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周五晴離開溫得米爾湖和鮑內斯,我們自駕車去追尋湖畔派詩人華茲華斯的遺跡。這是我在湖區之行中所設計的主要目標,正因為有了這個主要目標,才使我忽略了彼得兔的作者-波塔女士。而旅游手冊的大標題中,把湖區稱為彼得兔的故鄉而沒稱作湖畔派詩人的故鄉,這已經說明,我把重點搞錯了。
由於順路與否的關系,我們先自駕車來到了萊得山-英國浪漫派偉大詩人晚年居住直至謝世的地方。
英國的不少詩人墨客,為湖區的湖光山色所陶醉,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美詩篇。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形成了英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流派,即以華茲華斯、柯勒律治和騷塞為代表的湖畔派詩人。
威廉·華茲華斯是英國引以為榮的著名詩人。他出生在湖區,成長在湖區,也在湖區謝世。在湖區的動人風景中,詩人創作出了許多溫馨優美,感人至深的詩篇。如果沒有湖區這如畫的自然風光,詩人及其詩作也許會是另一種風格。
華茲華斯於1813年到1850年(43歲至80歲),在萊得山走過了後半生的旅途。這裡與簡樸的另處故居不同,反映出了他晚年生活的某些變化。
萊得山故居建在一高坡上,是座二層白色小樓,被蒼翠的樹木,各色花草簇擁著(1《萊得山華茲華斯老年故居》),屋旁有棵高大的開滿粉紅色花朵的大樹(2《詩人老年故居》),入口處被下垂的藤蔓幾乎擋住了一大半(3《詩人老年故居入口處》)。在故居旁還有座不小的後花園,花園內林木茂盛,曲徑通幽,有些許神秘感。故居和花園是單獨售票的,由於我沒讀過詩人的詩,加上時間不夠,我決定放棄參觀故居,只參觀後花園(票價比故居便宜些,為1.75鎊),但故居的外景照我肯定是要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