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址:http://***/s/blog_63eac4ab0100ztix.html
一個人與另一個人、一件事物的相遇相處需要機緣巧合,一個人與一個地方也是如此。大學畢業在村裡(那時候北村還是很偏僻的郊區)住了一年以後,為了離他近一些,為了離都市生活近一些,我決定進城。
大概是在村裡呆得太膩歪了,很自然的就選擇了繁華喧鬧的正宗downtown——台東。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掌心,在此租住了3年的我們在買房子時也沒能跳出台東這個圈子。人大概都是習慣與惰性的產物,當你熟悉了這周遭的環境、氛圍、氣息以後就懶得去主動尋求改變了。
住在這個小區已近10年,每當別人藐視我不求上進不往高處走時,我就會理直氣壯的反駁,這兒生活便利,我為什麼要離開?語氣裡還有那麼點兒自豪(但其實是因為住不起海邊的房子)。在我的居住地方圓步行10分鐘以內,菜市場、商場、幼兒園、小學、中學、飯館、圖書館、照相館、體育街、步行街、醫院、美容院、電影院、美發店、美甲店、足療店、書店、藥店、K歌房、超市、夜市、花市、魚市鳥市甚至雜貨鋪、修鞋攤……應有盡有,幾乎囊括了你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一切。那天數了一下小區周圍的大小超市不禁嚇了一跳,居然有十幾家之多。甚至連生活中不常需要的派出所、法院、消防隊也近在咫尺。如果有人非得問我還缺什麼,那就是還缺一所大學及其周圍自然帶有的那種書卷氣。因此當越來越多的人奔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高雅社區,我卻始終忠誠的守著這片平凡熱鬧的“貧民窟”。
因為本文主要圍繞“台東”這個區域,有必要先澄清一個地域上的概念。提起“台東”,很多人會以為借用的是台灣的地名,其實不是。今天的貯水山,曾叫鳳台嶺,所以“台”以東所建的市鎮叫台東鎮。1891年清政府在青島設立總兵衙門,這是青島最早的城市建置。就如同天生麗質的美女容易引人注目、惹禍上身,德國看中了青島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與天然的良港資源(不得不承認帝國主義還是蠻有眼光的),於1897年11月14日,從棧橋強行登陸,武裝占領青島,青島從此淪為“殖民地”。因此青島市將11月14日定為“警報試鳴日”,每年的這一天都要拉響防空警報,提醒人們毋忘國恥、居安思危。
德國鬼子們在此開始了青島的早期殖民開發,自己占據了風景秀麗的市南區、沿海一帶大勢開發建造官邸、別墅、軍事設施等一系列建築,以致留下了一幢幢極具歐陸風格的漂亮小樓。單純從市容上來講,這當然是增色青島,為青島添加了與眾不同的歐洲風情。然而誰又能否認這應該是全中國人民、全山東人民、青島市民應該世代牢記的恥辱,這一道道美麗的傷疤應該時刻提醒著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就要任人擺布、寄人籬下。
劃地而治,德國當局把台東鎮規劃為中國人居民區,中下層的中國人集居於此,普通身份的華人是不准隨便出入德占區的。1914年一戰爆發,日本對德宣戰,借機從德國手裡搶占了包括青島在內的膠州灣。虎去狼來,這只不過是可憐的青島從一只魔爪淪落到另一只魔爪,直至五四運動結束1922年中國北洋政府收回了主權[1]。日占期間台東一帶仍然是地道的中國區。因為這裡以勞動人民居住為主,在過去的許多年裡,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一直在這一帶活動。因此從歷史淵源上而言,台東一帶就屬於比較混亂的典型“貧民區”。前一陣看新聞屢屢看到我們附近哪哪的洗浴中心又被“嚴打”了,哪哪藏著大批毒品又被端窩了,哪哪莫名被砍死人了。這些地方離我家也許就是一街之隔,有時想起來不禁毛骨悚然,天黑以後基本不敢獨自出門。因此同事笑稱我為“大隱隱於市”的“隱士”。
我們當然也享受青山綠水、沙灘樹林、海浪濤聲、清風明月,但那是洗滌心靈、提升精神、形而上的時候。當回歸現實的時候還是需要這裡,因為這裡生活便利、接地氣兒、充滿了我所依戀的濃濃的人間煙火味。每個周末挎著菜籃子步行5分鐘去菜市場買菜是我最愛干的家務事,除卻可以隨意挑選自己的食物以外,混跡於滿頭銀發手提蔬菜水果的老頭老太中間,一路上和混得臉熟的賣煎餅果子的、收廢品的、賣舊書的、賣早點的大媽大爺打著招呼,這讓我體會到腳踏實地,我和我身處的生活沒有隔閡。你可以說我庸俗、沒有追求,但每次回到這裡我就是找到了平凡踏實的幸福感,就如同池莉熟悉迷戀她的漢正街一樣。
每每這時,我都會想起一個美國同事說過的一句極其經典的話,她是一個台灣人,生活在美國卻時時想念台灣,她說“美國是好山好水好無聊,台灣是好髒好亂好熱鬧”。
因為在這個地盤上混得久了,我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紋一樣熟知著這周圍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羅列出來,還是蠻實用的一些生活攻略呢,尤其是對那些還不是很熟悉台東一帶的人們。但我得先聲明一下,我除了是這些地方的常客以外,與他們並無其它關聯,更不是托兒,我也未從他們那兒收取任何廣告費。這些文字和圖片,只不過是為我曾經並還在這兒繼續著的生活作一個見證。我本來自數千裡之外的遠方,命運之手把我拋到這裡,並將我逐漸演變為真假難辨的土著模樣。
當你荷包充實想要逛專賣店買Office Lady的服裝時,去台東利群商廈。這個本地商場與其它城市的任何商場沒什麼兩樣,品牌齊全、價格不菲,唯一的不同是人更多、環境更擁擠嘈雜,卻不知靠著什麼秘訣多年以來一直獨霸江湖,另這周邊的所有競爭對手都無法生存比如家樂福、沃爾瑪、曾經的諾馬特、百盛、嶗山維客等。
當你荷包不那麼充實或者想穿出自己獨特的味道時,可以去外貿店,我常去的有和興路上的吉米衣尚、豐盛路上新開的九龍倉、北仲路上的天峰外貿,這幾家店都不講價,開的價格已經比較實惠,適合我這種不太擅長砍價的懶人。淘牛仔褲還可以去台東七路(營口路菜市場旁邊)的牛仔倉庫,當然還有很多別家外貿店,運氣好時都能淘到價廉物美的外貿正品。當你想買鞋子靴子時,不妨去步行街上的溫莎逛逛,東西還是不錯的,可態度有待改進。或者逢年過節去利群等候你鐘情品牌的大打折扣。想買襪子的話,百信鞋城旁邊的慧子是一家開了很多年的品種齊全、價格不貴但很低調的小店。
當你飢腸轆轆想大快朵頤的時候可以去台東六路和台東八路,沿街一路走,禾綠回轉壽司、瘋狂烤翅、六順和小籠包(台東六路小學對面,台東六路通往利群步行街的昆明路上)、新懶漢配方排骨、翠峰苑火鍋、彤德萊火鍋、全祥餃子店(一家據說開了20多年的老字號,純手工,味道鮮美堪比自己制作)、萬和春排骨米飯、美達爾、小青青餛飩、琴島順天餛飩(大名路上)、吉雲餛飩(大成路上靠近台東六路)、土大力、摸錯門涮肚等等都在含情脈脈的向你招手。還可以去洮南路小吃一條街,濟南燒烤、孫家雞煲米飯、京九排骨米飯、米哥村排骨米飯、島城一湯羊肉湯、驢肉館、極具東北特色的熏肉大餅,也在風情款款的向你暗送秋波。順便說一嘴,這些都是大排檔快餐,如果想提升檔次領略精致的口味,這附近不好找,萬達廣場裡的海邊人音樂餐廳(心海廣場、香格裡拉旁邊的海門路也有店)和延吉路上的老船夫是首選,是據我口味,至今品嘗過的島城美味裡最值得推薦和百嘗不厭的。
當你買了一條臭美修身的牛仔褲卻苦於褲腿太長時,可以去穿戴大世界,那裡到處都是專業握褲腳的,當然我有自己的“御用”裁縫——三樓直走到頭兒的劉姐,一位面容白淨和善可親的女士,我跟她的合作起碼有10年了。當你想要為自己量身定做獨一無二的服裝時,也可以去穿戴大世界。
如果你像我一樣生活儉樸(當然有人可能並不認同這一點)想把每一樣東西用到極致,你一定需要修鞋修拉鏈的。街頭隨處逛逛很容易找到。
如果你想買孩子的鞋帽衣襪或者老師布置購買的彩筆、蠟筆、橡皮泥等文具玩具,威海路上的“婦女兒童商場”(俗稱“老婆孩子”)是首選,但在這裡你得睜大眼睛鑒定商品質量並且會砍價。很不幸的是,2011年11月1日,這裡遭遇了大火災,歷經十小時才將大火撲滅,損失上千萬,還好並沒有人員傷亡。據說三樓基本燒光損失慘重,除三樓外其它樓層已基本恢復營業。也提醒我們冬季天干物燥,防火責任尤為重大。
如果想買實惠的床上用品、家居服飾、毛巾什麼的,可以去紡織商廈,長春路、延安三路上各有一家。紡織商廈是僅存的國營單位之一,見證了青島紡織業的發達。
旁邊的天馬外貿城裡,也可以淘到床上用品、家居服飾、外貿衣服、童裝、韓國進口日用品等。據說天馬和馬家火鍋是同一個老板,這行業跨度可真夠大的。
台東八路上離新懶漢配方排骨不遠的韓百日用品店專營各種韓國進口的家居日用品,品種非常齊全,質量也非常精致,當然價格也比國內的家居日用品貴一些。因著韓國和山東地理上的接近,青島生活著很多韓國人,也有很多韓國用品店。我雖不是哈韓族,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這個鄰居小國在對待商品的質量要求和對待生活的精致程度上都比咱國家要高很多。但唯一的不如意之處是這些韓國用品大概不是通過正規渠道進口來的,說明上都只帶韓文,我終於體會到文盲的痛苦,又絕沒有興趣學習韓語。
如果你想批發肥皂、洗潔精、塑料袋、塑膠手套、藍泡泡、足浴中藥等實用生活用品甚至結婚糖果、文具用品時,可以去利津路批發市場。
如果你不僅酷愛讀書還熱衷逛書店和舊書攤,可以去利津路文化市場,這兒的新書一般也就8折,比書城要合算;舊書攤只在周末上午有,盡管種類不比多年前的菠蘿游子,偶爾也還可以淘到一些老版本的珍品。帶孩子來這兒買兒童書籍,也是不錯的選擇。這裡還是古董市場,收藏協會的老爸來青島時每周末都會在這兒出沒,但據他說假貨居多,價格虛高,如果不懂行可別輕易出手。
如果你需要購買藥罐、腌鹹菜罐、碗筷等家用雜貨時,可以去萬壽路(從台東一路利群後門步行至南山路市場)的酒店用品雜貨一條街,這條路上也有幾家時尚服裝小店,但價格較貴。
如果你養花養魚,那一定要去南山路花鳥蟲魚市場,如果養寵物那裡還有幾家寵物用品店、寵物醫院等。
如果你需要購買中老年服飾或訂做服飾,可去步行街上利群斜對面的千川百貨。這裡也賣絲綢,公司裡老外同事來的時候專門來過這兒幾次購買絲綢等布料。這雖是多年的國營老字號,但裡面的各個攤位有一定自主權,可略微砍價。
如想修剪或保養指甲,可以去利群裡的摩登創意美甲,街頭的美甲店也有很多,但可能因為十多年來的習慣,我信賴這裡。這裡也可以保養腳丫子和腳趾甲。
理發店遍地開花,很難說哪家比哪家好,主要是個習慣問題。我十多年前搬到這兒以後就一直去威海路和長春路交界的漂亮寶貝(現已改名為妮絲卡),雖已幾易其主,我卻從不曾離去,足以可見我是一個懷舊的懶人。
如果你想健身或減肥,當代商城寫字樓上有不少教授瑜伽、各種舞蹈的培訓班,或者大街小巷隨處逛本身就是一種鍛煉和健身。
當你想要花很少的錢配好幾種顏色的打底衫或打底褲時,或淘一些時尚別致的小玩意兒,可以逛台東夜市。當然除了打底衫,你還可以淘到很多很多絕對會帶來驚喜的小東西。至今令我非常滿意的戰利品是:一個消防車造型的整理箱,令我那酷愛消防車的兒子興奮了整整2個星期;一個可折疊的別具韻味的花花購物袋;一個玫瑰花的骨瓷杯子,讓我每天喝水的同時還能賞心悅目;一個比店裡足足便宜了一半的手機耳機,音質卻絲毫不遜色;一條可兼作披肩的山寨版Zara圍巾;一對據說是菩提子的情侶手鏈,每次我們兩人一起戴上的時候都好像感覺到了心意相通,但更多的時候老公那串都是被兒子掠奪了帶在自己的瘦小胳膊上然後弄得不知去向。我懶得計較這是不是真的菩提子,在這裡買東西就是圖個驚喜和心情,要是你追求高品質、追求大名牌,那我敢保證你是來錯了地方。台東夜市很大,延安二路整條街都是,圍著五星電器一圈的也是,和興路上以及從台東一路通往延安二路的菜市二路一路上都是、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攤點也是,而且周末下午3、4點鐘就開始營業,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讓你一次逛個夠、過夠癮。可別小瞧現在這些夜市攤主們,他們可不再像過去那樣清一色的下崗工人,有些可是時尚白領呢,白天上班,晚上開著車過來賣時尚新潮的東西,權當體驗生活張揚個性了。你看他們的打扮言談和貨品,就知道品味不一般。經常來這兒逛一逛,就知道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什麼東西,保持自己不out。不知真假,但我確實聽說過還有上海美眉專門乘飛機到青島來逛夜市淘時尚的。公司的老外同事來青島時,我帶他們逛過夜市,逛得他們流連忘返、廢寢忘食,直至夜市收攤,收獲了大包小包。
如果逛累了,可以隨便找一家小咖啡店或熱飲店稍事休息,或者干脆坐在步行街的長條凳上,看人來人往,如果恰巧有幾個魔鬼身材打扮入時的美眉經過就順便飽飽眼福。
當然在這一帶出沒,得特別注意防盜,小偷臉上沒有字,可能常常就混跡於那些貌似悠閑逛街的女孩之間。2003年我和堂妹逛街的時候她的包包不幸失竊,還好裡面有我的電話號碼,後來台東一路上的阿如名品店老板給我打電話說包包給塞在她家的衣服整理箱裡。萬幸的事,只損失了幾百塊錢,所有證件還在。由此我記住了阿如名品店和那個帶南方口音的女老板,至今這家店還在,祝願它永遠生意興隆!
如果你恰巧看到台東街頭的茫茫人海中,有一個披散著長發、衣著格子襯衣牛仔褲、背著Kipling的花色雙肩包,背後乍一看冒充女學生實則已奔四的大媽級人物,神情散淡、腳步散亂,偶爾還會旁落無人的邊走邊吃著臭豆腐或炸雞柳淑女風範盡失,不要懷疑,那多半就是我。
引用一句艾青的詩作為結尾: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今天下午如往常一樣浪跡在台東街頭巷尾的我,突然就有了用文字記錄下它們的衝動,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2011年11月19日
------------------------
站在威海路過街天橋上俯瞰台東步行街

威海路自動扶梯過街天橋

站在過街天橋上俯瞰威海路,我兒子最喜歡站在這兒看警車、消防車或救護車呼嘯而過

步行街上的利群商廈

步行街上的穿戴大世界

步行街上的千川百貨

步行街上的和興路夜市

人和路上的美食小鋪,面對這些美食你得有強大的內心——抵制它們,或者品嘗它們並且告訴自己“不干不淨吃了沒病”。

美食大排檔雲集的台東八路

豐盛路(骨傷醫院所在的那條路)

從台東六路通往台東步行街的菜市一路,有一些琳琅滿目的小店

菜市一路的另一邊,這家紅袖,有時也能買到不錯款式的衣服。小七,可以買到各種小東西。

這家潤色潤美,是我每周末會呆上半天時間的固定場所,在睡夢中完成從頭到腳的護理

利群裡的摩登創意美甲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