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遠方——之古城西安
LV曾經有個很大膽的廣告,全長一分三十秒的廣告,只在最後用光與影的交錯,顯現出一個“LV”的logo標志,除去拍攝手法的獨到,富有詩意的配白,也成就了這支經典廣告:
何為旅行?
旅行不是一次出行
也不只是一個假期
旅行是一個過程,一次發現
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
真正的旅行讓我們直面自我
旅行不僅讓我們看到世界
更讓我們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究竟,是我們創造了旅行
還是旅行造就了我們?
生命本身就是一場旅行
生命將引領你去向何方?
我們不用像個哲人那樣每天去思考“生命將引領你去何方?”但是交通發達,你想去向何方,收拾行囊,出發!
轟隆轟隆通過長江大橋,駛進漸暗的暮色,一夜無話。再清醒已是早上六點——已到達我的向往之地——西安。
出火車站便是一道古城牆,凹凸的的地面還盛著昨夜的雨水,作個深呼吸,來個微笑,呵----西安。坐上汽車找旅店,初到西安,我就繞著主城區轉了一圈,第一印像就極好,寬闊整潔的街道,和諧的建築(建築多仿古與古城牆融合的很好)果然有底蘊!
住在西八路賓館,據說由一位老八路所開,送我去的司機師傅還一個勁兒的對前台說:千萬便宜點,人家來旅游,得照顧照顧,打個最低價吧。我在一旁暗笑不語。稍做休息,正式開始在西安留下我的足跡。邊走邊看,滿眼的新鮮。
老頭頭削老太太賣,一塊挺大的哈密瓜只要一塊錢,咬一口發現老太太說的果然不假,水汪汪的哈密瓜,確實很解渴,但是充足的水分稀釋了瓜的甜度,所以感覺像是在咬固體的加了點糖的涼白開。
走進新華書店的門,我先定了定神:這叫書店,那家鄉關冠名“書城”的地方情何以堪啊?!而且發現買書居然也用提籃,陝西人民果然大氣,有誰會買一籃子的書呢?
晚上走到南門,好熱鬧好有人氣的一個地方。循著鼓聲,一群人在舞秧歌,由老及小,個個跳的精神十足;那邊秦腔一吼,觀眾紛紛要求再來一首!再擠到另一堆,自發大和唱,有的地方大家一下子都忘了歌詞,沒關系,什麼地方記得了,再一起唱!古老的城牆不知見證了多少代陝西人民肆意自在的生活。現在過去即是歷史。看過秧歌聽過秦腔,才算到過西安,這下子讓我一夜興奮!
第二天去陝西歷史博物館,原來在美術書上見的圖片現在看到了實物,唔-----古人的技藝精湛真是令人折服;接著是去大慈恩寺登大雁塔,說是寺,如今只看到游客和管理人員;塔裡可以說是空蕩蕩的,但是聽到一個老外說“boring”還是不禁民族主義泛濫,暗想一句:“哼,會欣賞嗎你?”在登上五樓的時候碰巧看到北廣場的音樂噴泉,噴泉的樂聲,孩童的嬉笑聲,比4D的電影都好看好聽!
原本大唐芙蓉園不在計劃中,走走看看,就是一心情,對於票價昂貴的景點並不太有興趣,但是,看著售票口都沒人排隊,心想:這年頭還有熱門景點不用排隊的,怎可錯過機會,結果意外的收獲了芙蓉園的美麗,這個地方的美在晚上才顯現出來,燈火通明的紫雲樓,極瑰麗古風;坐在她的腳下看水幕電影,看著光加水與影交彙出的一場戲,手裡拿著從街邊藝人那裡買的泥人,一今一古,有種時光交錯的感覺,正想著,“嘭”的一聲,是錦上添花的煙火,盛開在黑暗的夜空,絢爛至極。
聽了多少次的兵馬俑,終於要由游五帶我前往,車上會有導游介紹景點,極具煽動性,有些本來一意奔兵馬俑去的結果中途就在其它景點下了車,到是有個老外,穩穩坐著不受影響,“人家衝著中國文化的老外都不為所動呢”過了五秒才我反應過來,“人家聽不懂中文呢!”
走進兵馬俑,一下子走進了歷史,最好是請導游講解,我是窮游,只能厚著臉皮跟團,也聽到不少東西。據我的跟團經驗,女導游比男導游講解的詳細,穿導游服的比不穿的認真負責。買紀念品更是有意思,這邊才說"我給你個最低價,二十!"就聽旁邊的另一家店員對一個旅客說“給你最低,二十”我對那個店員說“人家也是二十,你還說給我最低。”那店員到也干脆“貨不一樣!”
在回民街買了很多棗,那個回民大媽說我經常去算我便宜,不知是她的生意戰略還是確實有個和我長的像的丫頭照顧過她的生意,不過她的棗真是很甜。
西安,給了我一個很美好的記憶。向每一個人推薦這個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