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
01/23上海——西安(火車)
01/24回坊街(老馬家鏡糕 & 賈三羊肉灌湯包 & 石榴汁)、明城牆(城牆燈會 & 含光門博物館)、德發長餃子樓(豬肉蝦腦餡餃子)
01/25肯德基早餐、驪山、華清池、兵馬俑門口的大盤雞褲帶面、兵馬俑、秦始皇陵、回坊街(涼糕、老米家泡饃、冰峰、糖蒜、熱炒涼粉、油炸柿餅)
01/26肯德基早餐、陝西省博物館、印度新德裡咖喱飯、大雁塔、回坊街(賈三羊肉 & 茴香灌湯包、涼皮、清真粉蒸肉、面包饃)
01/27肯德基早餐、乾陵、法門寺、法門寺門口的素菜館(素菜包子 & 素菜餅)、西安飯莊(菊花魚、溫拌腰絲、香菇菜心、金線油塔、肉夾饃、黃金球、小白球、棗泥粥、鍋貼)
01/28 書院門、書院門路邊攤雞蛋夾饃、碑林、小雁塔、小雁塔路邊攤雞蛋餅、西安博物館、西安博物館幻影成像、鐘樓、鼓樓、竹笆街的樊記肉夾饃、春發生的特色葫蘆頭泡饃、超市(陝西十大怪)
01/29 大清真寺、回坊街(鍋盔)、biangbiang面(三合一biangbiang面)、湘子門、南門城牆、書院門、美侖酒店門口坐機場線至鹹陽機場
住宿:
預定了西安鐘樓青年旅社(都市春天酒店),性價比那是相當的不錯啊!一百多塊錢,與鐘樓飯店face to face,到哪裡都非常方便。PS,前台MM的臉每天都很臭。
如果米多的話可以選擇鐘樓飯店、美侖酒店這兩個。
如果時間多,南門那裡的湘子門青年旅社和正之道等青年旅社看上去也是不錯的。就是周圍交通不太方便,比較適合老外。
景點、門票 & 乘車路線:
到底是十三朝古都,無論是站在明城牆上、鐘樓上、大雁塔上,那種長安的味道讓人不禁以為自己已經穿越了。各景點的味道每個人感覺不同,這裡我就列一下景點的基本攻略吧。
明城牆(票價40):從鐘樓走到南門大約15分鐘的樣子,選擇南門是因為之前攻略上說南門租車比較方便,沒想到那天城牆上都是雪,不提供租車服務,於是11路先走到含光門博物館,參觀完博物館後原路返回,從南門到東南門,這一路正在辦燈會,個人還是喜歡南門到含光門那段蒼涼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城牆內都是仿古建築,很有味道。

驪山(索道單程25,門票45)(火車站坐國營306到驪山、兵馬俑):可以看到那個烽火戲諸侯的烽火台,估計是剛造好的,著名的兵諫亭,貌似也是新的,驪山上的景點真的不咋地,但是從驪山上看下面的華清池還是挺有味道的。
華清池(門票80):池子雖大,但是都沒有溫泉水了,很有遺址的感覺,楊貴妃雕像上都是人,比較大的人工景點,不去可惜,去了更可惜。

兵馬俑、秦始皇陵(門票110,導游費100):來西安,不去兵馬俑怎麼行!兵馬俑和秦始皇陵景點賣的是套票,電視上看沒覺得怎麼樣,親眼見著了,還真是很震撼的。請導游那是必須的,沒有講解器租,正導和野導到處都是,請著哪個那是看運氣了。秦始皇陵沒有開挖,就是一片片的大草坪,在正中的草坪上有個圓形的舞台狀的鐵架子,旁邊碑石上注明下面葬了始皇。

陝西省博物館(珍寶展20、壁畫300、導游機30)(地鐵小寨站下或者公交翠華路下):強烈建議買20元的珍寶展門票,不但不用排隊,珍寶中的珍寶都是在那裡面展出的。300元的壁畫展雖然很想看,但是忒貴了,小可惜。“給我一天,還你千年”真不是蓋的!
大雁塔(門票30,登塔20)(從博物館走路或者公交一站路):博物館看的時間過長,到大慈恩寺還有40分鐘就關門了,衝到大雁塔,登塔後看了大雁塔廣場和仿長安街,下來後雖到了關門時間,但並沒開始趕人,參觀了下大慈恩寺。裡面有介紹唐僧的事跡。

乾陵(門票80)(火車站坐游2到乾陵和法門寺(7點和8點發車的,後面就沒有了)要選擇會在乾陵停的那輛,還有一輛是直放法門寺的):到乾陵的時間過早,沒有人賣票,等看好了無字碑才有個保安過來賣票,門票80,可以看懿德太子墓和一個公主墓,游2只給1個小時的時間,來不及看後兩個墓了,保安看我們無字碑也都看了,打折賣了42元的票給我們。這個景點有點坑爹,真沒啥看的,和秦始皇陵差不多,沒有開挖,表面啥也沒有,但是秦始皇陵等於不要錢,這個要收80。
法門寺(門票90):超級超級超級大的寺
書院門(鐘樓往南門方向走的左手邊,書院門到底就是碑林):筆墨紙硯一條街,挺有文化氣息的。
碑林(門票50):沒看到導游,不過之前有打印攜程的碑林介紹,看了重點的碑,沒有太丈二。
小雁塔(門票25,登塔30)(碑林坐公交五龍專線到小雁塔):本來應該不要門票的,但是小雁塔公園搞了個廟會,被參加了一把。小雁塔爬的人不多,樓梯越來越窄,爬到坍塌的14、15層看下去,廟會還是蠻有味道的。
西安博物館、西安博物館幻影成像(10元):一進博物館就被忽悠看了幻影成像(介紹小雁塔的由來),雖然土,但倒真的沒看過這樣的。若是沒有陝西博物館,西安博物館的寶貝也算贊的了。
大清真寺(門票15元):坐落於回民坊裡,鬧中取靜的一個寺廟。很有伊斯蘭味道。
最值得景點:陝西博物館、兵馬俑、明城牆、碑林、大雁塔、小雁塔
總結:西安的景點,票價真不便宜啊!
美食:
鐘樓德發長餃子樓:
吃了豬肉蝦腦餡餃子(蝦肉和豬肉餡的),各種顏色的生態餃子沒有,餃子宴118,味道也就普通,吃個名氣罷了。
兵馬俑門口的大盤雞褲帶面:
兵馬俑門口被拉客的拉進去的,當地農民的小餐館,68一份,很普通啦,她家的狗狗會很飢渴的看著你碗裡的雞肉。。。
回坊街:
涼糕(5元一份):很大的一個長條白粽子,用線切成一片片的,撒上蜂蜜和桂花,味道一般,但真的很涼。
老米家泡饃(普通羊肉25元一份):感覺像真的,排隊的人很多,有本地人來吃。泡饃都是切好的,拿著碗去廚房,然後找位子等吃。味道也就那樣吧。送的小盆糖蒜,感覺還是上海菜場裡賣的糖蒜好吃。
冰峰(2元一瓶):小粒氣泡的美年達,色素應該沒有少放,就是試試西安的味道。
熱炒涼粉(5元一小碗):方塊狀的涼粉,用個碗在平底鍋裡炒,想不通那麼難吃的東西為啥還有人排隊。
油炸柿餅(2元一塊):各家味道都差不多,有一點點柿子的味道。
老馬家鏡糕(2元一塊):一到回坊街就看到了,味道太一般了,沒有再吃一個的欲望。
賈三羊肉& 茴香灌湯包(17元一籠10個):湯包還是南方做的好,我一拎,還沒有抖,肉就掉下來了,更不要說湯了。和南翔小籠沒法比啊。
石榴汁(5元一杯):整只的石榴榨的汁,應該沒有加糖吧,味道還可以的。
麻將涼皮:賈三裡吃的,味道一般吧,和上海的區別不大。
清真粉蒸肉:一家很小的小店,很多本地人,老板那個糾結啊,最後那塊牛肉給大了,換了半天找到塊合適的,蒼天啊,用收錢的手捏了半天啊。。。放了茴香,味道蠻特別的。
面包饃(2.5元一個)、鍋盔(2.5元一個):西安代表作啊!有嚼勁,夠大,又便宜!
PS:有天走了好多路去找定家小酥肉,誰知大門緊閉,要到正月十六才上班,那個牛啊。。。
那個傳說中的甑糕,就是糯米飯上有點棗泥,10元一份,引不起食欲,沒有買。
大雁塔附近印度新德裡咖喱飯(31元):
人生地不熟,沒找到吃的,去了這家重口味,夠臭,分量也夠少的,不過是旅程中唯一一次吃米飯。
法門寺門口的素菜館(5元四個小素菜包,2元一個素餅,10元一盒法門寺花生酥):
來寺廟要吃素的,味道很一般,和別家寺廟門口的沒法比。
西安飯莊:
菊花魚(48元):放棄了葫蘆雞(旁邊桌有點,看上去不咋地,還不如烤雞的樣子),菊花魚做成菊花狀,味道像松鼠鱸魚,但是面粉放多了,炸老了,不是很好吃。
溫拌腰絲(68元):好久沒吃腰子了,味道不錯,放了蒜泥,挺特別的。
香菇菜心:一般般吧,除了餃子,在西安唯一吃的素的。
金線油塔、肉夾饃、黃金球、小白球、棗泥粥(4元一個,2個起點)
金線油塔是面食,細細的面繞成了小團子,蘸蒜泥,很好吃啊!
肉夾饃是在沒有吃過樊記之前吃的最好吃的。
別的都一般吧,沒有特別驚艷的。
鍋貼(25元一份):估計是南方的鍋貼太好吃了,那種沒湯的韭菜餡真的沒感覺到好吃。
書院門路邊攤雞蛋夾饃(3元):
肉夾饃的簡化版,不是夾肉,而是夾蛋和土豆絲,一分錢一分貨。
小雁塔路邊攤雞蛋餅(4元):
脆餅啥的都一樣,再加了點土豆絲
竹笆街的樊記肉夾饃(10元):
真太好吃了!!!!!排的隊老長了。走時還想吃,一看那綿延到大街上的隊伍啊,哎。。。
粉巷春發生的特色葫蘆頭泡饃(26元)
找了好久才找到,手機GPS太不給力了。 這個饃要自己掰,(大拇指會很酸),底料感覺像豬大腸羊肉湯,挺干淨的,不過味精放的有點多啊。總的來說值得吃。
粉巷biangbiang面(三合一biangbiang面、腊肉汁biangbiang面)(9元)
春發生的對面,好多人排隊,確實好吃,很筋道。三合一和腊肉汁的都好吃,不過貌似三合一的點擊率更高點。
最值得美食:鍋盔、樊記肉夾饃、西安飯莊溫拌腰絲&金線油塔、biangbiang面、春發生葫蘆頭泡饃
總結:來西安還是找面食吃吧,這裡吃東西真不便宜。
最後說一句,西安絕對是值得去的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