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
說到與廈門和鼓浪嶼的會面,著實有些漫長。那時,本應在馬爾代夫的艷陽下享受蜜月假期的我們,卻被甲流的盛行禁錮了手腳,最終在家長們的強烈要求下改為國內N日游。蜜月游也變成了好友結伴游。接下來,目的地的選擇著實讓我們糾結了N日,最後,綜合了我們饞貓的終極特性和止步於那貴的炸舌的北京直飛廈門的機票,我們終於將行程定為北京-貴陽-廣州-廈門。乍一看,雖然旅途不甚漫長,但一路的大快朵頤,和到了目的地後依舊鼓鼓囊囊的荷包,讓我們現在想來,真是堪稱極其完美。
途經的貴陽和廣州對我們來說都是故人了。我鐘愛貴陽的美食緣於兒時斷斷續續的在這個南方城市中生活的三、四年;而對於廣州的全部印像則是那頓五、六年前那令人心驚肉跳的河豚盛宴和早晨排大隊吃早茶的嚇人景像。唯獨未曾謀面的廈門和鼓浪嶼,多年來,一直聽爸爸時不時地提起,令我直至那時都魂牽夢繞。
在廈門市內停留的時間並不多,除了南普陀寺和廈門大學,印像最為深刻的必是到達廈門後的第一頓早餐。也就是到達廈門的第二天早晨,在摯友Tracy姐的帶領下,我們一行四人(肉加饃無敵三人組)打車來到了廈禾路,開始了我們的饕餮早餐之旅。
選擇的第一家店,是勞松扁食店。說到這廈門著名的扁食,若非親眼所見,你絕不會想到扁食居然是一只只如此可愛的小餛飩。清香的白湯中,起起伏伏的漂著約摸10只小家伙,薄薄的皮兒,緊實的餡兒。和北方的餛飩完全不同,咬起來彈性十足,極其鮮美。不僅如此,每位吃客的面前,都有兩只小碗,這令我當時大惑不解。等到我們的上來之後,才知道,這扁食搭配上一小碗黃橙橙的花生拌面,無論從感官上還是味覺上,都稱之為是絕配。不過遺憾的是我對花生醬拌面的香甜味道略有些接受不來,看著他們三個吸溜吸溜的吃著,著實享受。


吃淨抹嘴兒出來,以為早餐結束了,誰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走近隔壁的店鋪,Tracy姐說,這家便是廈門的另一種美味——面線糊,也是本地居民的主要早餐之一。站在噴香四溢的浮嶼面線糊門前,我們在認真地分析過胃部的空間比例之後,便衝了進去,要了三碗面線糊(注意,此時,Tracy姐已經退出戰鬥了)。面線的粗度和我們的粉絲差不多,但是完全沒有彈性,稍一碰,就斷掉了,但這也恰恰是其入味兒的原因。稱其為糊是因為面線與湯頭完全融合,一口下去,唇齒留香。我用勺子解決掉大半之後終於繳械投降,看著肉肉和加加還在繼續戰鬥中,甚是佩服。

打著飽嗝出來,正想問問看下一站是哪,突然被一陣香氣吸引了。不用Tracy姐的引領,循著香味兒過去,定睛一看——大同鴨肉粥。再一看,連小店的門口都坐的滿滿當當的。此時,我們“絕望”的心情是無法形容的,饞蟲兒和胃在激烈的鬥爭了5分鐘之後,兩碗灑著蔥花、熱氣騰騰的鴨肉粥擺在了我和加加的面前(注意,已有兩位隊員推出了戰鬥)。鴨肉粥的粥底兒是熬制的鮮軟粘稠的米粥,然後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加入鴨肉、鴨肝、鴨腸等等鴨子全身的各個部位。選好料之後,老板娘為我們調好味道,撒上翠綠,便可以攪拌入口了。一口下去,我和加加疾聲高呼,若在面線糊之前看到鴨肉粥,一定吃個底兒朝天。粥裡的各種鴨部件兒沒有一絲異味且極鮮極嫩,好吃的簡直無法形容。我大吃了幾口便敗下陣來,眼看著加加一口一口的吃光了自己面前那份,一臉“猙獰”的捂著肚子一邊指責著我的浪費,一邊打著飽嗝,一邊回味無窮。Tracy姐坐在一旁,不時地打趣著我們的胡吃海塞,而肉肉則同坐在店門外喝著茶的老板聊著,極為悠閑。

終於等到加加艱難的從位子上站了起來,半佝僂著身子離開了鴨肉粥店。可五分鐘後,當又一碗沙茶面靜靜的躺在我們面前桌上的時候(注意,只點了一碗哦~!),Tracy姐和肉肉已經徹底崩潰了。好笑的看著我和加加定定的把這碗沙茶面看了又看,瞧了又瞧,索性走得遠遠的,話說和我們坐在一桌兒著實丟不起人。於是,我們兩個戰鬥力極強的終極戰士在確定嘗出了沙茶面的味道之後,終於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當我們繼續前行碰到了那家同樣出名兒的蝦面鋪子的時候,尤其是我和加加,嚇的連頭都沒敢抬,迅速跑步通過……
就這樣,我們的早餐在轉戰了四家小鋪兒,並循著四、三、二、一的點餐數量,持續了一個小時之後,終於,緩緩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