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日游(D1---青城山,都江堰,錦裡)

作者: 懷念黃桷埡

導讀第一天:早上從酒店打的15元到火車站,坐動車前往青城山,半小時就到了。出站後左邊有101路車到青城山景區門口。一到景區,就有當地人游說我們跟他們走,說是從他們家“穿牆而過”可以只用支付一半的費用等等,被我們嚴詞拒絕,那“牆”要是穿一半卡住了咋辦?到售票處捐獻了90大洋(據說後山比前山好玩,門票也僅20,但地震後沒有修好,所以沒去),進山。 滿目 ...

第一天:早上從酒店打的15元到火車站,坐動車前往青城山,半小時就到了。出站後左邊有101路車到青城山景區門口。一到景區,就有當地人游說我們跟他們走,說是從他們家“穿牆而過”可以只用支付一半的費用等等,被我們嚴詞拒絕,那“牆”要是穿一半卡住了咋辦?到售票處捐獻了90大洋(據說後山比前山好玩,門票也僅20,但地震後沒有修好,所以沒去),進山。

滿目青翠,林木高大,空氣清新宜人,倒也名副其實!走了一會兒,看到一個湖,可以坐船(5元)到達索道起點,從湖邊棧橋走過去也不累。我們到達時,等了一會,第一班纜車才發車。我們跟著別人家的導游蹭了慈雲閣和上清宮兩個景點後,他們原路返回,我們則來到了山頂的老君閣。那天天氣不錯,在山頂的景色很養眼。這是我們在四川這幾天第一次出現藍天白雲,配上白玉欄杆和一溜纏在欄杆上的“青城神山”的紅緞帶,還真好看。下山,沿路道觀比較多。遠望,風景還是不錯的,各色樹葉交錯層疊,在陽光下顯得比自身的顏色更有通透感,只是不知道名字。有一段石梯特別陡,看到爬上來的人們累得氣喘吁吁的樣子,我們不得不暗自竊喜,上山坐纜車,下山憑雙腳那是王道啊。後面竟然還有穿高跟鞋的女子,那恐怕只能背著鞋爬,估計過不了多久得別人背著她了。沿路下來不斷看到有當地人背上披一塊蓑衣,再背上沉重的背簍上山,背簍裡有食品蔬菜,有生活用品,甚至還有紅磚!背簍的上方伸出兩根已固定好的很粗的棒子,這樣背的東西就可以堆得高一些,也多一些,他們的背也不得不佝僂得更低一些!青城山的環保意識很強,不僅隨處可見身穿綠馬甲的工作人員在清掃(也給游客增加了安全感),而且垃圾桶也很多,甚至賣黃瓜的大叔也提醒我們“垃圾一定要扔進垃圾桶啊!”。沿途的指示地圖“比較懶”,只繪出一部分路線圖,不用擔心,等你走到下一個地圖跟前時,後面的指示又很清晰地展現在你面前。終於看到剛進山時的那一片樹林,總算結束了這一路的“道觀之旅”,有點心疼俺的90大洋。只當是享受了天然氧吧,不過還是奉勸不喜歡道觀的同學就免了吧。

出來,有公交車到都江堰,很方便。到了都江堰(離堆公園),我們花了100元請了個導游,大帥哥一枚。有人引導和講解還是要明白點,畢竟都江堰是“三分看七分聽”。進入公園,首先是伏龍觀,但導游說我們先去看裡面主要的景觀,出來再看這個。都江堰主要景觀有飛沙堰,魚嘴,寶瓶口還有一個通往二王廟的安瀾索橋,二王廟在地震期間損毀嚴重,至今仍未開放。戰國時期的李冰父子二人,用八年的時間,澤被後人至今,足見古人的智慧及都江堰工程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重要地位。游完飛沙堰,可以坐景區電瓶車,15元往返,時間不急的話,慢慢走過去也不錯,滿目都是金黃的銀杏。魚嘴那裡比較開闊,也很直觀,能清楚地看到魚嘴是如何四六分水的。安瀾索橋長而寬,下面是湍流的岷江,人多的時候,蕩得厲害,不過還是挺安全的。在索橋上,近距離地照了一張二王廟的照片。過橋後,看到了二王廟地震前後對比的照片,一層確實垮塌了,比較嚴重,很可惜。離開索橋後,乘電瓶車返回到飛沙堰,走回伏龍觀。裡面可以見到1974年從江底挖出來的李冰石像,距今1800年,簡直難以想像。伏龍觀的觀景亭是縱觀都江堰全貌的最佳位置,下到一層更可以和寶瓶口近距離接觸。一個半小時游覽完畢,門外壯觀的南橋沒時間流連了,算了。門口有4路車直達都江堰動車站,30分鐘車程,瀏覽了一下都江堰市區。挺漂亮的,還有一大景觀記憶深刻:都江堰市區的一條主干道上的公交候車亭都是修成飛檐翹角的長亭形狀,長而且寬,遮陽擋雨都可以。一個溫馨的畫面是幾乎每個候車亭都坐滿了談天說地的老年人,這個舒適的候車亭成了老人們和外界交流的好去處了!真是一舉兩得!轉入支路口就沒有這種候車亭了!返回重慶的動車只有站票了,那就站回去吧,也沒多遠。奇怪,早上來時怎麼就忘了買返程票呢?











晚上,錦裡。流光溢彩,比較有感覺。因為是周末,所以游人不少,摩肩接踵,南腔北調,倒還蠻有氣氛的。其實,店子裡出售的寶貝在好多城市都見到過,不過錦裡的建築,燈光包括樹木,流水,河塘等的景觀搭配比較有個性,所以雖然似曾相識,卻也有別於其他的酒吧街了。最喜歡的是賣菊花的一家店子,一朵朵金菊開在透明簇新的玻璃樽裡吸引著路人的視線也就罷了,竟然又將那玻璃樽擱在底下點著一盞盞迷你小燈的玻璃台面上,那個誘惑啊!這菊花茶哪裡是用來飲的,分明就是一幅藝術品!第一反應就是想掏銀子取回去掛起來!可是,家裡的茶壺不透明,家裡的台面是木頭的,這泡出來的金菊怎麼看,給誰看呢?算了,還不如就留在這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銀子也還捂在俺的荷包裡!在好吃街上吃了不少小吃,貴就貴點吧,肚子餓得不耐煩了。那三大炮夠扎實,只聽得“咚咚咚”三聲炮響,一小碟袖珍湯團就端到我眼前,撐得我直到今天都不想再看到糯食了。錦裡,至少到今天我還沒有忘記她!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