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公園就是百老彙了。這是一條綿延幾十裡長的南北向大道。差不多就在南端路口,那尊銅牛被安放在路中央的安全島上,不過四周有移動柵欄圍著,沒見到有人能用手摸到它, 邊上還有警察守著。往北不幾步右手一拐,就是華爾街。交易所周日當然不開張,但是大門前那一段卻奇怪被隔斷管制了,路口還有兩名騎警駐守。我注意到交易所門前一頭的馬路中央,有從路面下升起的45度防撞鋼板。再往北不遠,就見“占領華爾街”的人群聚集的祖科蒂公園,在外面看著就雜亂不堪,不想進去。四周一圈看到有人在演說,有人在彈唱,有的正被采訪,有的則徑自在忙著出售印有“99[[[%]]]”字眼的體 恤和胸章。前一陣雨雪天,這些人就靠單薄的帳篷在此度日,委實也很不易。有一位牽著條小狗來,邊上豎著的紙牌上寫著:“不要對我增稅,要增就去增那些大狗。”現場所有的標語和橫幅之類都很簡陋,不規範,看起來這裡的人確實是未經過組織,就是各自的個體聚攏到了一塊。這裡的媒體說,裡面已經有疾病在流傳,也有人在此吸毒,或是在這裡噌免費餐食。一些志願者倒來這裡為人群免費接種疫苗。公園的業主已經幾次要求這些人做好清掃工作,但顯然又不想開罪這批人,於是說最後如何應對要看行政當局的指示。可市長彭博卻表示這樣子表達個人訴求並無大礙,不是連總統都沒有對此表示過些許微詞嘛。眼下兩黨都在忙明年的選舉,大約還不想現在就為這檔子事分心。但是在本文記寫的過程中,15日清晨該公園已經被清場了,從圖片上看,當天出動的警車和雲梯車,我們去的那天就已經在周圍候著了。關於這場運動,一位也到過那裡的網友說了一句“1[[[%]]]人的貪心,激起了99[[[%]]]人的仇富心理”,大致能說明些事情。
從公園往西不遠就是紐約的0地標——9.11事件遺址。看到該處還是大面積地被圍著,只有一幢最先復建的大樓已拔地而起,玻璃幕牆在陽光下異常耀眼。10年了,9.11始終是美國人心中的痛。有眾多警察和志願者在維持著秩序,通過網上預訂,可以進入封閉區參觀9.11十周年剛落成的紀念公園,我們下次會來。許多應該是紐約市民吧,在該處四周向游客兜售紀念9.11的圖冊,其中有些看起來像是其個人制作的:9.11前後的對比,9.11當時的災難場景,看得人心裡很緊。周圍大樓的牆邊有紀念罹難者的浮雕,至今仍有鮮花和小花圈擺放其前。
我們折返往東,經過紐約市政廳,經過移民局大樓,周圍街道上有許多水泥塊擋馬,很大範圍內都不見有車輛被允許進入其周圍。再過去,就見到布魯克林大橋的西頭了,與之並行的還有偏北一點的曼哈頓橋,都通往東河對岸的布魯克林區。這橋有一百多年歷史了,行人從中間過,左右兩邊是往返車道,雙門的橋塔和懸索,凝重,美且具歷史感,而且還不知怎麼的就被相中,月前曾一度被幾千人馬占了去。有一位網友說她曾步行過橋,在對面的東河岸公園裡細細品味這邊曼哈頓的城市天際線,靜靜地吸了三支煙,說這是她訪問紐約時最難忘的情景之一。我們覺得很累,所以沒過去。
我們往北去到了中國城,這裡據說是全球最大的唐人街。我是專找最普通的看了,覺得街上的小商小販以及路邊卷簾門裡的小商店,像是在國內一樣做著各種生意,操著各自的方言。在一處街心花園裡看到一尊林則徐的全身像。特意去拜訪了女兒到紐約最初工作過的律師樓。在一家女兒那時很依賴的廣東館子裡吃了晚飯,兩個人花了20元,連同小費,——選這家一是為了與女兒一起懷一次舊,二是這還沒幾天就想念起中國的飯菜來了。
接下來就是坐地鐵去時報廣場了。一出第42街地鐵站,即刻就被鋪天蓋地地襲來的炫目廣告給鎮住了。我想,無論你曾在電影裡多少次看到過這一場景,一旦你身臨其境之中,你必定還是會感到被震撼了。百老彙和第7大道在這裡欣然交叉,馬路上穿梭著敞篷巴士和觀光馬車,甚至還有人力三輪,也是載觀光客的,真是無法想像。游人真的像過江的魚,成群結隊的,每一位都歡天喜地的;一條條橫街上的影戲院紛紛派出票房人來這裡黏糊每一位走過的行人;有的就自說自話地在街上走起時裝秀來了,好像是外國的;人行道邊上排滿了畫像藝人的畫架,我在想,怎麼會有人能夠在這樣躁動的空氣裡靜得下心來讓人為自己畫一幅像?在那個大約是大蘋果落下的地方,搭了一個階梯台,每一格紅玻璃的台階裡都閃著燈光,游人們在上面坐滿了。我們也向上去走到平台,往下看,人頭攢動,舉目四顧,是一片燈的海洋。那個最高的廣告塔,最上面一幅果然是新華電訊的廣告。紐約,我算是領教到了你最奢華、最迷人的一面。
11月17日寫。

百老彙差不多剛起頭的地方。

那尊銅牛。

交易所正面那面巨大的國旗沒有見到。

華爾街和百老彙路口的路標。

交易所前路口的騎警。

9。11遺址仍被大範圍圍著。

遺址處的女警。

祖科蒂公園。

演說。

彈唱。

布魯克林橋。

站在布橋處看曼哈頓橋。

紐約的華埠。

街心花園裡見林則徐像。

匆忙一瞥中。

時報廣場的一頭。

時報廣場的另一頭。

廣場的街邊。

還是廣場。

駛過廣場的觀光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