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昨天大寰島玩得有點累,但今天還是早起去Honolua Bay浮潛。從半山腰下去要穿過一片熱帶雨林,入口處有一個保護環境自願捐款箱,出租浮潛用品的攤位邊有一個“管理員”模樣的大叔,會為第一次來的游客宣傳一下環保規則,比如為了保護魚類不能塗防曬霜下水,不能去抓摸魚類等等。
其實,我們前天已經來過一次了,但收貨不大。這個Bay在西海岸的最北端,沒有沙灘,沿岸都是碎石,走在上面硌得腳疼,必須穿上涉溪鞋才行。岸邊只有幾條難看的小魚,而要看到更多更漂亮的熱帶魚,必須游到更靠外面的珊瑚群,那裡停著幾艘載人來浮潛的帆船。
由於海浪的衝擊,海灣中間形成了一個很深的“水潭”,一眼看不到底,隱隱約約只見巨大的嶙峋怪石,讓不能腳踏實地的我們深感無依無靠,隨之而來的就是難免的輕度恐慌。對於第一次浮潛的我們來說,出於安全考慮,只能放棄“遠征”,並且還應為這初次的不成功嘗試而取消了月亮灣的出海浮潛安排。
所以,今天,我們是有備而來,目標就是——珊瑚群。起個大早,多帶一根Noodle,8刀借了兩副腳蹼,倒退著入水,適應一下微微有點涼快的海水,緊接著就奮勇前進了。有了腳蹼的助陣,不僅速度上去了,而且還節省體能,勇敢地抬起頭不往下看,只管拼命打水,不一會兒就穿越深潭抵達珊瑚群。這裡長滿了千奇百怪的珊瑚礁,像迷宮一樣,魚確實要比近岸處多些。因為靠近港灣的“袋口”,風浪不小,人在裡面游來游去會被不自覺地被推向岸邊。我們折騰了大概一個小時就回賓館了,換身衣服,繼續領略北面的風光。
西海岸一路向北,沿著Kahekili公路繞過茂宜島的最北端,來到Nakalele Blowhole。Blowhole是大自然的傑作,地面上的孔洞,通過底下的暗道與大海相連,每當巨浪拍擊崖岸,洶湧的海水便從洞中噴射而出,形成一股股水柱拔地而起,頗為壯觀。不過要從山頂上的停車場下到海邊的Blowhole可謂路途艱險,不僅因為是野路,沒有一點人工開鑿的痕跡和保護措施,而且海風無比巨大和不定向,上竄下拽,左右亂來,就算站在那裡也會搖搖欲墜。
路邊豎立著一座十字架。按著老美的習慣,會在有喪生意外發生過的地方豎起一座十字架,一來是悼念一下,更重要的是警示意義。這座十字架上掛著一頂草帽,底下是一堆落單的拖鞋,幽默點的含義就是“這裡是帽子和拖鞋的墓地”,因為風太大,不要說帽子,穿在腳上的拖鞋也可能在抬腳的一瞬間被吹跑了。而嚴肅點的話,可以理解成為“戴帽子穿拖鞋跋涉者的葬身處”。所以,我們還是在第一層平台遠觀、眺望、俯瞰一下算了,拍自己的照,讓老外下去吧。
從Blowhole出來掉頭原路返回, 30號公路轉過Honolua Bay,眼前便是一片高爾夫球場區,從Office Rd進去,開到底Park車後穿過一片草地就是來到了位於Oneloa Bay和Honokahua Bay之間的Dragon's Teeth。真是一排鋒利的大板牙,太形像了。
下午,我們來到了茂宜的西南海岸。北邊是叫做基黑的“平民窟”,南面是別墅和House成群的“富人區”,正對著月亮灣。而號稱出售MAUI最好Poke的一家Foodland超市就坐落在Kihei Town Ctr。Centre裡還有小商品市場和酒吧餐館等等。制作Poke的原材料是豐富的海鮮,最主要的就是金槍魚以及章魚爪、青口等等,光一個品種的口味就有5、6種之多。長長的一個保鮮櫃裡都是拌好的Poke,盒子則分成大中小三種,任君選擇。在品嘗和比較過幾種味道之後,我們要了一小盒原味金槍魚的和一小盒辣味章魚爪的。想學學當地人悠閑的生活,買了星巴克咖啡,就近來到Maalea Bay的海灘上,放開沙灘椅,打開冷藏箱,准備平民一把。
哪知道海潮越來越大,夾雜著腥臭味撲面而來,怪不得這裡是“平民窟”,窩在Maalea Bay裡,海面上垃圾多,空氣質量也不好。正在猶豫要不要去南面的富人區見識見識的時候,只見山背後隱隱泛起紅色的霞光,這可是久違了的夕陽啊!兩個人二話不說,馬上“卷鋪蓋”走人,踩著油門,追著落日,繞過Maalea就是勝利。
雖然今天的晚霞沒有第一天那樣絢爛,但別有一番味道。小豬剛把車停穩,我就拿著照相機衝到海灘上,趴在沙子裡哢嚓哢嚓起來了。血紅的晚霞一度占據著半邊天空,然後漸漸向東面退去,慢慢地、依依不舍地消失在樹林間,消失在山後面,留下那一片深藍色的大海緩緩沉吟,讓人如痴如醉,讓記憶深處永遠激蕩著這抹光景的波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