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目的地——西藏西藏

作者: 憂郁的寶石藍

導讀走不一樣的路,看不一樣的風景,體會不一樣的人生... 話說T165次列車飛馳在白雪皚皚的藏北草原上,兩旁不時閃過一座座奶油雪山冰激凌,以及小黑點(犛牛)小黃點(黃羊)。在經過昨晚輕微頭疼和失眠後,經過海拔4500的那曲草原我也沒有任何不良反映。車廂內,熱情的藏族美女給我指點地道的拉薩美食,她們小學畢業就去了內地上學,怪不得除了說藏語,和內地大學生 ...

走不一樣的路,看不一樣的風景,體會不一樣的人生...

話說T165次列車飛馳在白雪皚皚的藏北草原上,兩旁不時閃過一座座奶油雪山冰激凌,以及小黑點(犛牛)小黃點(黃羊)。在經過昨晚輕微頭疼和失眠後,經過海拔4500的那曲草原我也沒有任何不良反映。車廂內,熱情的藏族美女給我指點地道的拉薩美食,她們小學畢業就去了內地上學,怪不得除了說藏語,和內地大學生一模一樣呢。說話間,列車就開進了拉薩城。

拉薩的小日子

在拉薩的第一個清晨,9點半,標准的拉薩上班時間,我起床下樓,一出門,我擦,藍藍的天上白雲飄~呀拉索~ 沒有什麼高樓大廈,放眼四周都是雪山,眾山神守護著雪域聖城。我的身體沒有任何不良反映,以親身證明了“身體越好的人反而高反越厲害”這句話,這下擔心自己身體不好的親們可以放心上高原了。

步行前往大昭寺,不認路不要緊,滿街的兵哥和各種警察都很友好。一個拐彎,滿街的小白帽,怎麼繞到清真寺來了,向前看,順著一個磕長頭的人,就轉入了八角街。身著黑色羽絨服的我低調的混跡在轉街的藏民隊伍中,到了大昭寺門口,乖乖買票吧,臉太白,進門的通道都分開著呢。一個小個子檢了我的票,帶著我往裡走,指引我脫帽覲見釋迦牟尼十二歲真身像後,我就甩掉了他。大殿內很昏暗,藏民都排隊順著牆邊拜佛並且給酥油燈添油,“扎西德勒,請問大師二樓怎麼走”, “@#¥%……&*”,幸好肢體語言是世界通用的,我順著滑溜溜的樓梯上到二樓,一個游客都沒有,可以看到喇嘛和貓在隨意的曬太陽,望著樓下排隊轉經的人流,分明是兩個世界。直到肚子餓的叫了,才不舍的出來,德克士對面的剛吉餐廳滿是藏人,看來夠地道,入藏第一天,我可得好好招待自己,藏面、甜茶、肉餅、糌粑、酸奶蛋糕,一個都不能少。吃完轉街消化,拜見瑪吉阿米的容顏。

來到布達拉宮下,神聖是從照片上感受不到的,看到高高飄揚的國旗,忍不住想說:祝願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扎西德勒~~

為了在布宮的經典拍攝機位藥王山上留影,我逃過票,爬過山,翻過門,繞布宮一圈,繞藥王山一圈,終於掏了兩塊門票來到觀景台,沒腳架沒路人沒化妝地自曝了一張,這也是當天的經典照片之一,另一張是在布宮廣場蹲守一個鐘頭才抓拍到鴿子飛過布宮的照片。今兒沒把住,給了乞討的小姑娘一塊錢,主要是她們在我吃飯時站在旁邊不停地唱歌,不給錢不停,這可比昨天抱腿的男孩難對付多了,這裡乞討的人何其多,但有善心的人更多。

明日兵發日喀則,珠峰,我來了!

雪山之巔

珠峰之旅的開端不太順,從拉薩西郊客運站坐大巴於中午抵達日喀則,因為下午無車去定日,只好轉了扎什倫布寺後住在日喀則,第二天一大早趕往白壩,這是上珠峰的必經之路,但是中午到達後還是沒有搭到上珠峰的車,因為是淡季,也沒有拼面包車的了,只能明日包個摩托上山了,費用比從拉薩包車便宜一半,但多浪費兩天時間,各有利弊把。

在白壩這一天,第一次覺得無聊,白壩過了中午就沒什麼人了,凄涼的有些嚇人。我穿三條褲子,三雙襪子,蓋兩床被子,戴著帽子縮在被窩裡,盼望著這個寒夜趕快過去。

清晨穿四雙襪子,腳還凍的沒知覺,躲開成群的藏狗,包個摩托上山,110Km的碎石路,難度不小於達喀爾拉力賽。風塵僕僕的趕到山下,真的被魯魯檢查站的兵哥說中了,珠峰下雪了,啥也看不到。到了絨布寺也沒心情拍照了,帳篷營地早已撤空了。繼續上行八公裡,大本營像一座死營,除了終年不化的積雪,別說游客了,連駐守的兵哥也撤下山了。爬上一個小山包,感覺像長跑了一公裡,氣上不來,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頂著狂風,踉踉蹌蹌的掛好經幡,就匆匆撤下山去,零下二三十度著實背不住,凍的相機也掏不出來,大腦缺氧也沒有拍照的想法了。下山路上還不甘心的找個避風地又蹲守了一個多小時,珠峰還是不肯接見,太陽已經下山,穿著羽絨服還是感覺身體被凍透了,手腳早已沒有知覺了。這夜在山下傳統的藏民家過夜,這經歷,也夠二的了。

1月9日清晨,望著雲朵似乎少了些,豁出去了再次上山,今天的風比昨天更狂,夾雜著冰渣子打到身上站都站不穩,我苦撐了一個小時,烏雲還沒有散去的跡像,時間關系只能下山了。連續10個小時長途艱難的回到拉薩,這五天來,三天中巴,兩天摩托,尤其是摩托,顛的我內髒翻了幾番,顛的三腳架不見了蹤跡。

總的來說,珠峰對藏族來說是神聖,對我們來說更多的是神秘,神秘在於這世界第一高峰不輕易露臉,比起我在車行至定日時有幸看見了兩眼,還有更多的人蹲守數日都未能見其容顏的。可能是西藏的照片看的太多,我一直都很淡定,後來翻看我站在珠峰大本營海拔5200石碑的照片,當時缺氧已經印像不太深刻了,想想能留影的人畢竟還是少數,心裡還是蠻自豪的。我的遺憾在於未能拍些照片回去,辜負了眾多觀眾的期望啊,還是找別的照片過癮把。

要問我是否還會再去珠峰,可能不會了,但我還有興趣再次進藏,南迦巴瓦、太子十三峰、岡仁波齊......

“拉漂”生活

兩覺醒來,我已睡在自己的床上了,回首這十幾天來漂在拉薩的生活,感覺已經非常熟悉拉薩了,回到家反而很陌生。在拉薩曬太陽是很舒服的,每天早上十點起床,十一點和藏族人一起,坐在茶館,來一壺甜茶一碗藏面,一喝就是兩個鐘頭。喝完轉街去,八角街轉了又轉,拉薩不多的街道我已雙腳踏遍,大大小小的寺廟,也沒少逃票,這個城市的幾條主干道像個小城市,主干道以外地區像鄉鎮,再往外就不用說了,可以隨地大小便。

關於吃:炸土豆條很美味,自己放鹽和辣椒,兩塊錢相當於KFC中杯的量。藏包子就是我們的蒸餃,藏面有點硬顯得夾生,湯很好喝。糌粑就是青稞面窩窩頭,太干了。甜茶很好喝,紅茶衝奶粉來著。八角街的涼粉兒不錯,風干牛肉咽不下去,奶渣沒啥味道不好吃。攻略上說的電影院二樓尼泊爾餐廳的酸奶蛋糕和肉餅都太一般,日喀則的土豆牛肉咖喱飯有三大塊牛肉很夠量,扎西宗鄉的素菜25肉菜40,軍用干糧沒買著,旅途主要靠餅干和泡面。

關於冬季裝備:拉薩城區白天穿羽絨服走路手心冒汗擠車渾身冒汗,普通深秋休閑衣物即可,夜晚寒冷時間人都在房間內。最重要的裝備是口罩,既可以防曬又可以裝本地人逃票。其他地區能穿多厚穿多厚,在定日徒步鞋穿四雙襪子腳凍得沒知覺,直到中午氣溫上升才好些。暖水壺手電筒熱水袋都不會沒用。鞋要透氣,鞋墊兒要兩雙能替換。最好有那種只露眼睛的頭套搭配護耳朵的雷鋒帽。

關於天氣:防曬很重要,保濕更重要,在拉薩以外地區能不洗臉就不洗臉,剛洗完臉沒兩分鐘就干的起皮,生疼。拉薩城內太陽曬的地方有十幾度,背陰的地方吹風有點兒冷。總之像藏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回屋就對了。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