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廈門,我對她印像很好。估摸著一來是廈門的確不錯,二來離開干燥列曬的高原到這溫暖濕潤的海邊,從身體的不適到身心放松,經過在成都的休整完全進入休閑狀態,看到干淨整潔美食遍地的廈門,怎會沒個好印像? 九月底的天,一下飛機皮膚就感受到了廈門的潮濕和熱氣。在機場拿了免費的手繪地圖,坐著機場巴士幾乎繞了廈門一圈。這次的司機又是很熱心,將所有的乘客一一送達後,我們最後才下車,臨了還囑咐我們該如何走到酒店。一路上過高架橋,走山洞,路過海邊,夜色中鼓浪嶼邊的鄭成功像既宏偉又很亮,廈門市內的霓虹燈和游人交相呼應。 這些天的奔波有些累,自認預定的酒店性價比很高,順利的一路,心情舒暢,第二天便睡了個自然醒。 臨時決定的來福建,沒有任何攻略,看著機場拿的手繪地圖,研究了一下,決定先去普陀寺轉轉。 出了酒店,就近找了一家當地特色的米線店,哇,真好吃。此後,在廈門試吃其他店的米線,都沒這家有味。於是,之後每日早晨都來吃。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才走到南普陀寺的門口,就見到這麼多虔誠的香客。而我只是來轉轉…… 這裡的佛教寺廟建築顯然與北方和中部地區是不同的,我喜歡這裡的色彩,包括和尚們的黃色袍子,鮮亮! 屋檐生動的形像和豐富的色彩,這完全與北京周邊的所謂皇家寺廟不同。不經意間還看到一條龍。 素聞南普陀素餅的美譽,來此豈能不買不吃!後發現廈門到處都有賣素餅的,但品過別家素餅再對比,仍覺南普陀素餅最好吃。不知是心理作祟還是確如此。南普陀素餅曾榮獲過《中國名點》金鼎獎。 半山有個很大的焚燒爐,看到有人在這祈求平安。 南普陀寺位於五老峰下,我覺得這簡直就是一座石頭山。 佛,在石頭上…… 佛,在石洞中…… 佛,在石頭下…… 佛,在石門裡…… 佛,無處不在…… 大大小小,新新舊舊的這些被請來安置在此的佛們,你們辛苦了! 石頭山的南普陀寺,美麗的廈門。南普陀寺門前有一很大的放生池,池內有烏龜,還有很多碩大的鯰魚 到南普陀寺很方便,坐公交就好啦。順便說一下,其實就在廈門大學旁邊嘛,逛完南普陀寺應該順便溜達一下廈門大學…… 佛在你心麼?我只是一個游客,不是添油香客。 南普陀寺在廈門島南部五老峰下。始建於唐代,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寺內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建築精美,雄偉宏麗,各殿供奉彌勒、三世尊佛、千手觀音、四大天王、十八羅漢等。藏經閣珍藏佛教文物豐富多彩,有經典、佛像、宋代銅鐘、古書等,明萬歷年間血書《妙法蓮花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寺宇周圍保留眾多題刻,著名的有明萬歷陳第、沈有容題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後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寬一丈。寺後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號“五老凌霄”,是廈門大八景之一。 五老峰是廈門八大勝景之一,五老凌霄以其挺拔秀奇著稱。山上林木蓊郁,奇石嶙峋,洞壑幽深,岩泉清冽。盤旋曲徑,直上顛峰亭台,放眼海天深處,碧波蕩漾,巨輪輕艇往來如梭。環視鷺島新姿,綠樹掩映,層樓大廈參天。俯瞰足下,梵宇琳宮浮現於雲霧縹緲之間,恍若置身蓬萊仙閣之上,飄然欲仙,樂趣無窮。真不愧為鷺島名山藏古寺,梵宮勝景納游人。
轉自熊貓走天涯旅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