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國慶西安游記and攻略,附多圖(四)

作者: 塔利班副班長

導讀 被焚毀未修復的兵馬俑。 銅馬車1號,復制品,真品在世園會中展覽。皇帝乘的,傘可以隨意擺動。 好像是丞相級別乘坐的,能實現冬暖夏涼的作用,是世界上空調車的雛形。 華清池景區。這個是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地方——蓮花池,因池中有兩個蓮花樣子的出水龍頭而得名的。 貴妃池,又名芙蓉池,李隆基專門給楊玉環修建的,別看小,關鍵是所有後宮就她一人 ...



被焚毀未修復的兵馬俑。



銅馬車1號,復制品,真品在世園會中展覽。皇帝乘的,傘可以隨意擺動。



好像是丞相級別乘坐的,能實現冬暖夏涼的作用,是世界上空調車的雛形。



華清池景區。這個是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地方——蓮花池,因池中有兩個蓮花樣子的出水龍頭而得名的。



貴妃池,又名芙蓉池,李隆基專門給楊玉環修建的,別看小,關鍵是所有後宮就她一人有這待遇,正所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貴妃出浴雕像。好像知道楊貴妃到底有多美!



御湯。以前皇宮貴族獨享的溫泉水,今日......



從驪山索道上俯瞰臨潼城區,城區的右邊就是秦始皇陵和兵馬俑。



俯瞰華清池景區,就是照片下方的仿古建築,基本上都是重建的了,靠右邊的那個湖水就是大型實景劇《長恨歌》的演出場所。十一期間每天演兩場,我們買了晚上的第二場的票,21:30開演,70分鐘,挺值得一看的,場面、效果都不錯,尤其能再現唐朝鼎盛時期的樣子。最好通過網上預訂,價位比售票處便宜不少。



驪山上的“兵諫亭”,西安事變時蔣某某倉惶逃到這裡躲藏被捉到。這座高4米,寬2.5米的石亭,建於1946年3月,由胡宗南發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氣亭”,解放後,該亭更名為“捉蔣亭”,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50周年前夕,為了緩和兩岸關系,再次易名為“兵諫亭”。



重點推介一下這家店吧,在臨潼南大街上,離華清池不遠,看《長恨歌》前在這裡解決的晚餐,味道很不錯,開店的是一對回族老夫妻了,估計得有60多了,非常樸實。這個店開了有幾十年了,兩代人,大媽說等她過世了就不開了。來臨潼的基本上都是旅行團的,像我們這樣的太少,所以很難發現這些老店,在這裡替大爺大媽做個廣告,如果有機會來臨潼,可以上她家嘗嘗來,不會讓你失望的。在這裡祝大爺大媽身體健康,生意興隆吧。



她家的酸湯水餃,不是純羊肉或是牛肉的,裡面配了點韭菜,個人感覺味道不錯,不喜歡吃酸的人繞行吧。



酸湯水餃,羊雜羔湯以及價目表,饃,依舊是自己掰,做夢都這事兒,陰影呀。漢斯啤酒,不好喝...



清真回族,如假包換。



華清宮,等待入場。不讓帶相機,所以沒有留下什麼照片。表演其實就跟陽朔的《印像劉三姐》、麗江的《印像麗江》差不多,感覺比杭州宋城的演出好點,畢竟是戶外實景。出門的時候買了張《長恨歌》DVD,20元,不過肯定不如現場的效果。看完演出已經是晚上10點多了,聯系了一輛出租車送我們回西安,西安和臨潼之間的距離大概是40公裡吧,包車價100元送到我們住的酒店。這是整個行程中最累的一天了。



6號早上沒安排景點,睡到10點,退房,去西影路附近吃面,在“小六湯包”買了兩籠灌湯包打包,然後去“二擀子面館”吃面。點了二擀子窄面和二擀子麻食。



麻食,個人覺得不好吃,面吃不出勁道勁兒,軟塌塌的,沒吃兩口就剩下了,不建議點,純屬個人意見啊。



窄面。面筋道,香啊,後悔沒早點來。下了火車還想吃呢,在大眾點評網上搜北京的陝西面食店,朝陽門南小街有家“秦唐府”,去了,但味道和菜碼與陝西當地的相去甚遠,失望..



單加的臊子。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