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處於待業狀態,閑來無事就策劃了一次黃山游,火車去,汽車回。
現在正處於旅游淡季,剛好我又有大把的時間,原計劃是在黃山上呆三天,細細地慢慢地玩,結果萬事俱備,黃山卻下雨。在山上的雲霧中呆了兩天,飽看了雲海,淋了個落湯雞下來了。
好了,開始詳細說。
做什麼事都得理論結合實際,所以首先介紹幾個重要理論,這是在網上找的,如有雷同,純屬我抄襲:
l 黃山市:原來叫徽州,就是著名的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下面這幾個地方都是屬於黃山市的。
l 屯溪區:黃山市Z府所在地,原來是叫屯溪鎮,是徽州四大古鎮之首、新安江重要碼頭,以前歸休寧縣管轄(現在反過來屯溪管休寧了)。區內的屯溪老街被稱為“流動的清明上河圖”。黃山火車站就是在屯溪。
l 湯口鎮:黃山風景區腳下的一個鎮,要去登黃山必須先到湯口鎮,在這裡換乘“新國線”景區專用交通車進入黃山風景區。
l 黃山風景區:最後出來的這個才是大家所說的那個黃山,是一座山,五岳歸來不看山的那座山。
看完這幾個概念再來一張地圖了解一下地形,去黃山之前可以把它打印出來,上山迷路以後隨時可以翻閱:
圖文並茂第1圖

有了上面這些理論,可以出發了。
介紹一下我的路線,原來我計劃玩三天,但是由於天氣的原因和部分景點關閉修養的原因,我調整了路線,這就是我實際游玩的路線,第一天閑得蛋疼,第二天比較累,需要足夠的體能才行:
第一天:黃山南大門出發→雲谷寺→白鵝新站→豎琴松→始信峰→黑虎松→北海→團結松→西海→排雲樓→飛來石→回排雲樓→丹霞峰→排雲亭→回西海入住西海飯店
第二天:西海飯店出發→排雲樓→排雲亭→西海大峽谷北入口→一環→二環→谷底→回二環→回一環→回四海大峽谷北入口→回排雲亭→回排雲樓→飛來石→光明頂→天海→步仙橋→三溪橋→回步仙橋→回天海→鰲魚峰→蓮花亭→蓮花峰→迎客松→老道口→新道口→半山寺→步行下山到慈光閣站→坐車回南大門
我是11月7號晚上火車出發,硬臥下鋪175元,發車時間21:10,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09:00准時到,見下圖。
圖文並茂第2圖

個人認為從上海出發坐火車比坐汽車好,因為:火車是晚上出發,臥鋪的話睡一晚上就到黃山,然後坐班車在11點之前肯定能到黃山腳下;坐汽車的話早上六七點發車,那麼你必須在5點左右起床,嚴重消耗體力。而且開車要6個小時左右,到黃山的時候已經中午了。
下火車後出門直著往前走,走大概50米的地方有好多輛面包車,牌子都是寫著“屯溪-黃山”,那就沒錯了,就是這種車,直接上去,不要管那些拉客的中年婦女。
上車後我又在車門邊叫賣雨衣的大媽那兒買了件雨衣加一雙手套,總共5塊錢(大家都說在這兒買劃算,確實是這樣的。)。
過了兩分鐘車就開了,大概一個小時以後到湯口鎮,在路途中兩邊都是菊花,簡直是漫山遍野,有許多農民正在采菊花。在湯口鎮吃了點午飯,飯菜挺便宜的,反正比上海便宜多了,要了一個筍尖炒肉和香菇青菜總共好像就三十幾塊錢,而且米飯不限量,甩開膀子吃吧,補充能量准備上山。
吃完了在聯華超市買了一瓶水和一瓶佳得樂,價格跟普通超市一樣。還買了一根藤制的拐杖,8塊錢(8塊錢的拐杖又粗又結實,可惜剛上山就被我落在纜車裡了,悲催啊!!!)。事實證明,下雨天上山帶一瓶水就夠了,喝完了在山上賓館灌滿開水就行了。
然後就去坐“新國線”景區專用交通車,好像是13塊錢,因為那天人少,等了大概20分鐘車才來,坐車十幾分鐘到達南大門,車山都是韓國人,黃山上的韓國佬真多啊。
去雲谷寺坐纜車,80塊,由於人少,我一個人一個纜車,窗外霧蒙蒙一片,根本就看不清,纜車距離很長,如果是晴天的話一定風景很好,可惜了。大概十分鐘到白鵝新站。到了站我瀟灑地背了背包歡快地跨出纜車,在站邊上上了個廁所,穿上雨衣就上山了,走了兩步路發現好像少了點什麼東西,仔細想了一下,哎呦我去!拐杖落纜車裡了!當時我很郁悶,只怪自己太sb了。
沒拐杖還是得上啊,後來在山上一個小賣鋪那裡看到類似的藤制的拐杖(說類似是因為山上的拐杖沒有山下賣的那種結實),要價30,得了,坑爹呢!
白鵝新站在here:
圖文並茂第3圖

開始正式登山,路上全是霧茫茫的一片,能見度不超過15米,大家都說後山的風景比較秀麗,我算是沒有眼福了,眼前一片白。走過了豎琴松、始信峰、黑虎松、北海、團結松,我已經沒有興趣了,直接到西海飯店check in先。
這就是霧中的風景:
圖文並茂第4圖

我在網上訂了西海飯店的獨衛多人間,也就是一個房間裡面有四張上下鋪,總共8個鋪位,房間裡有獨立的衛生間。價錢是140,總的來說不算好也不算差,有獨立衛生間能洗熱水澡這點還不錯。我在一個叫什麼途馬的網站上訂的,事實證明這是坑爹的,我到前台MM那說我預定了,她說他查不到,我把訂單號給她她也查不到,我說那還有空床鋪嗎我直接要一鋪就行了,她說有。幸好現在是淡季,如果旺季的話你就哭吧。
放好行李,歇了會兒,看看時間才兩點鐘不到,我想再出去逛逛吧。穿上雨衣,出門。
外面雨下得挺大,霧氣比之前更濃了,按照網上說的從排雲樓走到飛來石,再從飛來石走回來,實事證明這一段路是整個黃山最沒勁的路段,兩邊沒什麼風景不說,從排雲樓往飛來石走還盡都是台階,有吃力又沒意思,如果能不走這一段就盡量不要走。
就是這一段路:
圖文並茂第5圖

實在沒啥看的,就回房間了。後來陸續有人住進來,等到6點鐘的時候另外幾個跟團的吃飯去了,我在房間裡啃奧利奧。
在山上想吃點熱的東西,想到有人在網上說山上的面條和包子相比其它東西稍微劃算一點,晚上肯定沒有包子吃,那我就去吃面條吧。
我隨便翻了翻菜單,價錢都是幾十上百的,反正我不吃,所以也不驚訝。找到我要點的面條,價格是大份58,小份48,我要了個小份的三絲面。我以為小份的面條就是一迷你小碗的面條,讓你意思一下就行了,結果我錯了,他們上來的是一小盆面條,說盆可能有點誇張,但是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小盆,至少是一大海碗!我以為他們給錯了,是不是把大份的當小份的給了,那我就不客氣吃了先~
知道服務員說旁邊有小碗,你可以自己拿小碗盛著吃時,我才知道這一份面條其實是供多人吃的,只是現在只有我一個人,所以一人吃一盆……
這面味道還可以,我硬是把一盆全部吃完了,實在是佩服自己的能力,嘎嘎。如果一對小情侶去的話點一個小份的面條還是比較劃算的,又能吃飽又不是貴得離奇。
吃完了撐著了,想到處走走消化消化,但是下著雨沒地方去,就回房間躺著,晚上沒什麼娛樂活動,大家就在那兒侃大山。10點左右就睡覺了,房間裡面總共四個人,有兩個哥們打呼嚕,都是屬於氣吞山河連綿不絕的那種類型,其中一個比另外一個更猛,因為他把我們三個都震醒了,包括另外這個打呼嚕的,他被震醒以後痛苦地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睡,他肯定在想:臥槽,沒想到來了個更狠的!
晚上沒怎麼睡好,第二天大早就起來了,六點半就退房上路。看到天還在下雨,我決定今天把剩下的景全部逛完然後下山。
首先去的是西海大峽谷,這一趟真是不枉此行了,到了西海大峽谷剛好讓我碰上雨小了霧散了的時候,眼前山清水秀,層巒聳翠,重巒疊嶂,高山深澗,懸崖峭壁,仿佛置身於一副古典山水畫裡面。由於此時是淡季,又是下雨天,又是大清早的,整個西海大峽谷除了我就三個在黃山當建築工的農民工兄弟,我對著空曠的大峽谷忍不住要吶喊一聲。
這種風景只有置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到它的美,我的相機不行,拍不出那種感覺來,隨便上一張吧:
圖文並茂第6圖

西海大峽谷的路都是在懸崖峭壁上開辟的石階,非常驚險刺激,很多景色可以從高處俯瞰,感覺非常好,有點武俠片裡的懸崖峭壁的感覺。這張是用iphone拍的。
圖文並茂第7圖

目前西海大峽谷只有北入口到谷底這一段開放,另外這一段已經關掉了。跟團的話肯定不會走西海大峽谷,導游都嫌這一段難走,而且得走回頭路,在入口處我聽到有個導游騙游客這段路要走整整一天時間,所以沒時間去玩了,坑爹,又是坑爹!我走個來回花了大概三個小時,一路上美景不斷,刺激不斷,非常值得一走!
等我往回走的時候霧又回來了,我暗自感到慶幸: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啊!
下圖標紅的是封掉的,標藍的是開放的。
圖文並茂第8圖

從西海大峽谷出來後沒辦法,還得走沒勁的飛來石-光明頂這一段路,然後到了天海。
天海這裡有很多游客聚集,這時候我再猶豫是直接從前山下山呢還是去步仙橋逛逛呢,當時以為步仙橋就是一座橋,沒啥看頭。後來發現往步仙橋這一路一個人都沒有,旅行團都不走這條路,那我想這一定有看頭,於是果斷上路,去步仙橋!
這一路基本都是下坡台階,走得比較輕松,這也意味著待會兒回來會很累。
事實又一次證明我的決定是非常英明正確的,從天海到步仙橋再到三溪橋這一路非常非常非常美麗,而且有一次被我碰到雲霧散盡,豁然開朗的秀麗風光。跟旅行團的人真是瞎了眼了。
從步仙橋往三溪橋後面的這段路感覺很古老,而且常年沒有游客經過,可以說是人跡罕至,這一段都是下坡,沒走一段總能發現驚艷的風光,一路上只有我和前面兩個小伙,就我們三個人獨享這一大片風景。
可惜我的相機拍不出效果,唉
圖文並茂第9圖

圖文並茂第10圖

圖文並茂第11圖

我很想從三溪橋一直往前走,走到焦村,可惜時間上來不及了,這也算是一大遺憾,下次去一定要把它走完。
從步仙橋回來以後發現霧氣又重新籠罩了,我真是幸運啊。飽覽了步仙橋一路的美景以後就回天海,然後從前山下山了,途中經過了鼎鼎大名的迎客松,可惜霧氣太大。
前山風景雄偉壯麗,描述的人太多了,我也不多說了,反正不管誰去都會走一走前山的。
從一點鐘不到開始步行下山,下山的這段路真是讓人感覺永無止盡似的,怎麼會這麼長?!當時修路的人太牛B了。下山下得我兩腿直打顫,關節不好的人我還是奉勸你去坐纜車吧,這一路下來我覺得關節要磨掉不少。
最讓我感嘆的是下山路上我碰到好幾個女的從前山徒步上山,其中還有一對母女。這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你們太強悍了!
到慈光閣的時候已經是3點半多了,坐了車去湯口客運站,然後坐私人小面包到屯溪,花了15塊錢。
開了一個多小時,到達屯溪,在屯溪老街附近下車,下車的時候已經肌肉酸痛了。
找了家徽菜館吃了他家的特色菜,一個什麼剁椒雞,一個什麼一品豆腐,外加一瓶迎客松啤酒,一盆米飯,菜味道一般,但是不貴,總共四十八塊錢。我發現在上海呆了以後到其它地方都會覺得物價便宜,這個……
用手機找了家motel168,128元的大床房。前台mm說房間有點小,讓我住標間,我不要。進到房間一看,我靠,這麼大房間你還說小,真不知足啊。
在屯溪老街逛了逛,兩邊都是徽派建築,因為下雨,所以路上的石板亮光光的,挺有味道。
圖文並茂第12圖

圖文並茂第13圖

從motel168到老街也就是拐個彎就到,這個晚上睡得很爽,感覺又從蠻荒回到了文明。
第二天起床去老街吃了碗餛飩,我是隨便找了一家進去吃的,叫什麼椿,好像是6塊錢,很飽滿的小餛飩,口感很嫩,皮特別薄,味道不錯。有幾家更有名的餛飩店,可以我沒去,有機會的話應該去常常。
買了點木錘酥,看了會兒兩個老大爺捶木錘酥,當時償著不錯,可是回家吃起來不好吃,太硬了,牙口不好的人咬都咬不動,這個是3盒20塊錢
又買了點朱熹孝母餅,吃著還可以,好像也是3筒20塊錢。
看時間還早就在附近逛了逛,motel168前面就是新安江,很多本地婦女直接在河邊洗衣服。
逛到中午,去了著名的老街第一樓吃飯。在去黃山之前就先看好了徽州地區的特色美食,最有特點的大概就是臭鱖魚和毛豆腐了。我比較貪吃,到什麼地方都會先想到那裡有什麼好吃的。我進去直接就點了臭鱖魚和毛豆腐,外加一碗米飯。吃了以後覺得一般般,這邊的菜普遍感覺味道比較重,對我來說太鹹了。毛豆腐讓我有點不敢咽,它是腐乳的口感和臭豆腐的味道,外面長毛,我吃不慣。價錢也不貴,總共花了68塊,臭鱖魚好像是48一條。這家店經營得比較好,服務規範,環境也好,迎客的老大爺還有專門的古代服裝。
這就是老街第一樓,照片中右邊的這塊牌子就是。
圖文並茂第14圖

這邊的飯館有個特點就是,靠近門口都有一個放各種菜的冷櫃,客人來了自己挑菜,可以好多組合在一起然後弄一個煲。
下午1點50的汽車回上海,晚上8點多到上海,整個行程結束。
最後來個總結:
l 從上海出發自助游的話坐火車比較好。
l 到了黃山火車站以後可以買件雨衣,才四五塊錢,如果天氣不好的話雨衣非常非常重要,既能防風又能防雨,山上的溫度比山下低8到10度,多虧了這件雨衣保住了我半條命。
l 可以在湯口鎮吃飽了再上山。
l 在山下買根拐杖,能省不少力氣。
l 到山上實在想吃熱的東西又要經濟實惠的話就要一份面條,夠兩個人吃。
l 如果是年輕人,而且天氣好的話兩天時間完全夠逛完黃山了,不需要三天。
l 西海大峽谷、步仙橋和前山是必須要玩的,後山聽說很不錯,可惜我沒看到。
l 如果去屯溪老街逛,那些特產不要買多了,只要買個一兩盒就行了,嘗嘗就行。
l 在黃山上住多人獨衛的比較劃算,晚上洗個熱水澡就能很好的恢復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