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寫了在台北的吃吃逛逛,寫了去台北故宮博物院,現在要寫去台北中正紀念堂了。這內容,有點像當初我拿到入台證時看到上面的那面旗子。那面旗,蠻敏感的,在5、6年前的影視作品裡出現時,環境總是陰森的,那個“領袖像”也是醜陋的。後來,《潛伏》們來了,台灣開放旅游了,去台灣又可以自由行了,大家這才多見少怪了。
先說一件妙事: 13號上午,去台北中正紀念堂。經過自由廣場時女兒發現耳環掉了,因為心愛,她沿來路尋找。我在後邊作拾漏掃描。雨後的廣場洗過似的碧淨,可是仍然沒有發現耳環。女兒聯想到抵台的第一天在龍山寺求到的簽文(天之意,不可泄),轉身對我說“掉了的東西就不找吧”,“吧”字剛出,“啪”一下,她的鞋居然踢到了耳環,不,是耳環吻了女兒的鞋!忠心的耳環對女兒不離不棄!我倆卻就像瞎子。
這是重逢耳環的地方。

這個事很有意思。
敏感的中正紀念堂,該怎麼寫它呢?我要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