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台灣行(二)~9.21高雄鼓山 旗津
9.20下午從台北火車站大巴站 搭乘國光號大巴到屏東弟弟家,全程花了5小時10分,
因為是非假日搭乘,所以價格比較便宜,二人800台幣(假日940元)。
到了屏東已經是晚上8點多,弟弟來接了我與男友,
弟弟為了讓上海男友品嘗台灣普通小吃買了一堆鹽酥雞,臭豆腐之類的炸物做為晚餐。
9.21早上,男友一早起床跟著弟弟騎自行車到處逛,二小時候才回來。
旗津
今天預計去短程的高雄旗津看看,我們先到鼓山渡輪口搭船到對岸的旗津。
旗津舊名是“旗後“是高雄港的發源地,也是高雄市發展最早的地區。
明末清初就有很多大陸船只停泊,1925年日本取“旗鼓堂皇,津梁永固“之意改成旗津,
對於旗津的印像我還停留在念大學時期來南部玩的記憶,記憶中有三輪車,
果真在碼頭出來不久處就有花俏的三輪車停留在等著載客。

旗津碼頭出來不久處就看到高雄最古老的寺廟~旗後天後宮,最早可追溯到清康熙12年,
旗後天後宮為二殿二護的形式,雕刻及泥塑精致,經過幾次的修復,目前是三級古跡。

沿著海邊,爬上小山坡去看看1875年建的旗後炮台,是清政府為加強南台灣的防所建

在炮台上可以看到高雄港及旗津島。
再往上走去是旗津燈塔(又名高雄燈塔)建於1883年,是台灣本島的第二座燈塔,
負責為進出高雄船只導航,1918年重新整修過,塔身是磚造八角形白色建築,黑色圓形頂,
1979年被列為三級古跡,仍繼續指引高雄港航向服務的角色。

逛完這區後,我們原本打算在旗津吃海鮮,但非周六日假日,所以很多店都休息,
只好先找幾樣小吃墊墊肚子。
沾醬番茄:這番茄的吃法很奇特,是南部特別的吃法,有點青的新鮮番茄切片後,
沾醬內有醬油,梅子粉及姜蓉混在一起的醬料,混合後,取番茄沾醬汁吃。

赤肉羹:“不一樣“赤肉羹是當地一家有名的羹品,但當天未開,我們只好回鼓山分店吃

火烤包子:弟妹說每次來都沒吃到火烤包子,所以這次一定要吃到,我們買了不同口味

問了大家對火烤包子口味如何?大家都說好吃。
鼓山
回到鼓山,前往西子灣旁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的入口處很特別,穿過隧道即是校園,

在前天跟一位建築師長輩吃飯聊天中,還曾經聊到他設計過的中山大學部分校區的理念,
沒想到二天後就來到這裡,中山大學內有一個西子灣海邊,是許多情人約會看夕陽的好去處
沿著中山大學的學區,我們往小山丘上的“打狗英國領事館“,是英國建於清同治5年,
“打狗“是高雄的舊名,當時的領事館是處理關稅及商務,建築方式仍採英式紅磚建築模式
內有壁爐,地下室有供作囚禁洋人犯人的地方。

在二次大戰時候被炸,1986年才修復;由於領事館位於鼓山山頭30米處,
東側 西側 南側 都臨峭壁懸崖,視野極佳,是很適合看大船入港及高雄夜景的地方。
可以在領事館的咖啡館享受美麗的景色。
為了配合弟弟小孩的下課時間,我們沒有久留,看完美景後 即刻返回屏東接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