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是美國第四十九個州,和第五十個州夏威夷一樣,遠離美國本土,東接加拿大,南鄰阿拉斯加灣,太平洋,西瀕白令海峽,北臨北冰洋,面積超過一百五十萬平方公裡,是美國最大的州。阿拉斯加曾是俄國領土,一八六七年美國國務卿Seward以七百二十萬美元的價格從俄國人手中買下。這以後發生的事情足以讓俄國佬吐血,腸子悔青: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阿拉斯加發現了金礦;二戰中,美國在阿拉斯加大規模地建立基礎設施和軍事基地;在與前蘇聯的冷戰時期,阿拉斯加始終處在美國戰略防御的最前沿,擔負著核彈預警和偵查核潛艇進出白令海峽的重任;一九六八年,在阿拉斯加的Atlantic Richfield 發現了石油。

阿拉斯加地域遼闊,加上美國政府對自然生態的保護,全州絕大部分地區是無人區。它有八個國家公園,幾百萬條湖泊,數十萬條冰川,北美二十座最高峰山脈,有十七座在那裡。阿拉斯加的旅游季節是每年的六月底到九月初,由於一年到頭只有這三個月有生意可做,故旅游季節的阿拉斯加,衣食住行都所費不菲。
二零壹壹年八月七日,我們從洛杉磯取道舊金山,飛往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市。安克雷奇機場是阿拉斯加最大的空港門戶。全州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口居住在這個市的周圍。

到達安克雷奇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在機場的租車行取了早就預定好的SUV車子,很順利地找到下榻的酒店:Embassy Suites Anchorage,它在Travel Advisor最近的排行榜中名列同地區第一。Embassy Suites 是希爾頓酒店旗下品牌,我們要在這裡住三個晚上,全是用家人的Hilton HHonors卡裡的點數積分換取的。
緯度高,又值夏季,天就黑的晚。這個季節安克雷奇大部分的食肆,餐館都營業到晚上十點左右,超市要到午夜才打烊。
大型超市Fred Mayer 遍布阿拉斯加的各大城市,裡面除了有琳琅滿目的食品飲料,還有家居飾品,衣服鞋子,野營用具甚至裝飾材料供應,並有藥店和出售各類酒水的專賣店。我們在那裡買了露營帳篷,足夠的飲用水,帶有棕熊圖案的保暖襪子(此舉以後被證明十分英明)和一些吃的。
大街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布滿了披薩店,麥當勞也有好幾個。晚餐我們就訂了一大份披薩和烤雞翅回酒店慢慢享受。

取餐的時候忽然下起了雨,沒有密布的烏雲,整個天空是透亮的,我們看到了這輩子從未見過的奇景——祥瑞的雙彩虹。
我們在安克雷奇陸續呆了三四天,有一位開旅行社的來自台灣的女士告訴我們,這地方的亞裔以菲律賓人居多,他們大半在這裡工作,每年的十二月便浩浩蕩蕩回鄉探親,她的旅行社機票生意因此非常火爆;其次便是韓國人,他們多經營餐館。有一次我們到一家名為“北京”的中菜館吃飯,看到店堂裡面的熊貓和各類喜氣洋洋的中式擺設,我心頭一熱以為他鄉遇故知,滿懷希望問老板娘:您說中文嗎,老板娘板著臉說不會,快速溜到後廚吩咐做菜,標准的棒子韓文。我尷尬地地轉過臉,恰好看到店裡貼的一份舊報紙,原來這家還被評為“美國十大中餐館”,這回我差點笑出了聲。
此韓國人開的“北京”餐館果真欺世盜名,我們領教了一次就絕不再上當受騙了。有一天為覓食我們開著車滿大街轉悠,忽見路的左邊有一明黃瓦檐,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築,上書鬥大的中國字“龍宮”,旁邊緊挨著一家名為“東京”的日式餐館,心想這回可找到了組織,就算“龍宮”貨不對板,好歹旁邊還有日本的飯團子和醬油湯可以果腹,名副其實的雙保險,連忙喜滋滋地掉頭開了進去。
自然是由我做開路先鋒,先進去打探一番。原來這兩家都是做自助餐的,還標明“中,日,韓”各種風味全包,這幫人真是精明,把美國最著名的亞洲菜系都一網打盡,沒跑。
最後在“龍宮”就餐,一個人的午餐收費八塊多美金。中肯地說,食物的烹飪,搭配的花色還算相當不錯,在這種不毛之地已經是意外的驚喜了,所以回程經過安克雷奇的時候又去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