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芽莊飄蕩6:00,車按時停在芽莊的sinh café門口,帶著昨夜不曾消退的倦容,下了車各奔前程。
我們有限的行程安排裡,芽莊是因為時間有節余才臨時決定的,為了這一天的旅程,付出在車上坐兩夜的慘重代價,只好美其名曰:節省住宿費。
雖然對sinh café的印像早已一落千丈,不過對其他旅行社更沒有信心,還是決定參加sinh café的一日游。
芽莊4島一日游,平時是6美金,准備交錢了,卻被告知正值旺季,漲到7美金。找遍所有傳單和告示都沒有這項規定,然而這難得的一天,沒有多余的時間讓我們慢慢熟悉地形,只好認了,決定回頭跟LP反映,讓他們也聲名狼跡。
離一日游的發車時間還早,在sinh café後面的盥洗室裡洗臉刷牙,再出門時,總算精神一振,不復剛才那種失魂落魄的夢游姿態。
去對面的小攤又買了夾肉腸蔬菜的面包,一路吃著,很快就走到了海邊。
濃密的雲層中,只透出絲絲縷縷的光,是個看不見日出的天氣。海面也如天空一般陰沉,波濤席卷翻白的浪花襲向沙灘,劃出一道道新傷舊痕,威嚴而不易親近。
早起晨練的人,在沙灘漫步嬉戲,也有身著泳裝的,投奔入洶湧的波濤中。
脫下鞋,還來不及走近就被巨浪打濕了裙裾。這片尚未完全清醒的海,還帶著黑夜的涼意。忙不及躲開,嘲笑自己是想逐浪卻反被浪花追逐的人。老老實實找個安全地方坐下,細細打量四周。
沙灘緊靠著寬闊的馬路,在椰樹和休憩帶的分隔下,自然與文明各守其界,相安無事。坐在沙灘上,前方有海上的島嶼,兩邊是連綿蜿蜒的海岸線,回頭是小城整齊規劃的道路,和背景隱約的群山,這片尚未被污染的樂土,看來寧靜又安逸,雖踏足未久,卻已歡喜莫名。
太陽還是驚鴻一瞥,偶爾會在海面上透下溫暖的倒影。一夜不得好睡,總算精神尚佳,為了這片號稱越南最美的海,連續兩夜的奔波,不悔。
於海灘上,坐聽浪濤喧鬧,每時每刻,以不同形式孕育又消失去的是海水的泡沫,飛濺到臉上,還帶著微鹹的涼意。若是沒有天堂,失去了愛情的小美人魚,會不會選擇在這裡氣息?
翻開記事本,鄭重記下今天的日期,2/5,心中一驚,原來快要踏上歸程,於時空變換中恍如隔世,忘記人間歲月如何流轉,只能更珍惜目前。
沿著長長的海岸線走,一路是海景近在咫尺的餐廳和咖啡館,於濤聲中慢慢品味,想來也是極幸福的消度時光的方法。只可惜現在並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消磨,戀戀不舍得往回走,途中還買了本LP東南亞的正版二手書(7美金),磚頭般厚重的一本,在精簡的行李中顯得格外觸目,是甜蜜的負擔。
8:40,在sinh café門口發車,在這裡出發的人並不多,多半是我們這樣當天剛到的游兵散勇。一路停靠大小旅館,那些早已預約並早已休憩妥帖的客人陸續上車,其中還不乏當地休假的人們。
不久就到了碼頭,還是要從小販中間突破重圍,緊緊追隨導游。我們的船雖比湄公河上行駛的那條大得多,還是經不住那麼多人一湧而上,片刻便座無虛席。游客一個挨一個坐滿以後,還有好些當地人挑著一筐筐魚和水果消失在船尾,原來是我們今天的免費午餐內容,現在暫時要與我們和平共處。
旅行團裡一半是當地人,在這次的旅行中還真是稀罕。於是導游所有的說明都用雙語各解釋一遍,所幸他口才尚佳,與哪邊都相談甚歡。
海風卷來的涼意,常將我們從睡意中喚醒;肆虐了多日的太陽,今天卻報定了躲在雲後休息的決心,不肯探頭出來;海水少了太陽的撫慰,呈最深的翡翠色。
第一站bamboo island,聽說只需鳧潛一米便可見珊瑚,是極向往的。只是坐在船上尚且冷的抱做一團,水下,不知是怎樣的溫度。
一陣雨飄過後,太陽終於出來露了露臉,剛有人爬上船頂曬太陽,就被告知已經到了第一個目的地。早有准備的人脫下外衣就從船頂往下跳,濺起巨大的水花。
不下水,是辜負這碧玉般澄澈的水和難得的太陽,到船尾僅夠一人容身的廁所換泳衣。外面是船員正准備我們中午口糧,洗刷煎魚,忙得正歡,還是套上外衣,怕這般打扮從他們中間穿行太過突兀。
初承陽光的海水,仍透著一股涼意。帶上面罩在海水中睜大眼睛,四周一片通透的綠,不見珊瑚林立,也沒有海草搖弋。第一次用水肺並不習慣,想在水裡呼吸,反到嗆進了幾口腥鹹的海水。於是放棄了對於珊瑚的尋覓,安心在這片海上飄蕩。
總是對充滿人工污染的海水皺著眉,漸漸忘記了有多久不曾享受這般美好的水。各自收一方水域,隨波逐流,不擾亂它的清淨,怕劃出更多的玉碎。灑落的光線,添了些暖意,難得不怨恨日曬,隨著光線追逐,深深淺淺的綠。什麼都不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累,我沒有雜念,只願仍波濤帶著我去,要與自然相融,是多麼簡單又艱難。
船又收矛起航,躺在船頂曬干身上的濕衣。繞到島的背面,是第二個景點。仍是一樣的山和海,就在這樣的山海間進餐。
翻下椅背就成了桌面,兩條船,船艙船頂湊成三桌,不一會兒就擺瞞海鮮牛排春卷魚餅等等,看來卻甚是豐盛。導游一聲令下大家便齊齊開動,雖然並不是精致小菜,總算也吃得賓主盡歡。
酒足飯飽睡意漸濃,導游卻不讓人好睡,坐著圓桶似的古怪家什下了海去,建起了水上酒吧floating bar。有人率先跳下海去,浮在救生圈上享用起葡萄酒來。下水的人漸多,音樂,笑聲與美酒,打破了方才的田園氛圍的寧靜,一時間純粹的海,變成了狂歡地,充滿著紙醉金迷的塵世誘惑。
第三個島Tom Island,另收門票50000盾,居然活動範圍還受局限,令一半海灘想來更是奢華者的樂園。所幸我們可以出沒的B區雖沒有高級設施,沙灘海浪還是一般另人著迷。所有的水上運動和岸上的涼棚都要另行收費,沿著海灘一直走,除了金沙白浪,在盡頭處居然也有礁石嶙峋。
不想重復濕衣之苦,坐在一方延伸至海面的碼頭上,把腿浸在水中,感受海浪的溫柔。
雲層還是那樣的厚,海島的天氣正如大海的脾氣,琢磨不定,這大半天已經下過幾場雨。現在又得片刻晴朗,水暖風清。
合著浪濤的節奏搖擺,漫長的旅途中難得的休憩。總是不喜歡選擇海濱作為度假目的地,不喜歡把有限的假期荒廢在無憂無慮的游蕩裡。旅行就該不停地行走,直到用盡最後一分力氣。然而途中偶而穿插這樣調劑,讓海風吹走疲憊,讓海浪帶來思緒,我也不會,太過反對,畢竟這越南最美的海灘,並非浪得虛名。
最後一站,是個小小的漁村,棲息在港口的漁船,迎風飄蕩的紅旗,是藍天碧水間華麗的場面。漁民劃著竹籃floating basket靠近,招攬游客,單薄的底卻載了沉重的負擔,全靠平衡維系。放養在海中的龍蝦,看來還能繼續威武幾天,至少今天是無緣入我腹了。
回程的船上,還有免費的水果,菠蘿香蕉番石榴,品種還真不少。只等令下,瞄准又長又大,看來最為誘人的木瓜,上咯。
17點左右返回sinh café,多數游客早已中途下車回旅館。跟著船飄飄蕩蕩,等著車送我們來又帶我們走。在芽莊,我們是沒有根的人,沒地方可以換衣服,沒有地方可以稍做停歇,只有sinh café才是唯一可以暫時收留我們的地方。
車才停,雨又來,生生阻撓了我們去海邊晚餐的宏願。衝進對面的小飯店,好歹也是LP的推薦。來芽莊海鮮不可不嘗,味道卻也不見得有多特別。
吃飯時居然還有小販上前推銷,除了些看了不知何用的,居然還有抗著書箱兜售舊書的。原版的英文書,沉甸甸地壓在肩上,想來游客除了LP,並不會對其他書籍太有興趣,然而他們倒絲毫不介意,介紹地相當殷勤。這座小城,除了有沙灘裝的鮮艷色彩,也許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夠了解不敢妄下斷語,只是迷戀著,空氣彌漫開的慵懶氣息。
再來杯越南咖啡消磨時光,今天的四島之行既有景可賞,又可飽口腹之欲,是穿行於歷史的蒼涼間偷得的片刻輕松,是超越了上海陰冷潮濕的冬季後新鮮的體驗。
對sinh café不再有抱怨,這裡的海是那樣溫柔,每一朵浪花都在挽留著你,可否再做停留。而越南的中部北部,是這次再也無法解的迷,是充滿了遺憾的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