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年12月31日下午4點30分;
地點:美國聖路易斯市郊DIEBERGS超市(規模和檔次與WALMART/ KMART平齊)
商品:哈根達斯冰激凌(桶裝,414ml)
價格:$4.69美元。

時間回轉10天,地點轉到中國上海,哈根達斯的中國兄弟價格如何?
時間:2011年12月20日晚上8點半
地點:上海地鐵2號線淞虹路地鐵站口沃爾瑪超市
商品:哈根達斯冰激凌(桶裝,約414ml)
價格:40元人民幣
時間再回轉半年,地點轉到北京,哈根達斯的北京兄弟價格如何呢?
時間:2011年6月10日
地點:北京東三環南路雙井富力廣場哈根達斯冰激凌專賣店
商品:哈根達斯冰激凌(小杯裝,約414ml)
價格:80元人民幣。
這就是本人親眼所見的美國聖路易斯、中國上海、中國北京三地的哈根達斯價格。
按照最新的美元與人民幣彙率1:6.3,美國DIEBERGS超市的411ml桶裝哈根達斯冰激凌折合人民幣為29.5元,僅是中國超市銷售的哈根達斯價格的74[%],中國專賣店價格的49[%]。也就是說,按照絕對物價,中國的哈根達斯價格比美國貴至少1/3甚至一倍!
再考慮中國人與美國人不同的工資收入,比較實際購買力,差別更加明顯:
美國人的(受法律保護的)最低工資約9美元/小時,日工資為9*8=72美元,月工資為72*22=1584美元約合1600美元。
普通美國人的工資收入約為3-5萬美元/年,約合2500-4170美元/月,取算數平均值,普通美國人月收入約為3325美元/月。
一個哈根達斯桶裝冰激凌的價格,占美國人最低月工資的0.29[%],占美國普通人月工資的0.14[%]。換種說法,只有最低月工資收入的美國人,一個月工資可以購買341個哈根達斯(以下統一為411ml的桶裝冰激凌),而普通月收入的美國人,一個月工資可以購買709個哈根達斯。
我在中國選兩個對像,一個是我工作的上海,另一個是我老家浙江東陽,情況如下:
上海:上海人最低月工資約2000元/月,普通人(按整體平均)平均月工資約6000元/月。最低月收入的上海人,一個月工資只能購買50個哈根達斯,而普通上海人,一個月工資也只能150個哈根達斯。
浙江東陽:東陽人最低月工資約1000元/月,普通人平均月工資約3000元/月。由於哈根達斯在東陽超市的價格與上海超市幾乎一樣,因此,最低月收入的東陽人,一個月工資只能購買25個哈根達斯,而普通東陽人一個月工資只能購買75個哈根達斯。
按照實際購買力的計算結果已經出來,中國人工資的哈根達斯實際購買力,遠低於美國人。換句話說,哈根達斯在美國的價格,比中國價格超級便宜!!!
考慮近期人民幣與美元彙率浮動太快,以普通人月收入購買同一種商品的數量,更能准確反映出物價高低以及購買力情況。我這裡創造一個哈根達斯指數,即普通人月收入可以購買哈根達斯價格的數量,美國是709,上海是150,浙江東陽是75。以哈根達斯指數進行橫向比較,上海的物價是美國的4.7倍,浙江東陽的物價是美國的10倍!
為什麼在美國超市幾乎人人可以買得起的哈根達斯,到了中國就變成了食品中的奢侈品?是哈根達斯的成本變高了?還是被征收了高額關稅?還是批發商零售商收取了高額利潤?還是中國消費者瘋了?
哈根達斯是個案,不具有代表性?非也!再來看一組我們熟悉的商品在美國DIEBERGS超市的價格:
可口可樂2L裝,95美分。同樣的可樂,在中國沃爾瑪超市售價5-6元。

法國依雲礦泉水500ml裝,1.79美元。同樣的礦泉水,在中國超市售價約10-15元;

牛奶5L桶裝,3.69美元。在中國超市,5L桶裝牛奶超過30元;

VITAMIN飲料,1.25美元。在上海靜安寺地鐵自動售貨機,價格是15元。

8寸比薩餅,1美元。在中國超市沒有銷售,必勝客的比薩餅至少40元/個。

……
除了超市的日用品價格外,也曬一曬美國的生活相關大宗商品價格:
車輛:本田SUV新車約2-2.5萬美元;國內售價約20萬。
房屋:聖路易斯別墅價格約20-30萬美元/棟,折合1500-2000美元/平方米;國內同類城市(如合肥郊區)的別墅售價約1.5-2萬元/平方米;
相比中國的物價,美國的物價真夠“幸福”的。買不了美國的車輛和房子,我花3.49美元買了414ml的哈根達斯桶裝冰激凌,回到家與妻子張靜、兒子陽陽一起消滅掉它,好好體驗一把在美國吃哈根達斯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