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雁蕩山

作者: (蘋果)

導讀“欲寫龍湫難著筆,不游雁蕩是虛生”。但凡去過雁蕩山的人,都會記住這個名句,並從雁蕩山那美不勝收的景色裡,體味出這話的含義。雁蕩山位於浙江省溫州樂清市境內東北,因其“崗頂有湖”,“秋雁宿之”而得名,被譽為“東南第一山”。雁蕩山山峰險峻、地貌奇特,風光瑰麗,山水多姿,以罕見眾多的峰、洞、嶂、瀑,在方圓450平方公裡範圍內,構築了一幅蔚為壯 ...

“欲寫龍湫難著筆,不游雁蕩是虛生”。但凡去過雁蕩山的人,都會記住這個名句,並從雁蕩山那美不勝收的景色裡,體味出這話的含義。雁蕩山位於浙江省溫州樂清市境內東北,因其“崗頂有湖”,“秋雁宿之”而得名,被譽為“東南第一山”。雁蕩山山峰險峻、地貌奇特,風光瑰麗,山水多姿,以罕見眾多的峰、洞、嶂、瀑,在方圓450平方公裡範圍內,構築了一幅蔚為壯觀的山水畫卷。

原本是從台州直接去溫州的,可陪同我們的浙江同行小屠卻說,雁蕩山風景秀麗,你們已經走到山下了,如果不去看看,確實有些可惜。然後,他列舉了古今中外名人游雁蕩山的逸事,講了許多饒有韻味的趣事。經他這樣一介紹,加上本來就對雁蕩山的好感和憧憬,於是我們驅車向雁蕩山而來。

春天的雁蕩山,清秀而迷人。汽車離開高速公路,駛過芙蓉鎮,往西尋入那片郁郁蔥蔥深處,這就是雁蕩山了。也許蒼天對我們的來臨有些在意,或是想多些關照,竟飄灑起細雨來,為一路尋訪添加了些浪漫。迎著細微的雨絲,踏著淺濕的山路,看那遠遠近近的秀綠,飄逸的意味漸漸濃了起來。進山的路是用青石鋪的,塊塊石板經細雨一淋,變得烏黑清亮起來,透出一道涼爽滑濕光澤,走在上面多了一些爽意。路旁的河道裡,雨水與山上流下來的溪水混淆在一起,打起層層水花,嘩嘩流著,在人們的耳邊多了些嘶鬢。抬頭看去,山路蜿蜒而去,在蒼翠中或隱或現,由遠而近牽起了雁蕩山的一道綺麗風光。

到了山下的雁蕩山山莊,把行李從車上搬下來,登記住下了。從窗戶向外望去,才發現這個賓館與風景清秀的霄霞山緊緊依偎著,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溪,側耳便可聆聽溪水潺潺。推開窗看,只見窗外雲霧蒸騰,清溪悅耳,細雨綿綿,這飽含幽情的景色又多了幾分詩意。

安頓好住宿,我們乘興出來,開始冒雨進山。一路上,只見細雨紛紛,青石沉沉,遠處的蒼山沉浸在厚厚的白霧之中,讓人感到有幾分迷惑,又有幾分曠然之感。走在路上,半閑似地走著,忽然感到些許"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意境。在這個同感的時候,大伙掐手一算,說來真巧,這天正是那雨紛紛的清明節。

踏著細雨,迎著青翠,走在山裡,發現這山石有些奇特。導游介紹說,雁蕩山區為晚侏羅紀的火山岩所覆蓋,大多為流紋岩和凝灰岩。整個地貌的形成,約在一億三千萬年前的燕山晚期。在漫長的歲月中,經歷了火山噴發、沉淪海底和“重見天日”之後的冰河期。由於海水侵蝕,裸露風化和流水衝蝕的作用,垂直節理發育,岩體裸露,構成奇特怪誕險峻挺秀的造型地貌。雁蕩山的美,就在於這種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天然造化之中。

進山裡,上下高低仔細看了,才發現這雁蕩山有特色,有個性。這山不比那隨處可見的群山,它並不是一片簡單隆起的高地,也無法憑著坡路,可以蜿蜒攀上山頂的。雁蕩山是由無數凸起的峰,無數刀削的嶂,無數迭起來的崖構築的,不管你怎麼順著山澗的路走,山峰永遠高遠,而飛嶂常常阻斷路程。所以,在雁蕩山裡,盡管你靠近山峰了,感覺自己總是在山裡,但你仍然在山谷的溪水邊,而不會在山峰上。

順著溪流沿山路而上,一道高高聳立的山峰由遠而近,蔥郁的峰露出些巍峨的氣勢,令人不得不住足觀賞。導游說,這座山叫剪刀鋒,有260米高,一峰聳立,上分為二,看去似一把大剪刀。在我們駐足觀賞之際,導游由介紹說,這坐峰的奇異之處並不僅僅形似剪刀,而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去,展露的情形也不一樣。她領我們便走便看。果然,沒走幾步,抬眼一看,剛才的蒼翠的剪刀沒有了,疑惑之余,一個頂天柱似的山峰不知什麼時候展現在眼前。據說,這山峰步移形換,人們根據所見的不同特征,又將其稱為玉柱峰、一帆峰、卷旗峰、孔雀峰等,其山形神妙也就不言而喻了。

過了剪刀峰向上,穿過一片茂密的毛竹林,拐過一道山谷,便是聞名遐邇的大龍湫了。所謂湫,所指的是山裡的水灣,有點潭的樣子。大龍湫是雁蕩山標志,要說大龍湫壯觀的景色,可用康有為先生的一句詩來形容:“一峰拔地起,有水天上來”。

到了大龍湫,果然景色奇特壯觀。這大龍湫決不是一般平平淡淡的水潭,而是雲龍飛泄般的瀑布跌水。壯麗的大龍湫瀑布,從197米高的嶂頂飄瀉下來,飄飄蕩蕩,如雲似煙。遙看天水飛出之後,行不幾丈就化作一道煙雲,時而像乳白色的紗縐,時而飄忽不定青煙,時而像落下塊塊雪白的棉團。等飛到了半山之間,那瀑布被迅速拉長,化作無數箭頭和銀蛇向下奔竄卻又立即飄散開來,化作淡青色的煙霧。那景像,勢若銀河倒瀉,匹練橫空,在陽光和風的作用下,時而飄逸輕靈,煙霧彌蒙,時而彩虹幻現,七彩斑斕。此時那嶂下的湫,與這飛瀑相比,到是顯得安靜許多,悠閑許多。

山下的忘歸亭有一對聯,上寫道:六龍卷海上霄漢,萬馬嘶風下雪城。這對聯道盡了大龍湫的磅礡氣勢。站在大龍湫下,聽飛瀑如練,心情心潮澎湃。有了這又高又飄的瀑布,這山喚醒了靈性,活了起來,似乎這山就要飛起來了、飄起來了一樣,讓人感覺著這翠綠籠罩的雁蕩山,就是一個活脫脫的鮮亮生命。

從大龍湫回來,還等到天黑又去看靈峰的夜景,飽覽了天柱峰那展翅欲飛的雄鷹豐姿。我們還聽說雁湖的景色非常好,有絢麗多彩的雁湖日出,有變幻無際的百岡雲海,遺憾的是這次來不及去了。夜裡,我枕著細細雨聲,呼吸著稠濃山夜,在夢中去了雁湖,盡情享用那不了的優雅風情。

(2002年4月5日)


精選遊記: 溫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