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九寨溝期待很久了,以前總覺有機會出差去成都,現在換了個不怎麼出差的工作,於是把它正式提上了旅游日程. 今年10月,和老媽一起去了九寨溝,整個行程包含了成都,九寨,黃龍,重慶,三峽.現在回來了,留下游記一篇.
我從小寫作文就羅裡八嗦,無中心無條理無內涵,這篇也純屬流水帳. 攝影呢,屬於單反初學,這是第一次正兒八經開始使用手動模式,也沒帶腳架,照片只能隨便看看吧.最後總結了一些Tips,希望對後面的人有所幫助.
10月8日:
出發,上海到成都的機票是用東航積分換的,每天只有一班開積分經濟艙位,時間不好,下午5點,而且是遙遠的浦東機場.不過為了省銀子,也只能乘這班了,鄙視一下東航.2點左右出發去浦東機場,挺早就到了.飛機基本算是正點起飛,8點半左右到成都.出了機場,順利坐上機場大巴,車開到岷山飯店. 剛下車差點就撞上了車,想到有人說四川司機開車很猛,趕忙開始小心翼翼,打了個車到酒店.
我們住的是成都橡樹林酒店,酒店離新南門汽車站很近,步行不到10分鐘.是常規的經濟型,總的來說馬馬虎虎.放下行李,到外面轉了一圈,考察了一下汽車站的位置.在旁邊的小店吃了一碗紅油抄手,辣辣的,味道還不錯,終於真正感覺我到四川了!
10月9日:
早上起來,在酒店吃了早飯,早餐是一般的早餐,包子,饅頭,稀飯,不是我想像中的四川特色.吃飽喝足以後,先去新南門買了10號到九寨溝的汽車票,141元.然後坐上58路,去寬窄巷子.寬窄巷子分為3個巷子,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裡面的建築是成都的老建築特色,比較古典,有各種各樣的燈,挺有韻味的.還有很多小吃,茶館.我挺喜歡吃那種香蕉酥.

接著去了杜甫草堂.門票60,導游證免費.整個公園郁郁蔥蔥,環境清幽.不過公園本身沒太大意思,算是個到此一游的景點吧.
之後到了春熙路,飢腸轆轆,先吃飯.來成都,當然要吃一頓川菜啦,我們找到一家川菜館子,我點了水煮魚,毛血旺,還有不辣的蟹粉豆腐,缽缽菜.味道雖然不錯,但是感覺除了鹹了一點外,和上海一個味道,不知道上海學川菜學的太好了呢還是這裡不正宗. 吃的飽飽的,去逛春熙路,感覺就是上海的南京路,非常熱鬧,當然大多數是外地人.
乘車到錦裡,路過武侯祠,沒啥興趣,就沒進去.錦裡據說是最古老的商業街道,有傳統小吃,客棧,時尚的商店,酒吧. 給我印像最深的是古典的建築上都掛著紅紅的燈籠,天一黑,燈都亮了,挺漂亮.坐下來吃了成都各式各樣的小吃,三大炮,擔擔面,涼粉,缽缽雞,烤串等等,我很喜歡吃辣,覺得滋味還行吧,沒想像的好吃.

最近有山林審美疲勞症,對成都附近的青城,峨眉,樂山大佛都不做考慮.自從歐洲回來後,最後那點追求所有景點都要去的強迫症傾向終於完全消失,等以後有機會,再補吧.
10月10日:
今天一天的行程就是從成都到九寨,我們乘的是早上7點30分那班.走的是汶川映秀這條線.總體路況不錯,幾小段在修路,不覺得很險,而且每輛大巴上配有2個司機,輪流開,怕疲勞駕駛,讓人比較放心.途中有幾段風景還不錯,也停了幾個點讓大家下來拍照,休息,吃飯.比較有趣的是幾輛大巴司機關系非常好,一輛車拋錨了,所有的司機都會跑過去出主意,我們這趟有2輛出了問題,每次都是6輛大巴一起停下來等,所以幾輛車最後差不多一起到的,早知道買晚一點的,早上多睡一會了.
大概下午6點多的樣子,我們才到了九寨溝.將近400公裡呀,開了11個小時.汽車停到九通客運站,那裡到溝口大概1000米,所以走了挺長一段才到酒店.去之前在藝龍網上訂的九寨花園,非常貴,不劃算,酒店的房間設施陳舊,雖然有空調,但是其實用不著.我喜歡自然通風.唯一好處是可以免費打長途電話.個人不怎麼推薦這家,便宜點的話也倒算了.出來隨便找了一家小店吃晚飯,不好吃,不過早有心理准備.順便去溝口問了一下能否提前買第二天的票,被告知一定要當天買.
10月11日:
早上6點半起床,梳洗收拾行李退房買早飯買門票,門票加車票一共310,夠貴,用信用卡刷的,導游證無用武之地阿.7點半左右進溝,發現這麼早已經有旅行團了,看來大家都很勤勞.天氣不好,陰沉沉地,還下小雨.按網上推薦先到了靜海,可惜靜海不靜,看不到像鏡子一樣的景像,可惜了.它可是三大倒影景色之首阿.不過清晨有一點霧氣,漂移在山水間,給景色增添了一份靈氣.
乘車到了箭竹海,顧名思義,周圍長著許多竹子,湖面更開闊,倒影清晰,也是三大倒影地之一.湖中的植物可以看的很清楚,還能看到小魚.
再乘上環保車,到達日則溝的終點,原始森林.在觀景台上可以遠觀雪山.由於剛下過雨,天空顯得格外的藍.我們在這裡稍作停留,然後走步行棧道到天鵝海.時間還早,棧道上人不多,空氣清新,流水潺潺.一路上先經過芳草海,這裡清幽寧靜,水面上的芳草與倒影相映成趣,空中有藍天白雲,水中也有藍天白雲,別有特色.
之後是天鵝海, 天鵝海湖面大部分為淺灘,有些沼澤的味道.淺灘上綠草幽幽,看上去柔軟仿若天鵝絨毛,據說有時還可以看到天鵝在此小憩,因此得名天鵝海.偶爾一縷陽光撒過,使得湖面更加美麗.
接著我們又回到了箭竹海,此時棧道上已經擠滿了人,草草拍了2張.繼續下行來到了熊貓海,車上導游介紹,熊貓海露出的河床條紋黑白相間,好像熊貓一樣.在九寨溝未正式開放之前,經常能看到大熊貓來這裡喝水覓食,因此得名.下游是熊貓海瀑布,據說是靠地下水形成的,目前斷流期,水實在是少的可憐.

之後我走了一條小路,有點迷路.突然看到岔口標識說可以直接到老虎嘴,就向上爬了一段,埃,好歹最近都有在游泳健身阿,怎麼一點成效都沒有,還是氣喘吁吁的.五花海是九寨溝的精華所在,老虎嘴是一個可以全景俯瞰五花海的觀景台.由於還不到深秋季節,山上的紅色還只是星星點點,湖面看上去非常平靜,顏色深深淺淺,像是奇異的花紋.網上查了一下,是由於池水含碳酸鈣質,水生群落含有不同葉綠素形成了不同的色彩.
往下沿著棧道走到五花海邊,哇,真是太美了.岸上樹林,赤橙黃綠倒映在湖中,色彩斑斕. 池水清澈見底,沉木和植物相互交映,難怪取名五花海,真是名副其實.這裡的人也非常多,好的拍照位置往往要等.

接著我們來到了珍珠灘瀑布, 它是九寨溝激流中水色最美,水勢最猛,水聲最大的一段.瀑布急流直下,濺起朵朵浪花.據我所知許多人對這裡相當稱贊,不過我是覺得水量比起那些專門的瀑布景點還是小了點,個人更喜歡海子的風景.
走過靜海,乘車到諾日朗中心.餓壞了,在這裡吃了泡面當午飯,15元.轉車到長海.途中經過上季節海和下季節海,水很少.長海是九寨溝內最大的海子,面積據說有30萬平方米,顏色湛藍,可以看到遠處的雪山.不過由於太陽很大,又逆光,照片效果一般.
長海下來是五彩池,顏色非常碧藍透澈.可惜看過了五花海之後,並不顯得有多出彩.

今天的游覽到此結束,我們乘車到樹正寨,入住了之前聯系好的藏民家.房間雖然設施簡陋,不過既能省門票,又能體會一下藏族特色,沒啥可抱怨的.晚上20來個人一起吃的晚飯,挺熱鬧的.
10月12日: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8點多才起來.吃完早飯,出門就看到了傳說中的黑西服稽查員.也沒有多話,乖乖地補了車票.出來發現,樹正寨人真的好多阿,看來住了不少人.樹正寨這裡一大早不能上車,要走到犀牛海乘車.一路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好多旅行團.我猜想是進行路段分流了,否則沒道理一大早都往樹正瀑布跑阿.我就一路往前,也不拍照,因為等下回來還要走這條路的,大中午這裡肯定沒人.
在犀牛海乘上車,到達了諾日朗瀑布.諾日朗瀑布好像是所有瀑布裡面最寬的一個,可以從多個角度觀看.公路對面有一個觀景台,可以看到全景.
犀牛海是景區內第二大海子,風格和長海有點像,湖面很藍,很大氣.之前查看攻略,好像沒聽到犀牛海特別出名,現在看看,感覺相當漂亮,算是意外的驚喜.
之後是老虎海,海子旁邊的彩林給人印像比較深.
接下來是樹正瀑布,挺小巧,確不失精致.瀑布跌落後,彙成了一道激流,往下面的磨坊奔去,推動磨房和轉經房的木輪。

接著我們改走內部棧道,經過了樹正群海,臥龍海.樹正群海由大大小小18個海子組成,周圍都是草地,樹木,連綿不絕.不過其實應該走公路棧道,裡面樹枝很繁茂,不利於觀看和拍照.因此我們穿回公路棧道,到來火花海.可惜是中午時間,沒看到火花點點,據說要早上或者黃昏的時候能看到.
時間還多,所以決定走去蘆葦海和盆景灘.天空很藍,路邊的風景很好,走走停停,並不累.
蘆葦海中有許多蘆葦,搖搖蕩蕩,碧綠的小溪從中間蜿蜒而過,別有一番特色.
盆景灘是一片淺灘,布滿了各種樹木,水在林間流過,如同一座巨大的盆景.

大約3點多,我們出了九寨溝,心滿意足,意猶未盡.時間還早,於是決定直接住到川主寺,包了一輛車,大約1個小時左右到了川主寺.
川主寺相對九寨海拔有所提高,明顯冷了很多.主馬路上一排幾乎全是酒店,隨便挑了一家住下,條件很一般,空調不開,所幸有電熱毯.整個小鎮比較有特色,尤其是路燈,挺好看.隨便挑了一家餐館吃晚飯,既難吃又貴.
10月13日:
老媽好像有點高原反應,心髒也不太好,考慮再三還是決定不上黃龍了,准備去汶川映秀都江堰.因此只有我一個人早上趕班車去黃龍,車6點多出發,真不願意起那麼早.不過等我出了門,發現很多旅游大巴已經開動了,原來都這麼早.
車開得挺快,一個小時左右到了黃龍,售票處還沒開門.於是我們躲進了游客服務中心,裡面暖和多了,樓上還有吃早飯的,幾個同路的坐在那裡聊聊天,時間很快過去.
8點鐘開門,買了門票和纜車票,現在真是懶得不行了,這麼點距離都不爬了.坐了纜車很快到山頂,出來是一個觀景台,可以遠眺雪山和五彩池.下山路和纜車線不是一條路,所以遠景照要在此拍好.順著路往五彩池走去,一路上除了開始頭有一點暈,其他並沒什麼高原反應.因為昨天剛下過雪,路上特別地滑,我更是在景區大門口就摔了一跤,因此後面都小心翼翼,碰到滑的地方更是一步一挪,路上看到不少人都摔跤了.大概走了不到1個小時就到了五彩池.黃龍的水和九寨有所不同,主要是鈣化池,水特別清澈,尤其喜歡淺藍綠色的.據說仔細觀察能看到五種顏色,所以叫五彩池,我只能看出三種顏色.不過看過了九寨之後,雖然感覺這裡很漂亮,但是卻沒有了驚艷的感覺.另外個人覺得側面的觀景台比正面的更適合拍照.

下山的時候雪都化了,太陽一曬,感覺很熱.路上經過爭艷池,和五彩池差不多,小不少. 1點多到了山下,找了人拼車回川主寺.路上經過雪寶頂,司機讓我們下來拍了幾張照片,天空很藍,特別美.回來的時候順便在川主寺溜了一圈,由於天氣晴朗,發現比來的時候美多了,有水有山又有樹.
之後去了機場,九黃機場挺近的,一會就到.不出意料,很多飛機晚點了,'十飛九黃'嘛.找了個休息室,坐下來吃點東西,看看電視,消磨時間.辦登機手續的時候人特別多,整個機場被排隊的人塞得滿滿的.好些人在吵架,主要是幾個導游同志拿著一大把身份證,一個人頂好多人,造成群眾極大的不滿.我真是難以想像,國慶節這裡會是什麼景像,不會隊伍都排到門外去了吧.
飛機順利到重慶,下車照例機場大巴,到上清站打了個的.司機人挺好,一路上和我聊呀聊,順便介紹了一下景點.我訂的是重慶9號商務酒店,離朝天碼頭很近,地點非常不起眼,難怪司機說這裡原來是個小客棧.進去以後,發現酒店不錯,房間挺大,設施很好,從窗口可以看到嘉陵江和遠處的長江大橋,夜景還不錯.累了一天了,倒頭就睡.
10月14日:
早上睡到10點多才起來,感覺很累,准備好好休息一天,等老媽的到來.中午閑著無聊,決定去解放碑逛逛.出了酒店一路往上走,都是斜坡.終於體會到所謂的'山城'了,高高低低的,少有平路.不禁猜想重慶人身體應該很好,每天上下班不就是鍛煉身體嘛.半個小時就到了解放碑,其實沒啥好逛的,南京路嘛.走到小吃街,吃了點酸辣粉,烤串,冰激淋,味道不錯. 回來在朝天門碼頭觀看兩江並流,可惜沒看到一黃一綠的特有景色,據說要到漲潮時才能看到.回到酒店,吃了片感冒藥,繼續睡覺.
晚上老媽從成都過來了,接了她之後,在街邊找了家小店吃了晚飯,繼續回酒店休整.
10月15日:
一覺睡到自然醒,先去酒店吃早飯,還不錯.我和老媽都對重慶的紅色景點沒有興趣,因此把這兩天的游玩行程定到了瓷器口,山城地鐵,洪崖洞,長江纜車,南山.
朝天門找了公交車直接乘到瓷器口,瓷器口是條古色古香的商業街,賣小玩意的,特色小吃的,毛血旺雞雜的,很熱鬧.看到好多家陳麻花店,不過只有2家生意特別好,特別長的隊伍,難道是因為這兩家最正宗嘛.我還看到了好大好大的棉花糖,各種花型的,特別漂亮,估計看著比吃起來好.瓷器口有很多小吃,只記得有一種插在棍子上的糯米糕非常好吃,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之後乘車回到市中心,品嘗一下重慶的火鍋.之前沒做什麼攻略,找到一家奇火鍋就進去了.重慶的火鍋材料新鮮,樣品豐富,加上我喜歡吃辣,總的來說感覺很不錯.不過很不習慣那種油碟,沒有上海各種味道的調料好吃.之後去坐輕軌.雖然上海也有輕軌,但老媽說重慶的輕軌有特色,要嘗試一把,一路上高低起伏,過橋鑽洞的,挺好玩.之後我們又轉到了新開的好像是3號線吧,南北向的,到江北區看了一下.4點鐘左右回到了酒店,休息一下,傍晚去洪崖洞.
洪崖洞非常有特色,是一座原始風貌依山而建的吊腳樓,集休閑娛樂風景美食住宿與一身.特別有意思的是,我以為我到了11樓,出來一看,旁邊就是馬路.在裡面吃吃逛逛買買,天色很晚才回去.

10月16號:
今天的行程很簡單,早上起來乘坐過江纜車,順便到南山參觀蔣介石故居.過江纜車5元錢,很快就平穩地到達對岸,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長江嘉陵江的分界線.之後坐公交車上山.山上郁郁蔥蔥,空氣清新,難怪療養院建在這裡呢.一不小心乘過了頭,到了南山植物園,在門口看了看,乘返程車,到蔣介石故居.裡面有對蔣介石和國民黨的一些介紹,似乎希望人們更加了解當時國民黨的一些情況.
下山後,我選擇轉公交車回朝天門,想看一下重慶南岸開發區的情景.一路上馬路寬闊,高樓林立,一派新城氣像,老媽誇獎說這條路選對了.
重慶的游覽基本結束,整個行程非常松散輕松,也囊括了所有我們感興趣的景點.總的來說重慶給我的印像非常好,大大超出原來的想像.城市現代化程度高,風景美麗,東西既好吃又便宜,人們工作努力,而且非常有趣,以後有機會一定再來.
接下來是三峽游,我們預定了國內四星郵輪,三天游.
下午2點左右,我們在朝天門碼頭乘上了開往奉節的大巴.途中參觀了張飛廟,因為三峽蓄水的關系,張飛廟是從山下搬遷上來的,據說花了很多錢.我對歷史也不是特別感興趣,草草地隨著人流參觀了一圈.站在樓上可以遠眺對面的雲陽新縣城,那亮光雖然比不上大城市的燈光,也算別有特色吧.
在雲陽新縣城吃了晚飯後,在奉節港登船.船叫'彩虹號',房間很小,設施陳舊,氣味很大,窗戶也不能打開,挺失望的,不過後來聽說非涉外游船都是這麼個水平.
10月17日: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參觀白帝城,感覺比張飛廟有特色.站在山上可以看到晨光下的長江,幾葉扁舟在江中搖蕩,還有遠處的夔門在霧氣中若隱若現.
參觀完之後上船,我們坐在甲板上觀看兩岸的風景.首先經過瞿塘峽, 瞿塘峽以險峻著稱.好像大詩人李白的名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便是描寫這裡.兩邊的山的確可以稱為懸崖峭壁,有的甚至是筆直筆直的.可以想像在三峽工程之前水路會更窄,更加險要.
之後我們便到了巫峽,巫峽以風景秀麗著稱.在這裡換船游覽小三峽.小三峽包括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風景十分迷人.船上導游介紹了很多三峽移民的感人事跡,舍小家為大家.不過也提到了三峽工程對氣候等影響,似乎眾說紛紜,未有定論,也許這真是要等待歷史去證明吧.導游還介紹,其實11月底到12月初才是三峽最漂亮的時候,因為山上的樹會變紅,綠水紅葉,格外美麗.之後換小船游覽小小三峽,有點像烏篷船,這裡的水特別綠,兩岸樹木清翠幽深.船老大很有經濟頭腦,每人發了個鑰匙圈,向大家收10元錢,說是支援三峽建設.仔細算下來,這每天掙的肯定比我多阿.
小三峽游覽完,我們回到船上.傍晚左右,我們經過巫山十二峰.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神女峰,真的很迷你,在船上根本看不仔細.之後天黑一路駛過西陵峽,西陵峽水面已經相當開闊,讓人難以想像以前的灘多水急.
三峽的照片基本沒有,那兩天身體很不舒服,實在沒力氣抱個照相機.
10月18日:
游船之行到此結束,今天早上起來參觀三峽大壩,五星以下的船都不過五級船閘.我們先後游覽了壇子嶺,185紀念台和截留紀念館.三峽大壩的確是氣勢宏偉,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不負虛名.
之後車子送我們到宜昌碼頭.至此整個三峽游覽結束,雖然有些遺憾,沒有能在三峽工程蓄水之前來參觀一次,不過也算是風景與人文相結合,頗有意義.中午,我們乘上大巴前往武漢.
5個多小時的行程,傍晚到達.在武昌火車站附近的錦江之星安頓下之後,餓壞了,到對面的飯館吃了一頓,味道不錯.
10月19日:
因為不是第一次來武漢了,因此睡了個自然醒,去旁邊的小吃街吃了早.我比較喜歡武漢的三鮮豆皮,不喜歡熱干面.之後和老媽在湖北博物館會合,增長一點我那異常匱乏的歷史知識.老媽奮勇前進,一大早參觀了黃鶴樓,長江大橋,武漢大學.之後在酒店附近吃了武昌魚,因為時間趕,所以吃了紅燒的,真是敗筆,早知道一定吃清蒸的了.最後坐上武昌到上海的動車,一路順利返家.
12天的行程就這麼結束了,過程也算挺順利的,九寨無愧'歸來不看水'的美稱,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再去一次.兩個人總花費8000左右,其中有3張機票是免費換的,個人感覺不腐敗,不自虐.老媽說我已經漸漸擺脫窮游的範疇了,呵呵,也許吧.
Tips:
1) 季節:
眾所周知,九寨溝四季都很美.但是個人更偏愛深秋季節.我去的時候是10.11-12,景色的確五彩斑斕,但葉子才剛剛開始紅,有所欠缺,估計要等中下旬去最好.
2) 天氣:
十月的天氣已經轉冷,帶了一件厚毛衣和中厚外套.我屬於抗凍型,在九寨馬馬虎虎,在黃龍和川主寺感覺很冷.不過太陽出來後很曬.看到不少人已經穿上羽絨服了,因此還是建議多帶一些,多帶總比感冒好.
3) 吃:
不要指望旅游景區的食物,很貴而且不好吃,可以在重慶成都好好吃.
4) 住宿:
非黃金周可以不用提前訂住宿,自己多看看比比,應該比較劃算,但不要指望條件很好.
5) 交通:
成都到九寨的大巴時間很長,但連老媽都沒有感覺到累,主要開得比較穩也比較慢,停的次數也多.路況不錯,很小一段在修路,沒感覺很險.個人覺得來回有一趟走大巴路線挺好的,可以欣賞一下風景.當然有錢的或者沒空的可以選擇雙飛了.
6) 高原反應:
普通人應該都沒什麼反應,但老年人,尤其是心髒病患者要當心一些.老媽心髒不太好,在九寨走得太急了,會感覺心髒不舒服,川主寺也感覺不舒服.因此要多注意一下,一定要慢慢走.
7) 攝影:
強烈建議10月中下旬去,最好帶好三腳架,偏振鏡,濾光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