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5日(年初三)一個意外的艷陽天,立即決定出發。下午13時從滬杭高速轉上三線轉104國道,再轉新大線,大約16時許,到達沃洲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沃洲湖為剡溪源流,現在沃洲湖築壩建造了水庫。景區沒有游人,上壩的門也關上了,我們繼續上山到了渡般口,從結著冰的石階下到湖面,波光粼粼,寂靜無聲。原來可以從這裡坐船上到真君殿,現在沒有游船,我們開車上山,盤山公路有些險,因為沒有路標,一邊是山,一邊是湖,隨著高度的上升,漸漸黑暗的天,沒有行人沒有車輛不見盡頭的山路,還有對未來的無知,讓我心中產生了一些惶恐。終於看到了一、兩輛下山的車,心中妥了一些,就在這時到達了真君殿。過年免票,所以我們供了一柱香,當然這時我們才知道游船的目的地是這裡。真君殿又名沃洲山禪寺,由東晉白道猷興建,清代定名為真君殿,主殿供的是真君大帝,俗稱石老將軍,相傳為抗金名將宗澤。這裡的香火還是相當旺的,因為地處山區,不為外鄉人所知,所以保存了許多清代以來的匾額、碑刻、壁畫、雕牆、雕梁、雕柱等文物。相傳盛唐時有400多位文人“渡錢塘江入越,經鏡湖沿水路,逆剡溪而上”興合淋漓,唱和不絕,留下了2000多篇詩文,白居易詩雲“東面之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被稱為“浙東唐詩之路”,後來查了一下唐詩之路:古城紹興出發,由鏡湖向南經曹娥江沿江而行,入浙江名溪到剡溪,溯江而上,經新昌沃江、天姥最後至天台山石梁飛瀑,全長約190公裡。據說我們剛走過的這條道有唐代12位知名詩人走過,盧照鄰、駱賓王、賀知章、崔宗之、元稹、李紳、李德裕、羅隱、羅鄴、羅虯、孟浩然、崔顥、王維、賈島、杜牡。晚上入住新昌縣城的白雲山莊。紹興境內嵊州、新昌一帶古稱剡縣,是當時名士和僧侶的聚集地。
1月26日是(年初四)賓館就在大佛寺邊上,景區停車困難,所以我們把車停在賓館,坐景區的電瓶車上山,其實整個景區不大,可以徒步進入。因為景區標示不規範,所以我們走了一些迷糊路,不過大佛寺景區很值。電瓶山每位5元,平時是2元,門票100元,汽車可以開進景區內。大佛寺始建於東晉永和初年,歷經三代,歷時30年建成,依山開鑿,石窟造像,是江南最大的大佛石雕,1600多年歷史,景區還保存一付對聯“晉宋開山天台門戶,齊梁造像越國敦煌”,佛像運用透視原理,把頭部比例特意放大。景區還有一座露天的彌勒佛,最好登高後從高處觀賞,會有不同觀感,本人感到是更喜慶。景區新開發的了一個景點,是我認為創新開發得很好的一個典範,利用原來宋代一個廢棄的采石場,結合現代藝術,將原來的流水、洞窟等,運用壁畫、雕塑把禪文化融入其中,唯一遺憾的是因為結冰道路驚險觀賞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們流連忘返,在景區四處溜達,臥佛是現代人工建造的,一般,羅漢洞也一般。景區邊處有一片平坦的草地,這在新昌是不多見的,難得冬日裡的好陽光,有人在沐浴陽光,很是羨慕。我們找到了一株野茶梅樹,花開很多,雖然花被雪冰,枝被雪壓,依然美麗。下午去了穿岩十九峰,這個景區更適合青年人搞野外拓展訓練。我們歷練險惡的結冰道路和迷茫的方向,抱著不放棄的信念,終於在天完全黑之前找到了穿岩洞,看到洞口美麗的冰凌,看到山下的千丈幽谷,意外與驚喜相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