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TVB之旅(路程較多,請注意鞋和衣服,山頂風大,提前准備衣物,若遇大霧天氣,凌霄閣看不見山下)
西港城-西營盤綜合大樓-英華女學校-樓梯街-文武廟-SOHO區-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石板街-前中區警署-蘭桂坊-藝穗會-聖保羅堂-會督府-煤氣燈街-皇後像廣場-立法局大樓-終審法院-聖約翰教堂-香港公園-奧林匹克廣場-鳥瞰台-山頂纜車-山頂日景-晚餐-山頂夜景-皇後像廣場夜景-中環人行天橋-美麗都大廈
美麗都大廈7:30出門→彌敦道往尖沙咀方向→下穿隧道經崇光上到香港太空館→向右手走到香港藝術館轉左,進入尖沙咀→往右手方向不上天橋到達天星碼頭→乘坐天星小輪到達中環碼頭→上人行天橋到達IFC→下樓至地下乘坐M47巴士→告知司機到達西港城通知一聲並坐其身邊→下車後找到西港城
西港城的前身是舊上環街市北座大樓,大樓建於1906年,采用英國愛德華式建築風格,以紅磚砌成,花崗石作地基,底層入口有大型圓拱,具有歷史價值。大樓最初是

船政署總部舊址,後來才改建為街市。1983年上半年,街市南座因興建地下鐵路港島線第二期建築工程而遷出,原址興建上環市政大廈。街市北座而1989年1月起空置。
在1990年,它被港英政府的古物古跡辦事處列為香港法定古跡。1991年,由土地發展公司(今市區重建局)把大樓進行全面修葺,並改建成具有香港文化特色的傳統行業及工藝品中心。在2003年由市區重建局再進行活化工程,增添主題餐廳及幾家特色商店。
→這裡,你可以看見電車站,香港的電車歷史悠久,很快也要拆掉了,所以別忘了留影。→現在,你會看到一家“香港茶室”,這就是“摩利臣街” →順著“摩力臣街”一直往前走,不用轉彎,就能夠看到338APARTMENT的牌子,這裡就是“皇後大道中”了→往右手邊走“上環文娛中心大樓”“南洋商業銀行”方向繼續直走→注意看一路行走的牌子,當你看到有“森美餐廳”“兄弟記海鮮餐廳”“華昌家私廣場”“素食坊”的牌子時,你就會看到左手邊有一個小路,左轉進去以後來到“東邊街”→一直走啊一直走,穿過“第一街”“第二街”→來到“高街”上坡以後看左邊。→著名的“西營盤綜合大樓” 即在這裡。
西營盤小區綜合大樓是香港香港島西營盤的一座建築物,位於西營盤高街2號,前身是精神病院,故被稱為舊精神病院。而當地街坊則稱之為高街鬼屋。原建築僅正立面被保留,展示出其大麻石外牆及走廊,並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該建築建於1892年,原為政府公立的西營盤醫院之外籍護士宿舍。1940年,院舍東翼落成。1941年,由於鄰近域多利精神病院不敷應用,該處改作女子精神病院。該處於香港日治時期空置,有傳被用作刑場。香港重光後該處恢復作女子精神病院,至1961年隨著青山醫院落成而改作日間精神科門診部,直至1971年遷出。其後一直空置,故當地屢次傳出該處有鬧鬼傳聞。2001年,香港政府決定將原址拆卸,改建成西營盤小區綜合大樓,只有原建築的正立面被保留。
→順著“高街”往上走會看到“Centre Place”牌子,繼續往前看到“彙賢居”。此時有兩條路彙成的一條路,也就是“般鹹道”→一直直走既看到一幢英式建築,這就是“英華女學校”
英華女學校 (Ying Wa Girls' School),1900年創立,是中華基督教會香港教會的女子中學,由香港政府津貼。 全校學生人數約在1,200人以下, 是香港名校之一。著名校友莊月明,香港富商李嘉誠的夫人

→直走進入“堅道”不是“西摩道”哦!→看看左手邊的街鋪有連續幾家“輝煌餐店”“立克而發型設計”“街坊好-改衣制衣行” →旁邊有一個樓梯→順著樓梯下啊下,這其實就是著名的“樓梯街”了(TVB的景點拍攝地點),下的過程中有“香港基督教青年會”也是很好的建築。

→再繼續向下一直下到“文武廟”,又是一個TVB的場景

而在旁邊有一個黑白相間的高高樓房,雖不是TVB的取景地,但是很有特色,可以留下來哦!→正對文武廟的右手邊走(黑白房子的方向)不要走太多,你就會看見一個“紀念小學”和一個“韶華公司”的中間,有一處很狹窄很小的小巷子→直穿向右再向上→現在你的右手邊會有四層藍白色相間的房子,這不是重點,你的左手邊則是“必列者士街街市”。好!往左手邊一直走→進入士丹頓街→現在你開始進入到香港著名的SOHO區:這裡因為格式迥異的建築群和不同國家的美食風格而聞名,你幾乎在這裡可以看到世界各國的裝飾風格和品位世界各國的不同美食→順接直走到“卅間街坊盂蘭會”的門牌→你會看到“名城物業”和“萬昌大藥房”的門牌→你會看到“SOHO JUNCTION”店往上走並從右手邊進入第一個路口→看到一家叫做“新永祥燒腊茶餐廳”和“萬利物業”的門牌,現在,往裡面走→現在,進入“伊利近街” →直走到達“FATANGELO S ”的店面→往下走→有一家藍色的建築,這可是很著名的一家店,因為顏色很漂亮,而且很多書上介紹到SOHO區的時候都會有這家店的照片。而旁邊就是“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 →再沿著往下走就到了“前中區警署”
中區警署建築群之中,論歷史之悠久,當屬建於1864年的宿舍大樓(屬綜合大樓最早落成的部分)。大樓與域多利監獄相鄰,原來樓高三層,於1905年加建一層。其後,警署逐漸擴建。1919年,加建了面向荷李活道的四層高大樓;1925年,廣場的西北端又增建了一所兩層高的樓房,用作軍械倉庫。2004年12月,中區警署正式關閉,它與毗鄰的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組成了一組像征著法律及治安的歷史建築。大樓不對外開放。

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
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由香港政府興建,原意是為方便半山區居民往來中環商業區,並舒緩半山區狹窄道路的繁忙情況,系統耗資2億4千萬港元興建,在1993年10月15日啟用。而每年所使用的電費估計高達50萬港元。該計劃的原本設計是興建六條類似的扶手電梯系統,後來興建中途發現嚴重超資問題,最終只起了一條便沒有繼續該項計劃。

→現在,背對警署大樓然後向右手邊直走,第一個路口看到沒有,向下看哦!就到了著名的TVB取景地“石板街”
香港石板街,其實即砵甸乍街,位於中環荷裡活道交界至干諾道中環段,是一條香港著名的懷舊老街,歷史悠久的地面由一塊塊大石板砌成,故又得名石板街。石板街聚集了許多老舊的小店和攤子,充滿懷舊氣氛,所以吸引了電影人的注意,許多電影、電視和音樂錄像帶,如劉德華、鄭秀文的《龍鳳鬥》、《無間道》等都特意到來取景,也有不少喜愛攝影的同好們喜愛前來拍照。
→一直走,走到分岔的地方就可以向下了,這時,你可以向上看:有兩個不錯的建築蠻有特色→這時,你可以看到左邊有一個樓梯,叫做“榮華裡”→榮華裡往下、往下。直到走到“中西貿易大廈”然後向右——蘭桂坊到

→在“榮華裡”→榮華裡往下、往下。直到走到“中西貿易大廈”的出口過街直走然後向右走,“蘭桂坊街”到。

→沿“蘭桂坊街直走到“德己立街”,往左手邊直走→到達“香港藝穗會”
藝穗會(The Fringe Club)是香港推廣藝術創作的非牟利機構及慈善團體,收入大部分來自場中的酒吧、餐廳及不同機構的贊助,其余的則來自租借表演場地的費用、藝穗會會費、展覽的分帳及政府資助。成立於1983年,提供更大的空間給香港本地藝術家創作,亦給予技術支援及協助推廣其作品。

→看到這張圖了嗎?他的對面就是“聖保羅堂”:這個在TVB中主婦們經常接孩子的地方。
沿著這個角度的右邊向下走→右手邊又是一個分岔路口→向下面的那條路繼續向前即“雪廠街”而這時候你想上看,就是“會督府”很好看的建築哦!→沿“雪廠街”向下繼續走,你就會看見超經典的TVB場地——“煤氣燈街”(都爹利街)
都爹利街本身是一條小街,只有一端可以通車,在與雪廠街連接之處,建有一條花崗石樓梯與4支煤氣燈,煤氣燈屬全港僅余,歷史悠久,已於1979年8月15日被政府列為香港法定古跡。
石階約建於1875年至1889年間,其上裝有的4支煤氣燈安裝年份不詳,最早有這幾枝燈的紀錄則在1922年。煤氣燈於1948年2月29日重開,全港其他煤氣街燈已於其後20年被電燈所取代。香港政府曾希望把燈柱送往香港歷史博物館,其後決定保存,由煤氣公司供應煤氣及負責維修。
香港市政局於1984年曾為這4支煤氣燈在英國訂造燈紗及燈罩,現時煤氣燈由傍晚6時至早上6時亮燈,由自動開關控制
影視作品:《珠光寶氣》《喜劇之王》

→下樓梯,你就能看到Cucci的專賣店,這裡就是著名的“皇後大道中”了→往右手邊走幾步就看到了Cucci和Galleria的連接橋,從這個連接橋下走進去,走到太子大廈,這時就會有一個分流,向左轉你就能夠看到“皇後像廣場”→著名的“立法局”便在此了:你就開始照相吧。
皇後像廣場是以維多利亞女王的銅像命名,銅像是為了慶祝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六十周年而鑄造。皇後像廣場房屋皇後像廣場四周被彙豐銀行、渣打銀行、中國銀行、太子大廈、文華東方酒店等高樓大廈圍繞著。廣場面積雖然不大,但卻是香港最有名的公園之一。

→立法大會背後的中銀大廈→這時,你可能需要一張地圖,反正別忘了一直要向著中銀大廈的方向走→來到紅棉路,經過人行天橋穿過紅棉路→到達香港公園→香港公園的門口有很多的免費地圖,拿一張看看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那個“奧林匹克廣場”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鳥瞰角

鳥瞰角是一座30米高的塔,有105級梯級,塔頂設有觀景台,可供游人俯瞰整個公園。
→下來後(就在紅棉路的口子下來哦!)會有很清晰很清晰的指示牌告訴你“山頂纜車”的方向,從過道穿過去以後,其實就到了,我建議你暫時別直接進去,最好從山頂纜車標志的馬路穿過去。向下走一點點,就來到了“聖約翰教堂”,進去看看,運氣好能聽到聖樂的練習。好神聖啊!!→過了著一些在回到纜車中心,在網上買好票就不用排隊買票了→從一個快捷通道進去以後,每八分鐘一趟纜車,應該經歷一下,真的感覺不錯,都豎起來了!!當然在纜車上想看到什麼風景倒是沒有。主要就是那種垂直的感覺,讓人……
山頂纜車(1888年5月30日—)是香港最早運作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來往中環花園道和太平山頂。 山頂纜車路軌全長1.4公裡,坡度4至27度,海拔28米至396米,車站包括花園道總站、堅尼地道站、麥當勞道站、梅道站、白加道站和山頂總站。 山頂纜車靠直徑44毫米及斷裂應力139公噸的鋼纜拉動,全程大部分地方均是單軌行駛,唯於中央位置,設有兩組路軌供兩部纜車交叉上落。
TIP:
在網上定的山頂纜車往返的票,凌霄閣的門票就是山頂纜車的票,所以千萬別扔了。杜莎夫人蠟像館的票也是在網上訂的,換票證。
山頂東西不便宜,我們是春節去的。山頂霧大,所以沒能有很好的視野。但是聽說能在白天看遍山下風景的時間也不多,每年也就幾十天有這樣的機會,集中在夏天。
凌霄閣的風很大,所以要多穿衣服。
山頂夜景在獅子亭看很漂亮,如果能帶一個腳架就更好了。拍夜景——必須的!
山頂纜車沒有座位票,所以座位是否能坐到是要看緣分的,不是一人一座的。
杜莎夫人蠟像館和、凌霄閣在一棟樓;麥當勞和其他的吃的是在另一棟樓。麥當勞不錯的。不僅是價位,還有一個露天的天台可以坐著等天黑,不過切記——不要喂鳥!
建議路線:山頂纜車→上頂樓→凌霄閣→下樓→獅子亭→麥當勞→杜莎夫人蠟像館→獅子亭→山頂纜車

→乘纜車下山→下纜車到出口→往下走→到山頂纜車牌子那裡穿過馬路→向下走→到人行天橋你就有詳細的路線標牌→往皇後像廣場→我們去拍皇後像廣場的夜景吧。→從皇後像廣場出往“愛丁堡廣場”走,你會看到“怡和大廈”上怡和大廈就是中環人行天橋,會有詳細的指示牌告訴你“中環碼頭”怎麼走。
當然會經過“國金二期”IFC——二樓有蘋果店,一個巨大的蘋果在你眼前。進去吧!進去買吧!!→出來以後你自然的就能找到中環碼頭的天星小輪了。我們回酒店咯!!在彌敦道的“金巴利道”“加連威老道”附近有很多吃的,可以進行晚餐宵夜的選擇。
IFC——二樓有蘋果店

本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