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北京-日本
航程:兩個多小時(晚上7點半才出了大阪機場,上了預先等待的大巴)
但由於有一位台灣小伙子弄錯了行李,直到8點多才到機場附近的一家酒店。當天晚飯按規定是自理,孩子到附近的飯店買來套餐,人民幣80元一份,小貴哦,大家可以自帶一些食物。

一上大巴,日本導游就說,日本喝的水是廁所的涼水,可以生喝,也可以燒開了喝,但廁所的熱水不能喝,泡方便面就是用的廁所的水燒開後泡的,以後也就習慣了。
順便說一下導游,一個北京女導游,一個日本男導游,50多歲,但看上去也就30多歲,說咱們能聽得懂的普通話,人也很敬業,從他的言談舉止能激發對他的信賴,也由於這種信賴,使我們買了不少他推薦的東西,刷卡花去了我們不少的人民幣,這是後話。這算是第一天。
第二天:游大阪、神戶

早餐是日式自助餐。但有面包、牛奶、小鹹菜、咖啡,還能吃飽。首先坐大巴,在大阪游覽了幕府將軍豐臣秀吉建於15世紀的住宅(即大阪城公園),住宅沒讓進,從外面看,有點像中國建築。導游講,此人原為一個漁夫。由於他的聰明才智,得到上司的信任,中間插講了幾個小故事,最後才做到了將軍。
之後又到大阪最繁華的心齋橋商業街,路窄但樓高,人很多,像是賣廉價日用品的地方。
中午,我們在“上海新天地”吃飯,這是一個中國人開的自助餐館,飯菜比較中國化,所以吃得很飽。
順便說一句,日本的旅館和中國的差不多,但比我們干淨,尤其廁所相當小,卻特別干淨。可能日本人很重視空氣質量,空氣好可以說人家那裡是海洋性氣候,我們無法論比,但他們室內、車內、飯店內、廁所內都沒有異味,因為我對異味特別敏感,所以就特別注意,我猜想可能日本的換氣裝置無處不在的原因吧?
中午飯後,去了神戶體驗新干線。它是在日本開奧運會期間修建的,從新大阪到新神戶速度相當快,坐這個車是自費的,每人3500日元。

到神戶後,去了神戶的中華街和美利堅公園。神戶中華街真有過春節的味道。大都是中國飯館,門上貼對聯,滿街的燈籠,很像上海的城隍廟。
美利堅公園是個大港口,干淨美麗,有95年大地震留下的坍塌的痕跡,是留下來讓後人看的,可惜相機沒電了,這兩個地方沒有拍照片。晚上自費到神戶灣夜景游輪欣賞神戶夜景並吃飯。合計8000日元。
第三天:游京都箱根
早餐後去日本千年古都——京都。首先游覽了“平安神宮外苑”。用小勺舀水按他們的規矩淨手後,進去拜神,許願。然後又驅車去“西陣之和服會館”看和服秀,就是穿和服的模特兒走台。
吃完了所謂的精美的日式午餐後,去了日本的著名的溫泉旅游聖地——箱根。入住日式溫泉酒店。
說一下泡溫泉的事吧!這實在不像文明的日本人的風格,太坑人了。所謂溫泉,實際上是一個不足10平方的洗澡池,大家責問導游,他說就像我們5980元人民幣來日本旅游,要想泡好的溫泉,光這一項錢也不夠。對日本人這幾天挺好的印像,大大地打了一個折扣。
第四天:游箱根橫濱,東京

早餐後去了富士山,對於富士山,從上學的時候我就有所向往,但那天由於山上下雪,3500日元零距離自費接觸日本最高峰被取消了。
只是遠距離欣賞了山頂上一層雪的富士山後,又去了富士山下的大湧谷。百煙彌漫,硫磺刺鼻,地熱噴湧,堪稱世界第一大奇跡,硫磺熱氣,能蒸熟雞蛋,熟後的雞蛋是黑色的,叫長壽蛋,據說吃一個能多活7年。
剩下的時間去了橫濱,游覽了“中華街”和“山下公園”這兩個地方。
接下來就是到秋葉原購物了。秋葉原按照我的理解,是日本的“電器一條街”。日本的電子產品、化妝品是很有名的,導游再三地說,日本沒有假貨,只有好壞之分。加上對上面說的對導游的信賴,這大大的激發了我的購物欲,並動員女兒女婿照著導游推薦的東西,大方出手,花完了日元花美元,花完了美元怎麼辦?
日本人說能刷銀聯卡,而且刷卡還會有優惠。那成,咱們就刷卡,至於花了多少人民幣,怕有吹噓之嫌,就保密吧!再者,大方出手的人,也大有人在。
導游說,現在如果要大購物可以去九州和關西地區,銀聯有活動,購物劃算,基本上是刷卡1萬日元以上,就能憑優惠券可當場抵扣1千日元,超級劃算給力。可惜九州和關西並不在此次行程中。。不過強力推薦給喜歡購物的朋友!
買完後回到車上,聽到後排座位上的一對年輕夫妻正在算賬,買這個一千,買那個兩千……算完了,兩人唏噓不已,男人總是男人,看到夫人心疼錢的樣子,說“不疼錢,錢在卡上是廢紙,只有買了東西才是真的!”夫人釋然。多麼精彩的語言呀!我聽著很有道理,於是也釋然。
然後去東京登“新宿都廳”,記得有四十幾層,鳥瞰東京的夜景。
當晚入住橫濱的酒店。
第五天:游橫濱、東京

今天一早,導游先帶我們去了東京的淺草雷門觀音寺,據他說,只有來了雷門寺,在雷門寺的大燈籠下拍了照片,才算到過了東京。雷門寺和國內的寺廟相比倒也沒有什麼非常特別的地方,周圍也照常有很多賣小玩意兒的,挺熱鬧。
店鋪裡琳琅滿目的商品吸引著我,好不容易出來旅游一次,能刷卡,還客氣節約啥呢?
當晚入住成田機場附近的酒店。
第二天早上,東京時間10點半上飛機,上機後,我把手表調到了北京時間,9點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