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廈門3

作者: fly19840516

導讀11月17日 天氣預報說從今天開始就會有雨了,日光岩是不能再拖下去了,今天我起了一個大早,八點鐘就開始爬日光岩,途中補上了上一次漏掉的林巧稚故居,也是很破敗的樣子,就那樣任它荒蕪。早一點上山,我既不想省門票(可以收藏),也不想和旅游團的人撞上,事實證明這個時間點很好,爬上日光岩和龍頭山寨遺址,就開始登頂了,不得不說日光岩真的只能叫“岩” ...

11月17日

天氣預報說從今天開始就會有雨了,日光岩是不能再拖下去了,今天我起了一個大早,八點鐘就開始爬日光岩,途中補上了上一次漏掉的林巧稚故居,也是很破敗的樣子,就那樣任它荒蕪。早一點上山,我既不想省門票(可以收藏),也不想和旅游團的人撞上,事實證明這個時間點很好,爬上日光岩和龍頭山寨遺址,就開始登頂了,不得不說日光岩真的只能叫“岩”,連山的邊都不算,因為實在是太好上了,連一貫我常有的登山恐高都沒有,就是人多的時候上那個爬梯可能有點悲催。登上日光岩頂,終於可以飽覽鼓浪嶼四周的美景,也終於可以窺見八卦樓紅色的圓頂,昨日在八卦樓參觀的時候我一直詫異為什麼看不見頂,原來是視線達不到沒就算出了門口也只能看到一角,只有在日光岩上才能一飽八卦樓那美麗的紅頂,一窺真顏呀!拍下美景之後我就下了岩頂,很幸運這時候雨還沒下來,就去尋找鄭成功紀念館,可惜的是雖然已經避開了周一,還是面臨閉館的現狀,也不知道這維修要到什麼時候,旁邊的瞰青別墅也是大門緊鎖,除了閉館外,那條著名的破爛的索道也不再開放了,本來路途就不遠,確實走去琴園就可以了。日光岩電影院也是維修,百鳥園倒是還挺有趣的,看了鸚鵡還有很多種不知名的鳥類,還正好趕上鳥藝表演,出了百鳥園,剛下的小雨又停了,真是運氣不錯,順著林屋上去,雞山路同樣是難爬的山路,在殷宅外面,只能聽到裡面傳來的鋼琴聲,同樣是不再開放了,安獻堂也是大門緊鎖,結果我本來是想走西苑路到康泰垵去美華浴場的,卻走到了傳說中的墓園,座座墳墓成片,真是陰森可怖,更慘的是我下去後又在內厝澳路迷了路,內厝澳呀內厝澳,我雖然是個不辨東西南北的方向盲,但靠著地圖和路牌也基本沒有迷路,倒是在這裡連連迷路,最後勉強找回原路,竟然再一次經過墓園(實際上之後我還有第三次經過的機會,為了不再走它,我寧願從雞山路退回去),誰知我本想從椰林小道下去,卻再次走錯路,竟然來到了康泰路,漫長的康泰路呀,出來的時候看到了隱秘的康泰垵,確是安靜的所在。鼓浪石就在前面美華浴場的一角,美華浴場的確是沙子很細膩柔軟,而鼓浪石只是一處小小的石洞罷了,不過誰讓它是一個標志呢。在美華浴場的沙灘上四處游走,看到海邊的四處礁石,再加上之後終於找到路上有著拼音字母的椰林小道,越發讓我確信《夜半歌聲》在這一處取過景,宋丹萍返回天堂島時站在過礁石上(我也站上去了),椰林小道和木屋則是他在島上暴露身份那晚的場景,尋找到故地總是讓我開心,雖然我一直不確定那座荒廢的歌劇院是哪一座荒蕪的別墅,但如果說《迷失鼓浪嶼》給我更多的是書面的圖片,那《夜半歌聲》則是真實的場景了。而椰林小道讓我想到了通往音樂廳的那條路上是裝飾著音符,鼓浪嶼應該只有這麼兩條別致的路吧?之後我又將雞山路和鼓聲路轉了個圈,山路真是不好走,鼓聲路上有一些植物園,也不打算進去看了,再一次回到美華浴場,穿過鼓聲洞就是港仔後浴場了,我開始穿街走巷再次來到花時間café,這一次終於開門了,我以一種粉絲膜拜的精神拍下了很多照片,最後選在那盞著名的桌燈前吃飯,原本只打算喝咖啡的,但最後不僅點了拿鐵,還點了意大利肉醬面,再加上明信片和新版《迷失鼓浪嶼》,真是大出血。在花時間我只看見了Air,他一個人在吧台忙碌,我細細打量花時間的氛圍,別致的燈,四處散放的書,老舊的縫紉機,曼妙的音樂,一切都是那麼懷舊悠閑,四處的桌椅邊也陸陸續續來了好幾個客人,他們也應該都算是Air夫婦的粉絲吧。先上來的是玫瑰味的拿鐵,牛奶泡沫,玫瑰香精?意式面則是我吃過的最地道的,還有香料碎末在上面,是肉桂麼?飢餓的我狼吞虎咽了一番,實在談不上是慢悠悠的花時間,最後只好喝著水劃著地圖線路硬是又坐了一會兒。回去的時候看了看明信片,絕對不是普通的攝影,而新的舊的兩版書,也都請他(還是她?)簽了名,我很好奇這個更新版有什麼不同,最後翻了翻,描述文字基本上沒變,只是多了些圖片,添加了很多別墅現今的狀況(比如殷宅、海天堂構、八卦樓),還有音樂廳,這三年裡都有很多改變,而在後記中也看到他們寫道,可以的保留了原有的圖片,雖然你可能發現情況不符,但是他們很幸運,看到了那些老別墅最初的樣子,而現如今,一個個不是大門緊鎖不讓人進,就是改造一番收起了門票,細細想來,好像只有容谷是我進去一見且不要門票的,還不知道裡面的陳設是新是舊了(而且還是我在明明有游人勿入的情況下硬闖的),可是如今他們已經白天很少出來,因為這裡已經成了知名的旅游點,再也不復當年安然寧靜的氛圍,成堆的旅游團和他們的小旗總是能夠占領擁擠的黃勝記和站滿人的日光岩,就算我住在復興路,白天也總是能聽到這些導游吵吵嚷嚷的聲音,還有遠處電瓶車路過時難聽的音樂聲,更遑論龍頭路和電瓶車路線上了,這裡已經不太適合居民居住,除非是在偏僻安靜的山路。更為可惜的就是很多房子都不讓人進了,我想這也是最遺憾的地方,我不是那個喧嘩吵嚷的游人,不會打攪他們,然而我終歸錯過了鼓浪嶼最美麗的年華,我遇到它的時候,已然太晚了。

今天的終點無疑還是龍頭路,去品嘗了煎豆腐,和辣椒、蒜苗一起煎炒,很好吃的一道小吃,想到明天會有暴雨,又臨時決定再去尋找田尾女學堂,終於確認第一次去的時候我並沒有摸錯路,而樂群樓也只能看到一個小角,田尾女學堂也只能照到它在大樹掩映下的大致輪廓。

11月18日

今天下暴雨,什麼是暴雨?就是傾盆而下的大雨,雨勢之猛讓我放棄了去龍頭路吃飯的想法,就近找了一家西式餐廳點了一份咖喱牛肉飯,味道真是一個不好,不過也真是無奈,可憐這種天氣還是有執著的旅行團來一日游,真不知道他們怎麼去爬日光岩?又怎麼照相呢?索性時間寬裕的我就窩在旅館寫游記的中段,然後就上上網、看看電視、睡大覺,明天天氣就會變成陣雨,那就可以完成環島路之行了。

11月19日

今天一早雨稍微小了一點,我就起來走環島路,沿著延平路走過各個碼頭,對岸的廈門籠罩在一片美麗的陰雲下面,一片灰蒙蒙的,經過原來的救世醫院,也只是遠遠地望了望,慢慢地沿著上山的環島路繼續走,沿路有很多風格各異的雕塑,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別墅,拐過兆和路所在的那個大彎後,我就可以遠遠的看到後面的康泰路了,遂原地返回,再從福州路拐入龍頭路,尋找我在鼓浪嶼的最後一餐,牛肉香餐室的牛肉面與豆干,牛肉面湯是很有味道很鮮美的,不過這牛肉面與我想像中不太一樣,面條基本上沒有什麼味道,和沙茶面差不多,難道是南方做法?豆干則是味道很足,出來後又尋到一處賣肉串的,是用煎烤的方式,味道很像骨肉相連,應該不是沙茶肉串。至此所有我預計的小吃基本上都吃了,除了拌面和茯苓糕遍尋不到外,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11月20日

今天一早前往的第一站是黃勝記,除了購買肉食動物的食品外,就沿著沒有轉到的福建路趕到天主堂,今天正好是普世君主節,又是周日禮拜的時間,可以說我之所以等到周日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天主堂,終於近距離的參觀了它的神聖莊嚴,還有唱詩班的歌唱和演奏,在教堂裡總是能讓人感到一種寧靜的感覺,也可以感受到鼓浪嶼上信教的民眾還是很多的。在回去的路上,又一次看到了黃榮遠堂,沒想到幾天沒見竟然開業了,可是用之前海天堂構的門票也不讓進,這就意味著我只有再花60元才能進去一見,想想自己也不是很懂建築,裡面也不知道被改造成了什麼樣子,最後就放棄了,一路上又搜刮了最後兩種水果,菠蘿蜜與百香果,前者很鮮嫩,有點菠蘿的味道;後者則是吸的,有一個個小籽,味道一般吧,只是圖一個新鮮。因為今天時間很充裕,最後臨時決定去廈門的鷺江賓館觀海廳吃中午飯,收拾了行李告別了鼓浪嶼,真的有很多懷念和不舍,但我也想回家再安逸休整一段時間了。鷺江賓館是一家四星級的賓館,但它最著名的地方還是因為七樓的餐廳可以看到對面的鼓浪嶼,是風景絕佳的地方,按照網上推薦的時間和菜品,我十一點就早早過去,果然順利坐到面海的位置,但是今天風很大,陽光也有點曬,服務員的態度確實一般,而且還有碩大的蒼蠅不時飛過,但是總體來說這裡的菜品和風景都是很好的,我點了火腿卷、蝦餃皇、甜芋泥、蝦餅、楊枝甘露、榴蓮雪梅娘,其中火腿卷、蝦餃皇和蝦餅味道都很好,尤其是蝦餃皇很是美味,甜芋泥和雪梅娘是甜品,甜芋泥我還吃得慣,但是榴蓮的味道就稍顯不習慣了,不過本身能把榴蓮做成這樣入口即化確實不凡,楊枝甘露是飲品,一粒粒珍珠伴著楊桃的味道,很是清涼爽口,看著對面鼓浪嶼的美景,輪渡小艇漁船往來兩地,點點金光灑在海面,別有一番情趣。之後便順道在中山街繼續采購,然後搭上十分緩慢的觀光旅游車前往機場,車票是住宿贈送的,一班車等了足足一個小時,幸好我的時間很充裕,觀光車主要是看了環島路的全程,車上還有一些講解,車直接開到候機樓,我摸索到手禮網的門店,結果發現是好大一箱,真的是超出我想像了,但不得不說在手禮網預定真的很便宜,就是有點商品不全。在機場等候又是一個漫長的等待,不過趁著這段時間可以把這篇漫長的游記寫完。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