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八日游全解析(二十八)

作者: 韓聞

導讀上回書說到橫濱山下公園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中,這回書帶您領略一下一望無盡的東京大都會。 上圖是我們離開橫濱港時走在海灣大橋下照的。 提起“東京電力”,你是不是感覺特熟悉呢?311大地震中爆炸的福島核電站就是這個公司的。 從橫濱進入東京,一路上基本在空中(高架橋)行走,偶而也在海裡(海底遂道)行走,於是不得不感嘆於東京交通網發達到了極致 ...

上回書說到橫濱山下公園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中,這回書帶您領略一下一望無盡的東京大都會。



上圖是我們離開橫濱港時走在海灣大橋下照的。



提起“東京電力”,你是不是感覺特熟悉呢?311大地震中爆炸的福島核電站就是這個公司的。



從橫濱進入東京,一路上基本在空中(高架橋)行走,偶而也在海裡(海底遂道)行走,於是不得不感嘆於東京交通網發達到了極致。

這一路上,高樓大廈不知路過了多少,大都會----東京,像一只沒有邊界的鋼筋水泥大怪獸橫亙在本州島上。550年前,東京還是一個人口稀少的小漁鎮,當時叫作江戶。1457年,一位名叫太田道灌的武將在這裡構築了江戶城。此後,這裡便成了日本關東地區的商業中心。



在無數摩天大樓的森林裡,我們穿行了半個多小時後,來到日本東說市政府,即日本東京都廳。這裡的45層對外開放以觀賞東京全貌。進去之前,警察會進行簡單的檢查。

1603年,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德川幕府,來自日本各地的人集中到這裡,江戶城迅速發展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



站在這裡,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東京大得讓人茫然,讓人不知所措,讓人失去方向。



城市無邊無際。



從這個方向,如果沒有霧氣的話,可以遠觀到富士山。東京有100多個博物館,最大的是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日本古代歷史文物和藝術珍品,有雕刻、武器、陶瓷、繪畫等。東京的博物館種類很多,如交通博物館、船舶博物館、香煙博物館等。



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東京擁有全球最復雜、最密集且運輸流量最高的鐵道運輸系統和通勤車站群,亦為世界經濟最進步富裕及商業活動發達度居首位之城市



下邊這塊綠樹,是天皇住所,日本皇宮所在地,天皇就在裡面。據記載,19世紀初,江戶的人口已超過百萬。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天皇由京都遷居至此,改江戶為東京,這裡成為日本國的首都。



這位是在東京都廳值勤的警察。如果你喜歡與他合影的話,他會十分配合的。



這是東說一座高樓的表面,看到紅色的箭頭了吧!凡是標有這種箭頭的玻璃都是打不碎的,但可以打倒,也就是在地震或者著火時,消防隊員會把這個貼有紅色箭頭的玻璃由外往裡打下去,玻璃不會碎,防止傷到人,人從這個口逃出。



從東京都廳出來,我們來到日本天皇的居所,我們在外苑觀光,不能進入。從皇宮往外看,高大的寫字樓鱗次櫛比;玻璃牆五光十色,與皇宮的清冷色調形成鮮明對比。這些寫字樓的賣點之一就是能俯瞰皇宮。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甚至還提議把皇宮建成“不夜城”,讓旅游者在夜間也能近距離接觸。日本皇宮正面臨越來越多的尷尬。





這片樹林和草地屬於國家所有,這裡最多的是流浪漢,大約有三千個流浪漢生活在這裡,冬天他們在附近的地鐵站裡過冬,夏天則在這裡睡大覺,他們不愁吃穿,每月可以領到三、四萬日元的補貼。遠處躺在樹下的那們就是一位流浪漢,來這裡流浪並非都是窮人,這裡的流浪漢也是一種文化,流浪漢不是一生都在此生活,他們有的在此感悟人生,放空一段時光,重新思考該做什麼,有的是為了逃避一些事情,暫時生活在這裡。



下圖是皇宮外苑的眼睛橋 ,也稱二重橋 ,是東京著名的景點之一。



皇宮雖已收歸國有,但天皇仍是主人,其憲法地位是日本國民的像征。為讓天皇一家免費住在裡面,日本人每年要掏2億美元。是否繼續保留天皇,日本國內也有爭議。一位日政府官員就告訴記者:“用我們納的稅來維持這個‘像征’,實在沒什麼意義,不要也好。”另一方面,天皇制度的存在也給極右勢力某種精神寄托,“天皇惟尊”的市場不容小視。



走進東京市中心區,遠遠便看到一片四面環水的“綠島”,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中頗為顯眼,綠島深處便是日本的皇宮。環繞四周的“護城河”把皇宮與喧囂繁華的現代城市隔離開來。皇宮與其說像世外桃源,不如說是座孤島上的孤城。即使在很多日本人心目中,這座宮殿也是神秘莫測的。

這回書就說到這,所謂皇帝、國王等等,都是革命不徹底的產物,相信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這些神馬都會成為浮雲。

下期去看一看所謂的世界大三商業街之一的銀座,我在那裡進行我此次旅行最大的一筆消費。

敬請關注日本八日全解析(二十九)。


精選遊記: 東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