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溫哥華之前進行旅程計劃, 要不要去海釣觀點不一。老媽和幾位女士都怕暈船, 只有我一直不死心, 因為我一輩子到現在還沒有成功釣起過哪怕一條小魚蝦。 在海南倒嘗試過一次跟團海釣, 結果空手而回, 整條船上百人也只有寥寥幾個釣到幾條小魚。 我上網查了資料, 雖然在溫哥華海釣價格不菲, 但收獲頗豐, 而這個過程還能享受坐游艇出海的過程, 實在不願放棄。 於是在我的堅持下, 表妹夫租下了一條二十人的小游艇, 價格為1200加幣。 這一明智決定為全家帶來了一次美妙的海釣經歷。
這天天氣非常好, 陽光和煦, 晴空萬裡。 游艇緩緩地駛出港灣, 兩邊的建築, 船舶, 水上房子一一呈現,顯得明淨, 安逸。 我們迫不及待地登上船頂, 享受著海風吹拂的快感, 欣賞著海天一色的美麗。 一直到船駛出外海, 也感覺不到什麼搖晃, 看來天氣決定了一切, 暈船藥基本都白吃了。
行駛的過程中, 船長指揮男士們扔下六個放了肉誘餌的鐵籠, 任塑料浮標漂在海面,就等著回程的時候收獲螃蟹了。 來自中國的我們總是警惕性高, 不禁要追問是否會有其他的船撈起我們的蟹籠, 但是在這裡, 這些肯定是很幼稚的問題, 會有嗎? 每個出海釣魚的人都要買釣魚證, 魚蝦的數量, 品種, 大小, 公母都有規定, 但是並沒有執法人員來查問過。 一個社會的誠信程度已經到了如此成熟的程度, 真的可以達到道家“無為而治”的理想境界了。
船大概行駛了一個多小時, 船長開始給我們分發魚竿, 教我們釣魚的方法。 原來海魚都只吃游動的生物, 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的下沉,上拉魚竿, 以前看到的傳統的一個老漁翁紋絲不動地坐在水邊釣魚的畫面, 看來是不適合用在海釣上。
仿佛是為了回報我的堅持, 我剛把魚竿放下去, 還沒來得及實踐船長的教導, 手上就感覺到一陣顫抖, 就算是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釣到過魚的菜鳥也知道, 有魚上鉤了! 我趕緊搖動手把收線, 哈, 果然一條巴掌寬的龍簦掙扎著被我拉出了水面, 引來全家一陣歡呼。 這是我的第一條魚, 也是唯一的一條魚, 後面我的運氣就沒有了, 釣到的第二條在出水時被掙脫掉了。 但是, 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魚咬鉤時那種美妙的手感,魚出水時那種謎底揭曉的快感。 很快, 船頭船尾不斷傳來歡呼聲, 陸陸續續我們吊起了十條左右, 主要是龍簦, 小侄子釣了一個小螃蟹。
在船上吃過簡單的午餐, 船長把船開到了靠近岸邊的一個地方, 這裡才是我們的重頭戲, 因為比較貴重的石斑, 老鼠斑都是生活在礁石裡的海魚。 這裡釣魚的難度增加了, 魚線總是隨著海水而傾斜, 導致不能到底, 還經常被石頭掛住, 船也不斷被潮水衝得太靠近岸邊, 船長要不斷調整位置。 但是我們還是收獲了好幾條石斑和老鼠斑, 在上一位置沒有釣到魚的老公和兒子終於都有收獲, 笑逐顏開。 兒子還釣起來一個鮮艷的海星, 他很得意自己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大姐釣到了一條最大的石斑, 看樣子有兩三斤, 正當我們歡呼雀躍, 手忙腳亂去拿撈網時, 這條經驗老到的大石斑奮力掙脫了魚鉤, 在我們眼皮底下逃走了。 姐夫釣到一條黃斑, 因為屬於受保護的範圍, 被船長放回了海裡。
四點鐘左右船開始返航。 我們熱切盼望著早上放下的蟹籠能有收獲。 開始打撈第一個籠子, 大大小小的相機, 錄影機齊齊對准了水面, 當蟹籠露出來時我們一起驚呼: 12只!大大的珍寶蟹在籠子裡無助地爬動著。 船長熟練地打開蟹籠, 抓出兩只母螃蟹扔回了海裡, 引來我們一聲聲嘆息。 後面的5籠沒有第一籠多, 但除去被放回海裡的母蟹, 我們還是收獲了30只螃蟹, 加上前面釣到的魚, 真是滿載而歸。 這天我們的海釣收獲也有幾百加幣了,這麼一除二算,人均幾十加幣, 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