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柬的休閑文化之旅(2011.9)
之所以定位於休閑和文化,指的是越南的休閑旅行和柬埔寨的文化旅行。去越南旅行,就是去一個小時候就聽熟了但卻還陌生的地方。我們所去的西貢和河內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文化古跡,而柬埔寨有世界文化遺產著名的吳哥窟,有那五個人人都想看的玉米筍,當然是文化之旅。關於旅游,我贊同甚至推崇這樣的定義:旅游就是從你住膩了的地方去別人住膩了的地方。但我更偏愛使用“旅行”這個字眼。我不自定義我是“驢友”,但我熱愛旅行。
我們原計劃是14天13晚的自由行,行程也是北京—西貢--暹粒—河內—北京。但是會在西貢時向西延伸至美奈、大嚦和芽莊;在暹粒時會延伸至金邊。我計劃的吳哥窟一日游如下:黎明時小吳哥看日出—大吳哥通王城—巴戎寺—巴方寺—非敏那卡寺—神像台—癩王台—從東門勝利門出通王城—周薩神廟—托瑪依神廟—托柯寺—塔普倫寺—皇家浴池—班提可德寺—回小吳哥看日落。其中的重點是大小吳哥,還有就是“古墓麗影”的拍攝地塔普倫寺。最終選擇了8日團隊游,卻有了更好的結果。因為從9月19日開始的大雨,已經把暹粒變成了一片澤國。這個城市根本就沒有下水系統。如果我們是自由行,那我們的交通工具就是當地著名的“tuktuk”車,這是一種由兩輪摩托車加後車廂的載客運輸工具。由於價格原因,在暹粒的自由行散客大都會雇佣這樣的車輛。但在這樣的洪水狀態下,tuktuk是不可能到達很多景點的。我們是9月23日下午的航班。出發當天的上午,我們得知,由於連續大雨,著名景點女皇宮通往暹粒的道路已經不能通行。22日,柬埔寨首相洪森下令,動用直升機將困在女皇宮的198名外國游客接回。不由得有了那麼一點點擔心。
關於越南,我們知道它是一個地形狹長的國家,南北長,東西窄。其中部地區據說只有50公裡,這個距離大致等於我所居住的北五環外和我曾工作的南五環亦莊之間的距離。至於柬埔寨,它給我的印像就是比越南還要窮很多。他們的目標是追上越南。幸虧他們有吳哥窟。
登上了越南航空的空客321飛機,第一個感覺就是越南的空乘不向乘客問好,臉上也沒有微笑。但在西貢的Starcity酒店,我得到了合乎星級酒店標准的服務。大堂的服務人員彬彬有禮。在餐廳,當你的目光和服務員相對的時候,你也會得到微笑,讓人感覺舒服。和越南柬埔寨相比,我慶幸中國發生的變化,要知道,30年前的中國也貧窮,也沒有讓人舒服的服務。我們在河內轉機。這是一架更大的波音777客機,幾乎是滿員飛往西貢。
我們此行7晚住了4家酒店。在西貢住的是Starcity星城酒店,櫃台價105美元。這是一家新開業不久的酒店,居住愉悅,房間很大,很漂亮。硬件設施滿意。樓層服務員謙恭有理,餐廳服務員的臉上始終帶著微笑。在我們吃早餐的那個時間段,總是只有20[%]的用餐者,使得用餐環境非常舒適。
我們在西貢的第一站是美托,它距離西貢70公裡。美托是位於湄公河上的一個港口城市。游湄公河就要到美托。我喜歡水,也喜歡在河上泛舟。乘坐機動大船航行了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一處狹窄的河道上,我們要在這裡改乘人工搖獎的小船,在小河道裡穿行。小河道兩旁的水椰子林形成了遮擋太陽的林蔭路。小船在裡面慢慢劃行,到也舒服自在,可惜越南船娘都有了些年紀。大約15分鐘,我們又回到了寬廣的水面。上岸午餐,其中的特色菜品是“像魚”和“大頭蝦蔬菜湯”。飯後打道回府返回西貢。距離晚上的活動還有一個多小時,這是大家的自由活動時間,而對我和章磊、老玄來講,就是喝茶的時間,太太會在稍後加入其中。我們特意帶來了小茶杯。先品一泡龍井,再喝一泡滇紅,很愜意,很享受。晚上的活動又與水有關------夜游西貢河。晚餐是在船上吃的。提供的是正餐,但用餐的時間卻相當於在用快餐。吃飯加歌舞表演,總共1小時。夜晚的西貢河岸,沒有炫目的燈光,當然也不可能有很漂亮的夜景照片。你不可以在這裡去想像香港的維多利亞海灣夜景或是在新加坡河上的夜景,這裡是西貢。回到飯店,還有時間喝茶,照例先是一泡綠茶炒青,然後是黃金桂。
今天上午的安排是華人客家的天後宮。和兩個美國人閑聊,知道她們兩天前在暹粒,正是洪森首相派直升機接回游客的那天。由於雨水,她們沒有去女皇宮,但她們沒有遺憾,卻很慶幸躲過了雨水的干擾。我看到了西方人對待旅行的態度:出門很重要,安全很重要,景點不重要。下午的景點是市政廳、總統府、紅教堂和中央郵局。我們還在當地人的咖啡館裡品嘗了越南傳統的滴漏咖啡。西貢的總統府總共只住過兩任總統,即吳庭艷和阮文紹。總統府是一幢4層的白色小樓,總統府的院子裡有蘇制T54坦克。總統府內的陳設極其簡樸。沒有可圈可點的亮點。市政廳和中央郵局都是法國式建築,說明了法國曾經的存在。西貢是越南第一大城市,但即使在這裡,也沒有一條高速公路。導游笑稱,他們沒有高速公路,但有“高樹公路”,指的是城市道路兩旁法國人留下的高大樹木。越南的摩托車多的令人印像深刻:他們的摩托車如果是世界第二,沒有人敢說是世界第一。
騎摩托車的很多人,特別是年輕女孩,都戴著口罩,據說是防摩托車的尾氣。我們所見到的越南女孩兒,無論是機場地勤,還是空乘,或是酒店的服務人員,個個都是體態嬌小,曼妙身材,絕對不需要減肥。其實,倒退30年,中國女孩兒也是曼妙身材,也同樣不需要減肥。
晚上7:45分,我們從西貢飛往柬埔寨的暹粒,也就是吳哥窟的所在地。盡管是旅游勝地,但暹粒機場還是顯得很冷清,當然,這是吳哥窟的旅游淡季。這時候,連同我們的飛機,機場上只有2架飛機。走下飛機,我們大約步行了100米就進入了到達廳,可見機場不大。根據當地導游的調侃講解和我們親身的體會,我們戲稱柬埔寨為“參考之邦”,意思是說什麼事兒都不靠譜。我們住的是柬埔寨旅游部頒發的4星飯店。但是,房門鑰匙卡打不開房門,即使綠燈也打不開;進門插卡,房內的燈也不亮;進電梯按鈕下樓,按鈕燈不亮,但電梯照樣運行…….但我們在暹粒逗留的3天非常愜意,每天午餐後都照例回飯店休息喝茶,很放松,很舒服,我們的確在度假。
高棉人祖先創造的宏偉建築和今天的柬埔寨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宏偉建築代表著繁榮昌盛,而我們所聞所見卻與繁榮昌盛毫不沾邊。波爾布特的紅色高棉使柬埔寨的歷史倒退了很多年。這個國家沒有義務教育制,沒有錢,就不能上學。學校實行二部制,即半天上學,就像我們的60年代。
天公作美,上午的天氣是晴間多雲,我們甚至出了不少的汗。吳哥窟的寺廟離不開阿普沙拉仙女,總計1500多個仙女裝飾著吳哥窟大大小小的廟宇。參觀吳哥窟是從大吳哥開始的。大吳哥通王城門前的路叫蛇欄杆路,眾神手執蛇身,做拔河狀,立在蛇欄杆路兩側。大吳哥的主體建築是巴戎寺。從通王城西門進入,走不了一會兒,就到了著名的巴戎寺。這是一個保存很完整的黑色石頭建築。所以,你穿任何色彩鮮艷的衣服與之拍照都會形成強烈反差。“高棉的微笑”就是其中一個巨大的佛像的面部。這當然也是吳哥窟禮品的素材之一。神像台是國王觀看大像表演的場所,大像在下面的廣場上進行比賽表演。廣場的對面有12個代表12生肖的建築。據說,犯罪嫌疑人被關進這些建築裡,你屬什麼屬相,就被關進相對應的建築裡。神會對被關在裡面的真正罪犯進行懲罰。由於洪水,我們不能游覽其他一些小的景點,包括中國幫助修復的周薩神廟。
下午離開酒店去小吳哥時,天下著小雨,有時下的還挺大。但到了小吳哥,雨居然停了,我一路也沒用到雨傘。老天爺偏愛我們。小吳哥的重頭戲就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那著名的五個玉米筍。我們先照了一張全團福。全團人馬身著統一的粉色團服,以玉米筍為背景,全部入鏡。小吳哥塔廟連同水中的倒影,非常漂亮。
小吳哥分上中下三層。要想上最高一層,就要登上一段75斜度的木梯。我們進入了玉米筍內部。吳哥窟塔廟是供奉神祗的所在,也是神的住所,帶有一定的私密性,因此內部空間狹窄,不像佛教殿堂可容很多人朝拜。塔廟之間有回廊連接,形成方形院落。大小吳哥謀殺了我們大量的照片。去看吳哥窟,我不談其背後的歷史,我們用眼睛看到的就是它的石頭建築和石頭雕刻。其實,人們更贊嘆人類祖先這樣的豐功偉績:他們建造了萬裡長城、金字塔、宙斯神像、巴比倫空中花園、泰姬陵,還有吳哥窟。建造這些奇跡本身就值得無比尊敬。
離開玉米筍,我們去巴肯山看日落。但現在的柬埔寨還在雨季中,我們並不指望可以看見日落。巴肯山雖然只有65米高,但從山頂上還是可以眺望暹粒市的,只是天氣多雲,不夠清晰。要登山巴肯山頂上的巴肯寺,就要爬上一段斜度為78度的石梯。腳可以踩的地方只有大約10釐米,看上去很刺激。多數人都是手腳並用,爬上了最高的台基。我還算是身手敏捷,爬上不用手,並從石梯的中部上下。
在吳哥窟,看到了一個獨有的現像:暹粒的小朋友都會用中文向游客索要糖果餅干。他們的年齡從三、四歲到八、九歲不等。他們會說:“姐姐漂亮,姐姐糖果,姐姐餅干”,他們也會兜售小禮品,不管是什麼,要價“one dollar”。但凡去吳哥窟游覽的中國游客,早有准備,大家紛紛拿出糖果分發給這些“職業者”。
晚上的時光輕松愉快,因為喝茶聊天是我和我的朋友們的一大愛好。我們帶有好茶葉,甚至還帶著茶具。在暹粒,我們始終都是用純淨水來泡茶。一邊喝茶,一邊聊聊當天的所見所聞,盡興後,睡個好覺。
今天一早起來就開始下雨,雨還不小。我和太太今天上午的安排是逛逛暹粒市。我們雇了一輛tuktuk,我們稱之為“皇家包車”,因為我們乘坐的車廂部分的確有點兒像早期歐洲的四輪馬車。我們請司機把車開到了酒店門前的driveway, 我們坐進車廂,和司機照了個合影。然後就開始了我們的行程。我們計劃從飯店出發,先去中央市場,然後去老市場,再去我們中午就餐的飯館和我們的大部隊會合。路上到處都是積水,水深的地方有30多釐米。我們不能按計劃前往中央市場和老市場,因為那個區域水深,tuktuk過不去。我們請司機帶我們去禮品店。我旅行是不購物的。但從2008年開始,我們每次旅行都會給自己買個旅行紀念品,特別是在國外旅行。我們去的第一家禮品店叫CTM,它的顧客都是來自國外的旅游者。我雖然知道禮品店的價格很貴,但也希望可以在這裡買到一件稱心的紀念品。我們很快就找到了我們喜歡的東西,這是一個木雕作品,內容就是巴戎寺上“高棉的微笑”。標價29美元,折扣價24美元。售貨員不敢私自降價太多,我們就直接和她的主管進行交易,不出10分鐘,我們成功地以10美元的價格收歸囊中,主管稱之為morning sale,意思是這是早上第一次開張,所以給了特別的價格,這一天的其他時間是拿不到這個價格的。我們很得意,很有滿足感。接著,我們去了第二家禮品店,但沒有得到我們滿意的價格,放棄。又去了一家相當現代化的百貨商場兼超市,照了張像,算是體會了暹粒的現代化,就去了第四家店。在這裡,我們成功地將標價25美元一件的POLO T恤砍到了25美元兩件。雖然知道是仿品,但覺得是高仿,也算值了,特別是砍了一半的價格下來。但經過仔細查看,還是懷疑其出身,T恤產地有的出自香港,有的出自所羅門群島,所以放棄。在這裡,我們還遇到了一個來自澳大利亞的家庭,父母加兩個女兒。爸爸說,他們那裡氣候太干燥,他們來柬埔寨是為雨而來。這充分說明了旅行目的的多樣性。我太太和兩個小姑娘照了個合影。我們還去了當地人的農貿市場,有三張照片為證:一張賣水果;一張賣蔬菜;一張賣肉食。旅游專家說,去一個地方旅行,應該去體驗一下當地的公共交通,去看看當地人購物的市場,這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體驗。我們做到了。
到了約定的餐廳,我們的大部隊還沒有到,於是坐下來和餐廳的老板和幾個員工聊天。老板也是華裔,來自廣東潮州。一個主管來自台灣。我們分別跟老板和員工照了合影,氣氛融洽。有團隊進來用餐了,是來自台灣的旅游團。偶然從該團導游處得知,他身上穿的POLO,價格7美元。
我們的導游楊茂率領大部隊到了。他也是華裔,是第二代的柬埔寨人。他是個非常專業的職業導游,對他所從事的工作相當了解,語言風趣,很有親和力。我甚至認為他是個不錯的演員。午餐。回家喝茶。下午的活動是游洞裡薩湖。洞裡薩湖是東南亞第一大湖。洞裡薩湖孕育了燦爛的吳哥文明。洞裡薩湖更著名的是它的水上人家。但洞裡薩水域,卻是柬埔寨最貧窮的地方。兩、三年前,我看過一個電視片,說的就是洞裡薩湖和它的水上人家。其實,水上人家在其他地方也有,比如我國的三亞,泰國的曼谷等地。但和洞裡薩湖水上人家的規模和形態相比,那些就只能稱之為水上船屋。三亞的船屋是以家為單位,一條船一個家庭,他們會隨時上岸;曼谷的水上船屋基本是沿河岸邊而建。洞裡薩湖的水上人家則大不一樣:它有水上學校、水上餐廳、水上商店、水上運動場、水上醫院、水上教堂,甚至還有水上警察局。洞裡薩湖的水上人家是在水中央,有的聚居地有幾百個家庭,相鄰為伴。洞裡薩湖裡居住的多是越南難民。早年越戰期間,很多越南人逃到了柬埔寨,成為難民。柬埔寨政府不允祥這些難民在陸地上居住,他們只好在洞裡薩湖上安家。他們可以在岸上工作,但只能住在水上。天一直下著小雨。我們乘機動大船航行不久,就有同樣也是機動的小船向我們的大船靠攏。小船上通常是一個家庭,一對父母還有一到兩個孩子。等到小船貼上我們的大船,小男孩兒就會跳到我們的大船上,可能給你捶背,也可能向你兜售商品。一條小船剛離開,很快就會有另一條小船貼上來。這次是一對父母帶著一個女兒。小女孩兒並不上船,而是在耍弄著一條蟒蛇。她把蛇攀在脖子上,擺姿勢讓游客照相,當然,游客會給她1000瑞爾作為回報。這個小女孩兒看上去也就三、四歲,但其動作的敏捷程度說明她已有五、六歲了。全體柬埔寨人都是黝黑瘦小,比中國人小一號。我們上了一家水上商店。幾乎所有人都買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給自己買了第二件紀念品------一個有五個玉米筍的金屬欣賞盤。在水裡,一個女孩兒坐在一個大鋁盆裡,一邊劃槳,一邊往外掏水,因為這時的雨下的很大。她也是做模特讓我們照相,然後我們付給她1000瑞爾。坐在大鋁盆的孩子不止她一個,他們有的兜售商品,有的索要糖果,有的脖子上攀條蛇。對於這些小朋友,連同吳哥窟的那些索要糖果的小朋友的所作所為,我一點也不認為他們是在乞討。在我看來,他們這是在做他們的小生意,這就是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你可能覺得他們太可憐,但幸福的標准是多元的。當然,基本的物質基礎對於現代社會是必不可少的。洞裡薩湖之行給我帶來了震撼。
今天上午的行程是女皇宮,由於連日大雨,很多道路的積水還沒有退去。在水深的地方,有柬埔寨的小朋友在指揮交通,在水坑兒地方,還用樹枝做上標志。對於小朋友提供的服務,司機們也會給些小費,特別是tuktuk司機。我們的大客車人高馬大,但也開的小心翼翼。天氣晴好,又是個出汗的日子。但女皇宮還仍被泡在水裡20多釐米,人們需要涉水進入。我太太的原則是不登高,不涉水。75度的玉米筍和78度的巴肯寺都沒上去,自然也不能涉水進入女皇宮。她從側面繞道進入女皇宮的中部,拍了幾張照片,算是到了女皇宮。和大小吳哥不同,整個女皇宮都呈紅褐色。據說,女皇宮的石雕最為精美。下午是塔普倫寺,就是電影《古墓麗影》的拍攝地。塔普倫寺讓我驚奇的是木棉樹,巨大的樹干騎跨在石頭牆上,使樹和牆成為一個不可分開的整體,這成了塔普倫寺的經典照片。據說,樹種落在牆頭上,然後開始生長,它的樹干往上長,它的樹根也就向下延伸,一直抵達地面。女皇宮和塔普倫寺也是拍照的重點對像。這是我們在暹粒的最後一個景點。在我們剛剛返回酒店後,就下起了瓢潑大雨,天氣變化的可真快,而我們的運氣卻很好。在小雨中,我們再次回到暹粒機場,准備飛往河內。
抵達河內已是晚上8點多鐘,但我們今晚的住宿酒店是距河內有3小時車程的下龍灣。入睡時已經是凌晨12點半,而起床時間是5:30分。起床後打開窗簾,驚喜地發現我們下榻的房間面對大海,還有陽台,心情立刻興奮起來,迫不及待地拍了幾張照片。然後去頂樓餐廳用早餐。早餐廳裡人頭攢動,使你不得不提快用餐速度。今天的行程是船游下龍灣,時間是4小時。下龍灣堪稱海上的桂林,說的是它們的景色相似。我們按時到達碼頭,那裡已經聚集了很多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水面上,無數的游船靜靜地等在那裡,等待著它們的乘客。但我們很快就被告知,由於台風“納沙”即將到來,所有船只不得航行,整個海面已經封航。天力不可抗。沒辦法,只好打道回河內。沒游成下龍灣,可能是本次旅行的一個遺憾。想想看,我們先乘了1小時40分鐘的分機,跟著是3小時的長途汽車,只睡了5個小時,為的就是下海游覽下龍灣。但現在,下龍灣游不成了,我們要繼續乘4小時的汽車返回河內。
越南人的住房很有特色,號稱“窄房子”。房子正面的寬度大約是3米,但它的長度大約是寬度的五、六倍,而它的高度,少則二、三層,多則五、六層,甚至我還看到過七層的窄樓房。在城市,這些窄樓房相鄰而建,是連在一起的。而在鄉下,很多窄樓房是獨立存在的,左右不相鄰,就像一個火柴盒橫著立起來的樣子,更加顯得具有視覺衝擊力。這種房子,不管是幾層,其正面(窄面)的一樓是整座房子的大門,從二樓往上,每層的前部都是個小陽台,而在房子頂層的後部,則是一個半露天的大露台。據說,這種窄房子始於法國統治時期,那時的稅是按房子的寬度計算的,所以才有了這獨具特色的窄房子。
河內的景點有還劍湖、西湖、獨柱寺、胡志明墓、巴亭廣場,還有著名的購物街“魚刺街”。這個街區是外國游客經常光顧的地方。它還真有點像一條完整的魚把魚肉去掉了的整個魚刺形狀。我們在這裡買到了越南行的紀念品------一個頭戴鬥笠的越南女人的小木人;一個高12釐米的木質三鬥櫥,上面嵌有用貝殼做成的越南女人像,據說這種工藝叫做螺鈿。我們在河內的酒店位於市裡,對面就是大型的百貨商場。今晚是我們本次旅行的最後一晚,喝茶聊天是晚上的重要內容。
9月30日,早餐後,我們出發去機場。全團連同領隊19人,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了。回想一起度過的8天,覺得是一種緣分。大家相處和諧,玩性很濃,余興未盡。下午2:30分,飛機穩穩地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