅馥”的紅色旋風而著名異常。但是商店的東西
,也只能“眼睛裡吃冰激棱”,夏天當然“爽心”,要是數九寒天,
就是“透心涼”了。買不起,可以看,還可以坐在樓下的太陽蓬裡喝
冰檸檬茶。遠處的“國泰”有下午場,也許是你喜歡的劇集。兩個人
攜著手慢慢過馬路,離開場還有幾分鐘,就去隔壁的飲料店買波板糖
。掏出所有的零錢塞到自動點唱機裡,撳下按鈕,站得遠遠的,一起
聽:OH, My love, MY darling, I hunger for your touch--- 午場
散出,天已經暗了。對面的“必勝客”批薩雖然沒有美國的正宗,但
是店裡有好看的少男少女,清清純純的,晶晶亮,透心涼。離“時代
”開場還早,可以拐到茂名路閑逛。那裡有很多的小小酒吧,是有“
名士作派”的人,喜歡的地方。有個吃日式小火鍋的? 小店一直很熱
鬧,因為這裡周圍的office多,年輕單身的白領下了班就喜歡聚在這
裡。也許偶然也可以“釣”到“大魚”,談成一兩筆生意。老板也年
輕,忙來忙去,不肯停。
茂名路上還有著名的錦江飯店。舊舊的,令人浮想聯翩。錦江的沿街
是一色“玻璃”店。小小的開門,一覽無余的店面。各色的小玩意都
有,都很好看。錦江的對面是“花園”,“花園”的前身是舊上海名
士的娛樂總彙。依稀可以瞥見欄杆後的大草坪上杯光箸影,和廳堂裡
傳出的久遠的靡靡之音。和老錦江隔得不遠是“新錦江”。與南京西
路上的“波特曼”遙相呼應,“新錦江”是看夜景的好地方。在頂層
的旋轉餐廳是這個城市的“制高點”之一。晚上廳堂裡沒有燈,只有
夜光杯和葡萄美酒。這樣的“情侶晚餐”大概可以將人體內的荷爾蒙
推至極致。男歡女愛,情意綿綿。大樓底下有個小花鋪,玫瑰鮮得讓
人心饞。帶十一支用緞帶扎了配上鑽戒,是求婚的好序曲。說起花,
上海有另外一條小街。在沒有移到室內以前,永嘉路的夜花市是大大
有名的。不僅遠近的花鋪業主喜歡來這裡交易,林林總總的愛花人也
常來這裡光顧。一大捧的玫瑰,浸著夜露。這裡才不過四五塊錢,到
了明天的花店裡就是幾個“筋鬥”了。情人依依,可以挑兩枝白色的
百合,配紫色的勿忘我和粉色的康耐馨。要熱鬧的,加些滿天星。可
惜不常可以買到郁金香,也許是對溫度不算高的上海城來講,有些奢
侈了。常常看到著情侶裝的小男女牽著手逛花市,常常看到小小的女
孩用心握了一束搭配好了的鮮花在街上走,和這花街一樣叫人遐想。
有次看到一個穿工裝褲的女孩用舊報紙抱包了一大捧的黃玫瑰,從街
的這頭走到那頭,然後帶著叫人猜測幾分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了
。
“你的臉有幾分憔悴,你的眼有殘留的淚,你的唇美麗中有疲憊。”
這是“時代”的夜場開始了。上海人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迷的“迪科”
。和KTV不同,這兒的生意一直不錯。淮海路光東面的這一段,短短
的兩站路就有三個迪廳。以前大家都擠在延安路的JJ,現在“藍帶”
和“時代”面對面唱戲,生意更加紅火。帶女孩去跳舞,是二十歲男
孩喜歡的節目。所以迪廳裡大都是“青春年少”。也有三五成群來的
各色玩家,很是熱鬧。那個叫“阿根”的歌手幾年如一日地唱同樣的
歌,一直是“用心良苦”。要不就是“我早已為你種下九百九十九朵
玫瑰”。這時候,認識不認識的,都可以和著音樂慢慢晃動,任憑自
己放縱三分鐘。大概也有一些浪漫故事就從這裡開始的吧。男孩遞過
自己的呼機號,說“相信今生我們一定有緣”。女孩心領神會,纖手
接過,好戲就開場了。“時代”在整個時代廣場的頂樓,所以它的當
紅節目是“打開天窗”。周末的午夜時分,在“十、九、八、七……
”的倒計時中,上海城的這片天空印著激光流彩慢慢打開了。天上有
很亮很亮的星星。從身後抱過你的佳人,這一刻,說什麼,都不嫌肉
麻的。從淮海路一直再往西,就是更加幽靜的衡山路了。衡山路擁有
上海最老的法國梧桐。秋天的下午,開車從淮海路往衡山路去,夕陽
透過梧桐斜灑下來,落在寬寬的柏油馬路上,也落在車窗玻璃上,留
下幾絲的斑駁。那個哈同時代的故事就合著車裡收音機的“一路平安
”節目一起湧現在眼前了。衡山路開始熱鬧大約是因為“歐登”的開
張罷。“歐登”的廣告一直做到地鐵的每一站。
只要你踏上衡山路,你的眼前就開始晃動保齡球跑道了。歐登的生意
從午間一直做到凌晨,裡面的設施一應俱全。消夜桑拿,還有美麗小
姐。“紅茶坊”大約是借了“歐登”的光才那麼出名的。可是紅茶坊
比歐登更能夠留住人。紅茶坊是典型的上海式茶坊,賣茶賣酒也賣肉
燥飯。茶坊內樓上樓下一層半,熱鬧得讓你疑惑。此刻的情人不用“
溫文爾雅”,可以拿盤跳棋來下,也可以黑子白子下五子棋。夏天的
晚上還可以要一打的“科羅拉”,跑到外面就著瓶口“吹啤酒”,夜
風習習,吹來隔壁保齡球館進進出出的妙齡女郎。耳邊是嬌嬌的聲音
“夜蝦R股蝦? ,你是一個不夜城”。
就在這一帶,還有些適合情人散步的小街。手拖著手,慢慢走。這一
帶是使館區,所以也常有“金發碧眼”在眼前晃。看到美麗的東方少
女被大鼻子糟老頭挽著,你要習慣“熟視無睹”。這一帶還有很多的
小洋房,有很多的故事。比如從淮海路拐進去的思南路,就有“上海
傳奇”藍妮的寓所,再往裡走,復興路上是劉海粟的故居;一代名家
周信芳,小洋房裡雖然已是“家徒四壁”,但還可以從牆上的舊照片
裡看見昔日的風光;記得張愛玲在搬進常德路之前也是住在這一帶;
還有宋家的故居,可以看見二小姐慶齡的影子。銅仁路五原路安福路
華山路烏魯木齊路……這些在淮海路和衡山路之間彎曲的大小馬路,
大約都是一條又一條記憶的河了。可以拖著手講老故事,沒有“沉香
屑”,卻都是“心經”,都是“傳奇”。安福路的小劇場叫“黑匣子
”,入夜時分,就開始演“留守女士”和“美國來的妻子”。
過了衡山路,就是現在熱鬧異常的徐家彙了。徐家彙以前是“鄉下”
,現在有“東方”和“太平洋”,還有“大千”和“東瀛城”。徐家
彙一直熱鬧,卻不“貴氣”。可是那些個商店裡都有機器可以吊毛茸
茸的娃娃,一個一個銀幣往裡丟,一分一分的時間往外跑。有時候兩
個人捧一大堆好看難看的娃娃,心裡算算,花的這點錢,何止買到幾
堆這樣的“破爛”。可是看見身邊的小女人喜孜孜的,每個大男人也
一定會有“成就感”油然而生。有段時間每天坐地鐵從體育館的出口
出來。從那裡回頭,徐家彙的霓虹燈已經不那麼刺眼了。漸漸就往城
市的僻靜處走去,那裡是平常的工房,平常的人家。慢慢地走,慢慢
地離華亭紅紅綠綠上上下下的觀光電梯也越來越遠了。眼前點點滴滴
亮起一盞盞平常的家燈,忽然有另一種溫馨的氣氛湧上來。想起有人
跟我說得:你用怎樣的心情,過怎樣的生活。回眸燈火闌珊,因為心
裡有愛,每一盞燈都是溫暖的;燈下的每一條路,都是通向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