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旅行...總是坐在欣賞美景的第一排!旅行不僅僅是“到達”,更重要的是“在路上”。你可以根據自已的心情抄近路或刻意繞個遠,你也可以隨時決定駐足或是選擇繼續前進。這就是自駕旅行的特點:把旅行的奢華與隨意和自主結合在一起。
行程計劃:
第一期4月3日出發(第二期為5月3日出發) 第一天:烏市—托克遜—庫爾勒—尉犁.晚宿尉犁縣
早8點准時從烏市出發過亞洲最大的風力發電站---達阪城風力發電站,經干溝到華夏第一州之稱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域早在西漢初期,西域36國就有若羌、且末、小宛、山國、烏壘、侖頭、渠犁、焉耆、危須等11個“城國”和“行國”分立。全州行政區劃47萬平方公裡,占新疆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地級行政區,相當於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四省面積之和。經庫爾勒南行60公裡就到了尉犁縣,午飯在縣城吃當地最出名的烤全羊。吃飽喝足後去羅布人村寨景區游玩,該景區兼有多個中國之最: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塔裡木河從景區流過;最大的原始胡楊林保護區以及古老神秘悠久的羅布人。是典型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特色兼具的沙漠型風景旅游區,面積134平方公裡,現劃入景區的有72平方公裡。
該地的居民也是地球上最後的羅布人之一。他們從遙遠的羅布泊走來,在與世隔離的沙漠中,以胡楊木作舟,打魚為生,以魚為糧,以小海子(湖泊)為家,繁衍生息,過著原始部落般的生活。
整個旅游景區分為八大功能區:一是羅布人民俗文化區;二是沙漠旅游探險區;三是“神女湖”旅游區;四是沙雕藝術園;五是沙漠植物園;六是野生動物園;七是絲綢之路民族園;八是塔裡木河探險旅游區。
4日 第二天:尉犁縣---若羌—花土溝。宿花土溝鎮
昔日古樓蘭,今朝新若羌。若羌縣自古以來就是內地通往中亞和新疆通往內地的第二條戰略通道,也曾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要道,地理優勢極為突出,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若羌是315國道進入新疆的門戶,218、315國道在縣城交彙,218國道向北邊接南疆重鎮庫爾勒,經伊寧到達霍爾果斯口岸;315國道向西經且末到達喀什,向東經青海、四川到達廣西出海。若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自治區級保護單位6處,分布著樓蘭古城遺址、米蘭古城遺址、小河墓地、神秘的羅布泊;全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動植物王國——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全國唯一的阿爾金山——羅布泊野駱駝保護區。
5日 第三天:花土溝—烏圖美仁—格爾木。宿格爾木市
途中靚點:昆侖玉又稱青海玉。產自昆侖山脈東緣入青海省格爾木部分,與和田玉同處於一個成礦帶上,昆侖山之東曰昆侖玉,山之北曰和田玉,兩者直線距離約三百公裡。昆侖玉質地細潤、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帶綠、糖包白等。以晶瑩圓潤、純潔無暇、無裂紋、無雜質者為上品。昆侖玉由於被奧運會獎牌選用、名氣大增、使更多愛玉人更加熟悉昆侖玉、以前昆侖玉在外地都以和田玉身份現身、現在已經被更多的玉石愛好者青睞。
昆侖山由新疆、西藏入青海、四川,在新疆、青海境內有3000多公裡長,平均海拔5600米左右。昆為高的意思,侖則有屈曲盤結的狀貌。產地歷史 昆侖玉產與昆侖山麓,昆侖是所有名山大川中最為神秘的地方,是中國古神話中的神山,道教奉為神仙所居的仙山。在古人的超凡想像裡它是大地上一個巨大的隆起體塊。古書中或稱昆侖為墟、或稱為丘,它是“萬山之宗”、“龍脈之祖”!
6日 第四天:格爾木—五道梁—沱沱河—安多。宿安多縣
途中靚點: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區之一,也是最後一塊保留著原始狀態的自然之地。周圍沒屏障,地勢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可可西裡自然條件惡劣,人類無法長期居住,但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野犛牛、藏羚羊、野驢、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動物使這位“少女”更加嫵媚動人。有資料顯示,可可西裡目前是中國動物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之一,擁有的野生動物多達230多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類野生動物就有20余種。
沱沱河又稱托托河、烏蘭木倫河,蒙語意為“紅河”,位於中國青海省西南部,是長江正源(長江北源為楚瑪爾河,南源為當曲河)。發源於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冬西南側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冰川尾端海拔近五千五百公尺。這裡有龐大的雪山群,海拔六千公尺以上的雪峰共有二十座,永久雪線高達五千八百公尺 ,群峰上有四十條現代冰川和許多冰鬥。它的最上源有東西兩支,東支發源於格拉丹冬雪山群西南側的姜根迪如雪山下的冰川;西支源於尕恰迪如崗雪山的西側,兩河受冰川融水補給,成為長江的最初水源。東西兩支彙合後稱納欣曲,下行24公裡與右岸的切美曲彙合後才稱沱沱河。
7日 第五天:安多—那曲—納木錯湖—當雄。宿當雄縣
途中靚點:孝登寺,由活佛洛桑尊珠•丹白嘉措始建於1814年,距今已近二百年歷史。舊稱“孝登呷爾巴”,亦稱“霞登寺”。是那曲地區較有影響的大寺院,始屬寧瑪派,後改宗格魯派。孝登寺是拉薩色拉寺在藏北最大的附屬寺院之一,無論是建寺過程、組織機構、宗教活動與經濟生活等方面,它都可以作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在藏北的一個代表。孝登,意思為祈福、延壽、禳災等佛事活動的敬稱。16世紀初時,格魯派受藏巴汗王迫害,處境困難,拉薩色拉寺原籍那曲、安多一帶的僧人,為滿足藏北牧民宗教生活的需要和解決個人生活來源,每年夏季在現那曲附近搭帳篷進行佛事活動,形成季節性的帳篷寺廟。寺內文物主要有釋迦牟尼古銅像和高10余米的金銅佛像,以及其它大小鍍銅佛、響銅嘎當佛塔、古經書和唐卡等。
納木措(錯)[Nam-co]又稱納木湖。納木錯位於中國的青藏高原。在歷史文獻上記載,此湖像藍天降到地面,故稱“天湖”;而湖濱牧民說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於空中,故稱“天湖”。藏語中,"錯"是"湖"的意思。當地藏族人民叫它"騰格裡海",意思是"天湖"。信徒們尊其為四大威猛湖之一,傳為密宗本尊勝樂金剛的道場,是藏傳佛教的著名聖地。公元十二世紀末,藏傳佛教達隆嘎舉派創始人達隆塘巴扎西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習密宗要法,並始創羊年環繞納木靈湖之舉。信徒傳說,每到羊年,諸佛、菩薩、護法神集會在納木湖設壇大興法會,如人此時前往朝拜,轉湖念經一次,勝過平時朝禮轉湖念經十萬次,其福無量。
8日 第六天:當雄—堆龍德慶縣—拉薩市。宿拉薩市
途中靚點:拉薩博物館,藏博物館坐落於拉薩市羅布林卡東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博物館。西藏博物館占地面積5395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3508平方米,展廳面積10451平方米,宏偉壯麗。具有鮮明的藏族傳統建築藝術特點,同時又深刻體現了現代建築的實用特點和藝術神韻,熔載出自己獨具的建築風格,令人嘆為觀止。
八廊街又名:八角街,圍繞大昭寺有一小街,便是著名的八角街(八廓街),在游人眼中這條街為商品街,而在藏族人眼裡卻另有含意,它是藏族傳統的轉經之路。拉薩傳統的轉經路有三條,沿大昭寺大殿一周為小轉,沿八角街一圈為中轉,沿林廓路一繞為大轉(約十公裡),此三條轉經路,都以釋迦牟尼像為中心。
八角街內的商品充滿西藏民族特色,隨處都可以看到西藏民族手工藝品、大小各異的轉經筒,琳琅滿目的旅游紀念品,也有老式的首飾、宗教器具、藏香、藏靴、藏帽、藏袍、藏刀、鼻煙壺等各式日用品,還有從印度和尼泊爾遠道而來的各種商品。
9日 第七天:拉薩市布達拉宮、大昭寺。宿拉薩市
途中靚點:太著名了,就不介紹了。
10日 第八天:拉薩-60km曲水-96km浪卡子--89km(羊卓雍錯)---江孜。晚宿江孜。
途中靚點:聖湖羊卓雍錯、卡若拉冰川、白居寺十萬佛塔(門票30元)、江孜古堡(門票30元)。上午翻越海拔4990米的岡巴拉雪山,遠眺岡巴拉雷達站,沿老路前往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有天上聖湖之美譽的羊卓雍湖(湖面海拔4441米,湖岸線長達250千米,面積638平方千米)。藏語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的淡水湖。電影《紅河谷》的拍攝地。湛藍的湖水與遠方的雪山連為一體,加上兩岸各色的山脈、極具特色的藏民族村落、遍地的牛羊,一路走來,心曠神怡。途經觀卡若拉冰川。參觀唯一集西藏三大教派於一體,以精美絕倫的壁畫和雕刻而著稱的十萬佛塔白居寺,參觀宗山抗英炮台。
11日 第九天:江孜36km-白朗47km-日喀則157km-拉孜。宿拉孜
早餐後前往日喀則,途中也許您有幸能看到佛教徒三步一拜磕著長頭虔誠地匍匐在雪域高原,用血肉之軀丈量朝聖之路,向著心中的聖地艱難地跋涉。參觀歷輩班禪喇嘛的駐錫寺廟扎什倫布寺,該寺修建於1447年的黃教六大寺之一、歷代班禪額爾德尼駐錫地-扎什倫布寺,遠眺整個寺院依山坡而築,背附高山,殿宇毗連,群樓疊疊,金頂紅牆的高在主建築群雄偉、渾厚、壯觀、金碧輝煌。寺內香爐紫煙升騰供台燈火閃爍,眾佛尊容各異。大殿裡僧侶誦經井然;佛像前,信徒頂禮膜拜。五百多年來它強烈地吸引著國內外佛教信徒。游人在這裡朝拜、觀瞻。寺內供奉有高26米世界上最大的室內銅像-強巴佛。瞻仰十世班禪大師靈塔。
12日 第十天:拉孜84km-白壩60km-老定日110km-珠峰(絨布寺)。宿絨布寺
早餐後前往白壩,從白壩到老定日,然後過龍江子村,翻越拉莫拉山到絨布寺。在老定日吃午飯,因為到了絨布寺,東西就更貴了,選擇少,味道差。絨布寺到珠峰大本營還有7公裡,步行需2小時,坐當地環保車15分鐘。去珠峰拍照,得准備充足的電池,至少一套備用電池。大本營溫度很低,天冷的時候數碼相機經常不工作,可將兩套電池輪流著用,一套沒電了取出後捂在胸前十幾分鐘後再放入相機,然後將另一套電池再放在胸前捂熱輪流著用。
有關珠峰的一切相信所有的游客都是耳熟能詳的。雖然你對珠峰的了解已相當多,可是當你遠遠望到真正的珠峰的那一刻,你一定會有一種全新的感受,正如當年的宇航員第一次在太空俯瞰地球一樣。遠處,聖潔的珠峰靜靜地矗立著,她看似靜止,但地下的活動卻從未停止,由於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的碰撞,珠峰仍在以每年1.27釐米的速度增高。今後的珠峰將越來越高。從遠古到現在,地球上千峰萬壑,唯其獨尊,如此的氣勢,使得珠峰成為地球人類景仰的最高點。當紅日慢慢從西邊落下,落日的余暉撒滿整個峰頂時,你一定會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是的,這就是地球上最高點的落日,這裡是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能在一生中見證過一次如此輝煌的落日,生命將永無遺憾!
13日 第十一天:珠峰110km--老定日140km查條120km--桑桑125km58km--道班553km--薩嘎(全程553km)
14日 第十二天:薩嘎--仲巴--帕羊 宿:帕羊
靚點:喜瑪拉雅山脈,帕羊草原
帕羊草原:帕羊是仲巴縣的一個小鎮,極具西部風味,在此可欣賞到藏族居民具有特色的服飾和牛羊悠游於青青草原和皚皚雪山之間,一派如詩如畫的田園牧歌式風光。
沿途是野犛牛、藏羚羊、黃羊、藏野驢等野生動物的樂園。有眾多碩大無比、美麗絕倫的雪山、且險峻多姿,氣勢磅礡;有數不清的湖泊和走不到盡頭的寬闊草原。
15日 第十三天:帕羊--馬攸橋--聖湖瑪旁雍措--神山岡仁波齊。宿:塔欽。
靚點:聖湖瑪旁雍措,神山岡仁波齊,那木那尼峰
瑪旁雍錯:位於岡仁波齊峰東南20公裡處,納木那尼雪峰北側,海拔4588米,面積412平方公裡,湖水最深可達70米,若論其大,其深,其高,瑪旁雍錯都難躋身於青藏高原的眾湖“之最”。但在高原湖泊之國中,它被尊為至高至貴的王後,被苯教、藏傳佛教、印度教等多個宗教同奉為聖湖,是亞洲乃至整個世界最負盛名的湖泊之一。信徒們認為,瑪旁雍錯是佛主賜給人們的甘露,它能清除人們肌膚上的污穢,能洗淨人心靈上的五毒,更能延年益壽。因此,凡來轉湖之人莫不在此洗浴,之後還要取些湖水帶回去,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天氣晴好時湖水蔚藍,碧波輕蕩,白雲雪峰倒映其中,湖周遠山隱約可見,景色奇美。
16日 第十四天:神山岡仁波齊轉山。
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 638米,被四五種宗教認為是世界的中心,藏語為"神靈之山",梵文為"濕婆的天堂"。濕婆是印度教的主神。神山狀似一個金字塔,因從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和一層橫向的裸露岩層構成了一個類似佛教""萬字形的圖案而使此山倍增神秘感。也難怪從古到今,周邊的幾大宗教都會把此山作為至高無上的神山來敬仰。年年來此轉山的人有很多,拍攝轉山的信徒是不可多得的機會,那一張張或老或少、或黑或白、或粗糙或光潔的信徒的臉龐無一例外地顯現出無上的虔誠。
神山的周圍有5個寺廟,各自都有豐富的文物以及壁畫上生動的傳說。
神山岡仁波齊和聖湖一樣有名,全世界數以億計的信徒把這座山當做世界的中心,猶如穆斯林的麥加,以一生中能到此處轉山一次為榮。神山腳下的住宿設施比較齊全,相比聖湖的住宿要好得多了,如果時間充裕,建議不急著趕路,在此住上一晚,拍攝神山余暉。
17日 第十五天:神山轉山
岡仁波齊峰 :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齊峰,海拔6638米,梵語稱之為“濕婆(印度一種神的名字)的天堂”,藏語意為“神靈之山”,岡仁波齊峰形似金字塔(藏民稱像“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對稱。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志: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岩層構成的佛教萬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志,意為佛法永存,代表著吉祥與護佑。)岡仁波齊峰經常是白雲繚繞,當地人認為如果能看到峰頂是件很有福氣的事情。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18日 第十六天:巴嘎21km-塔欽151km-門土52km---巴爾-札達136km
清晨在拍攝了神山的晨暉後再去札達,這樣的話經過札達土林時正好下午太陽西斜,土林的成像效果會更好,有陰影。晚上住札達,是出日喀則後第一個設施比較齊全的住宿點,可以"腐敗"一下,好好洗個澡,吃點可口的,打個電話給家人。古格王朝遺址就在城外,第二天清晨前往拍攝正好,偏振鏡作用下的古格遺址會顯得更加厚重沉著。這一路上土林和古格遺址是千萬不可錯過的一大亮點,如果為了趕路而把這兩個最佳的景點在拍照光線最不好的時候一閃而過那就太可惜了。
傍晚的時候可以去托林寺轉一轉,那是個很古老的寺廟,10世紀所建,建築分佛殿、僧舍和塔林,呈條狀形,其中短的幾十米,長的有幾百米,規模宏大,可以拍些不錯的片子。進寺的門票80元。
19日 第十七天:土林—古格王朝---巴爾-那木加-獅泉河。宿獅泉河
途中靚點:古格遺址是全國最早頒布的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這裡曾是古格王國的都城,是吐蕃王朝末代王的重孫在王朝覆滅後,率領親信隨從逃到此地後慢慢修建起來的。遺址依山而建,易守難攻,具有很明顯的軍事作用。城堡內有300多間房和數百個洞穴,地道四通八達,牆角均有碉樓可防御外敵入侵。如今的古格遺址已是完全荒廢,一個曾經熱鬧非凡的王國群體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令人費解,究竟是外敵入侵還是內部自相殘殺造成了古格王國的毀滅,至今仍不得而知。如今的人們只能在推動紅廟和白廟那一扇扇古樸厚重的寺門時才能隱約感受到當年這兒的主人們的一絲氣息。游完了古格遺址,下面就該繼續前進了
20日 第十八天:獅泉河--日土--多瑪。宿多瑪
途中靚點:班公錯。可先在日土吃了中飯再去班公錯。只有15公裡的路。
班公錯就在公路邊,與其說是湖,倒不如說是一條"肥肥"的河,湖長約150公裡,有些地方寬僅5米,從新藏公路邊一直延伸到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是一個跨國湖。"班公"是印度語發音,藏語為"錯木昂拉仁波",意思是"長脖子的天鵝",可想此湖鳥類之多。此湖在中國境內是淡水湖,到了克什米爾就成了鹹水湖。湖中有鳥島,要坐船60公裡才能看到,需辦理特殊邊防證。假如在班公錯想住宿的,可考慮湖邊的檢查站。湖邊有飯館和魚館,可品嘗班公錯的裸鯉和裂腹魚,還有黃羊等。湖裡的魚很多,因為藏民不吃湖裡的魚,所以吃魚的也就是些游客。
21日 第十九天:多瑪-界山達阪---死人溝(泉水溝)---大紅柳灘。宿大紅柳灘
本日將會是你終生難忘的一天,不僅要從西藏來到新疆,更要路過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海拔6700米的界山達阪!
出多瑪後沿山路一直向上,最後到達界山達阪時,埡口並不像想像中的埡口,而是非常低平,路邊立著一塊牌子:界山達阪海拔6 700米。是的,這就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了,有些飛機在飛行時都沒有這個高度,值得慶賀一下,因為除了專業登山隊員,旁人很少有人能爬到這個高度的。出車後拍照,行動不要快,心跳快和頭昏耳鳴都是正常的,人家攀登珠峰也就是再2 000米的高度了。這裡是西藏和新疆的分界線。過了界山達阪,就進入新疆了。
界山達阪到死人溝要幾個小時,中飯只能在路上吃隨帶的東西。前面是莽莽喀喇昆侖,隱約已傳來了維吾爾的花鼓聲和烤羊肉串的香氣。沿途的景色為岡底斯山脈雪山、喀喇昆侖山、高山峽谷、西藏和新疆之界的界山達阪、阿克賽欽湖、甜水井兵站濕地湖泊、奇台(合)雪山達阪、大紅柳灘的紅柳叢等。
22日 第二十天:大紅柳灘—三十裡營房- 柯克阿特達-麻扎-賽力亞克達阪-阿卡孜達阪-葉城。宿葉城
值得一停處:喀喇昆侖山主峰喬戈裡峰及團結峰、賽力亞克達阪99個彎、葉爾羌河,沿途的五彩山、葉城219國道0公裡碑。
從大紅柳灘出發,要駛過一片荒灘,海拔也漸漸升高。然而那一簇簇健壯的紅柳卻是心靈的撫慰,看著高原上如此張揚頑強的生命,你也會感到一種自身的升華。
從大紅柳灘下來後可先到新藏線最熱鬧的地方--三十裡營房吃午飯。這裡是新藏線通往喀喇昆侖山口的必經之地,有十幾家食宿站,規模不小,是到葉城前食宿最齊全的地方。
沿葉爾羌河谷下來到了麻扎,河流從兵站門前流過。麻扎是通往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裡峰(海拔8 611米)的必經之路。在這兒可以好好觀賞一下這座世界第二高峰,它和珠峰其實只差了200多米。但競爭到了最高境界,就是細微之差了,就像是世界百米賽跑,差0.01秒,一個默默無聞,另一個則受萬人矚目。喬戈裡峰在與珠峰的較量中不幸落敗,所以也冷清了不少。要是喬戈裡峰再高300米的話,麻扎就不會是今天的聲譽了。
麻扎再往下翻越了阿卡孜達阪後,就一路下坡,最後在葉城郊外看到219國道0公裡碑,新藏公路到此結束了。回望身後喀喇昆侖莽莽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感慨,這一段非人的天道上的公路終於走完了。從拉薩出發後先在聖湖沐浴洗去了一身的罪孽和煩惱,又在神山下解脫輪回之苦,沿途觀賞到了無數美景,使得身心潔淨,了無塵埃。這是一趟肉體之旅,更是心靈之旅。告別了身後的五彩的經幡和古剎的梵唱,前方又傳來了烤羊肉串的香氣和清真寺的禱告聲。
23日 第二十一天 葉城---和田。宿和田市
途中靚點:和田玉石巴扎,玉石巴扎在玉龍喀什河邊的洛浦縣總分水閘口興起。夕陽西下,白天挖玉歸來的人們,在巴扎上出售自己的玉石;因為是和田玉的初級市場,二道販子也前來爭相購買剛剛采挖的上好玉石;小商販們把烤肉、抓飯、包子和當地少數民族的各種小吃帶到巴扎上叫賣,青煙、烤肉的香味和吵雜的人聲交織在一起……
古代和田,是絲綢之路南路的交通樞紐,是重要的絲綢集散地,是西域三大絲都之一。公元前二、三世紀和田的絲綢貿易就已興旺,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綢貿易更加繁榮,唐代進入鼎盛時期。據記載南北朝時期一批過境商人,一次就運輸絲綢4300多匹。大批的中國絲綢主要經絲綢之路南路運往中亞、中東直到地中海沿岸國家。"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不絕於時月"。和田在絲綢交易上的歷史地位久享盛名。唐代和田地產的"施綢"多銷往中原,為中原王朝的王公大卿所搶購。艾特萊絲綢質地柔軟,輕盈飄逸,尤其適於夏裝。布料一般幅寬僅40釐米。圖案呈長條形,有的呈二房連,錯落有致地排列;有的為三方連,交錯排列。艾特萊絲綢色澤十分艷麗,與沙漠邊緣單調的環境色彩形成強烈對比,突出了維吾爾族人民對現實和未來生活的熱戀和追求。
24日 第二十二天 和田市—沙漠公路—阿拉爾—庫車。
途中靚點:新沙漠公路阿和沙漠公路於2007年年底建成通車,是我國繼塔裡木沙漠公路之後建成的第二條沙漠公路,全長424公裡,它(北起天山南麓綠洲城市阿拉爾市,南到昆侖山北緣和田市)從塔克拉瑪干腹地穿越,堪稱中外築路史上的創舉:它從設計到施工、維護,薈萃了建路行業精英,采用了當代建路史上的尖端技術,是一條建在沙漠上的環保路、生態路、和諧路。高大沙丘用草方格封固,粘土、泥土地段盡量保持原地貌,有植被的地方用草方格進行圈護。在公路沿線每隔30公裡建一個水塘,為野生動物提供飲水條件。設置野生動物專用通道,示意司機減速緩行。
庫車大寺座落在庫車縣城黑墩巴扎最高處,距庫車新城4公裡,是新疆境內僅次於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的第二大寺。伊斯蘭教在庫車傳播後,約在15世紀營建此宗教建築,初始為土建寺院,17世紀改作木結構寺院。1918年遭火災被焚,1923年由當地阿吉主持集資、募捐重建了這座清真寺。1927年竣工。寺院面積1165平方米,主體建築有兩部分,一是大寺院主體,內有旋轉樓梯至寺頂,供阿訇喊“乃瑪孜”之用。全為磚木結構。二是供信徒禮拜時使用的大殿。大殿分前廳和後室兩部分,面積約65平方米。大寺門樓高18.3米,全部青磚砌成,高聳的門樓與宣禮塔,莊嚴挺拔。塔柱雕以伊斯蘭風格圖案,穹窿式樓頂,形似天宇,可容納3000人大禮拜。在寺內庭院東南角有一處聲威顯赫的宗教法庭,它是政教合一的產物,也是新疆保留的為數不多的伊斯蘭教司法機構遺址。
25日 第二十三天 庫車—庫爾勒—烏市。
留一天機動時間,整個行程預計24天,行程10000公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