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大年夜,吃罷午市年夜飯,直奔浦東機場,17:45的春秋航班,晚點20分鐘,於18:45到達高崎機場。
1月23日,年初一,因大多名小吃關門休息,所以在大同路佳味再添小吃店隔壁吃了沙茶面,面線糊,味道還行(佳味再添和對面的九市牛肉初二才營業)考慮來廈門游客眾多,決定初一去鼓浪嶼,以避開以後兩天的人流高峰。(初二,上島游客增加到4萬,初三6.3萬)雖然這一決定是明智的,但鼓浪嶼上游客也不少,與13年前我曾經來過的鼓浪嶼相比,現在的鼓浪嶼多了一份嘈雜,少了一份寧靜,商業氛圍濃厚,到處充斥著商販的叫賣聲和蚵仔煎的油煙味。12:00上島,沿觀海路,路經皓月園,觀海園浴場,林巧稚故居到達菽莊花園,門票30元,內有鋼琴博物館一館二館,逢半點有講解和演奏。下午16:30離島。在大同路旁的台灣美食街嘗了小吃,穿過美食街左拐,有一菜市場,買了車釐子35元一斤,晚餐在思明北路思明東路口的九市牛肉,吃了牛筋煲牛肉煲,牛筋超多,有十幾條,各15元。“仙草南路”(思明南路近中山路有兩家)嘗了燒仙草1號(湯圓,桂圓紅棗)2號(有芋頭,桂圓紅棗)3號(花生,桂圓紅棗)味道不錯。
1月24日,年初二,早晨10點去佳味再添小吃店,買了蝦面,豬腳面,芋包,扁食湯,紅糖年糕28元,豬腳燉得很酥,芋包內容豐富,但有股味,不過我還吃得慣。吃完又去菜市場買了蓮霧,25元一斤。接著,在輪渡前的車站乘車去廈大,穿過廈大(廈大芙蓉湖中養了幾只黑天鵝和野鴨,吸引不少游客)來到環島路,借了三人自行車,40元一小時。15:00廈大門口乘坐22路到思北路口站換乘31路到濱北中行站下,對面就是廈門粵菜排名第一的“潮福城”,這時有些毛毛雨,走到門口,立刻有服務員撐著巨大廣告傘迎客送入。正值午茶時間,點了牛筋凍,蠔油芥蘭(莖很嫩),叉燒餐包,榴蓮酥(餡多,皮松脆不油膩),蝦餃皇(蝦Q多汁),艇仔粥(料足有魷魚豬肚豬皮絲),南瓜粥,皮蛋瘦肉粥,豉汁鳳爪,玉米紫菜卷(層層包有蟹肉),椰汁布丁(椰味濃),215元,“潮福城”的菜肴不加色素和味精,收10%服務費,餐前小點10元2碟,茶免費(普洱)。在手禮網定了手禮,比市場價略低,機場提貨,省力。
1月25日,下午13:30去了廈門中華餐飲名店“亞珠海鮮大酒樓”,再次見識了廈門的服務,思明南路中山路口乘1路乘2站鬥西路口站下(此站可換BRT去集美),向後右轉即到,上5樓,菜單圖片就在海鮮前的矮牆上,正看圖片,一服務員主動問是否要點菜,點了白灼章魚(火候恰到好處,口感爽脆,蘸醬吃),2只蒜泥扇貝(肉質厚),6兩椒鹽蝦蛄(新鮮入味),一份小鮑撈飯(亮點,鮑魚嫩,汁鮮,配菜有胡蘿蔔和西蘭花),蠔油芥蘭(老了)一只椒鹽豬手(筋多入味),香芋芡實百合煲(用牛奶燉的),服務員說不夠吃,又加一份叉燒酥(驚艷,極其松脆,不油膩),可惜吃不下了,否則還想嘗嘗這裡的粵式點心,共計231元,服務員換盤勤快,為廈門之行畫上完美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