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端午節來得比較遲。有些暑熱的感覺了,而且臨近高考,急忙在節前安排了休假,先是到了天柱山,然後岳西、麻城、光山、紅安,從武漢轉回……好彩!又是一次輕松、悠閑的行程。
端午節前鄂豫皖交界游——光山(二)
鄧穎超祖居位於光山縣司馬光中路白雲巷內,有30多間清代建築房屋,為兩個獨立四合院落。
據介紹,這裡是鄧穎超生前的秘書趙瑋、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副館長李愛華、周恩來生前警衛參謀高振普和鄧穎超的侄子鄧光弼等的幫助下,布置了鄧穎超同志的遺物七十余件。讓人們有了一個可以紀念低調、謹慎的鄧穎超大姐的地方。
照壁上,傳統的燙金“福”字。
少見的鄧大姐的字:我願意傾聽人民和婦女大眾的意見,好使我知道怎樣為人民和婦女的利益而奮鬥!
司馬祠離鄧穎超祖居隔著一條街,可是不大好找。問到門口的穿警服的大哥,人家一副不理解的樣子。轉過來才明白,我們千裡迢迢、帶著童年的敬仰來到這裡,看到的只有如照片些了。
門樓橫額上書:司馬祠。對開的門是上了栓的。推開一條縫,裡面是個小院子,中間有亭,有綠化,門邊有幾個孩子的塑像,看不真,大約是描述司馬光砸缸故事的吧。柏樹有年頭了,據光山紹興志載,北宋乾德年間已有記載。想知道門街下那塊石板上寫的是什麼嗎?——同伴氣結
“司馬光兒提時代發生的“砸缸”故事發生在此樹西側”……
想想也是,人已作古,缸也碎了,水已不知循環到哪裡去了……如果沒有那宋柏……
http://blog.***/ww_tang/blog/static/58707333201162062735224/(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