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海南游記(4)— 三亞
D4 1.29(廿六) 藤橋-三亞,天涯海角,亞龍灣
藤橋距三亞市區三十多公裡,賓館每天下午以後有3班往返班車,我們上午就要去三亞,因此無法派上用場。不過貌似荒無人煙的酒店周邊,倒也不用太擔心交通問題。9:15在門外打了一輛蹦蹦車去藤橋鎮(8元),距離大約3公裡。所謂蹦蹦車,就是一種改裝的二輪摩托,在右側加一個簡易挎鬥兒,幾乎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其功用,正好載3人。
藤橋鎮相當熱鬧,主干道兩側茶館遍布,每個茶館裡外都有幾十人在喝早茶,場面甚是壯觀。這麼多年的旅游,每到一地,背包長走,更喜歡路上的感覺,藤橋正是我們喜歡的那種地方。
鎮上有開往三亞的公交(8元/人),不走高速,11:10到達解放路的三亞汽車總站。
年底返鄉人多,站內人山人海,就連行李寄存處都要排隊。存好包,馬路對面剛好開來一輛南山寺方向的公交車(5元/人)。車內空無一人,看樣子剛剛發車,不過兩站之後便滿員了。路上比較順利,但並不消停,前門邊座一位年輕媽媽懷裡的小孩哭鬧一路,還吐了一車門,搞得售票員又生氣又無奈。
12:00到達天涯海角景區(門票65元/人)。提到“天涯海角”,又有誰人不知,現在還記得小時候的一首流行歌曲《請到天涯海角來》。景區位於三亞市區西部的三亞灣,我國陸地的最南端。今天陽光明媚,感覺相對溫暖,但並不適於下水。兒子離海水最近,一不小心,鞋子被浪頭打濕,索性赤腳踏水,更加高興。

同樣是海水、陽光、沙灘,但這裡的景色與東郊椰林有所不同。除了這些休閑元素外,景區西端是一片摩崖石刻群,像最為著名的“南天一柱”石、“天涯”石和“海角”石等均在其中。巨石叢中一塊棱角分明、有明顯人為切割痕跡的巨石十分引人注目,看介紹才知是清康熙時期官員勘測陸地邊界時所為。
14:40離開景區,出口經過一個購物大廳,免不了買些零食。乘公交回到汽車總站,取出背包,開始市內徒步游。海南街上見得最多的是檳榔攤,當地不分男女老幼,無不喜食檳榔。檳榔除了干嚼外,更有升級吃法:配上一種樹葉,上面再抹點牙膏一樣的東西,據說這樣更好吃,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啊。長這麼大還不知道檳榔什麼味,忍不住好奇心買了一個嘗嘗,可那味道實在無法適應。檳榔在咀嚼之後會與唾液混合成紅色液體,在人流密集的街道上,地面遍布的一攤攤暗紅色印記,就是人們隨地吐檳榔水造成的,這與北京隨地吐痰的陋習有得一比。
沿解放路往南,轉到和平街,在路邊一家名為夢幻椰鄉冰點的小店裡看到了垂涎已久的清補涼(5元),自然不能錯過。清補涼是由鮮香的椰奶,配上葡萄干、綠豆、椰果、芋頭、粉團、芸豆、冰塊等制成的飲料,當真清涼爽口。距小店二、三十米開外便是網友推崇的清補涼專賣 ——“一馨甜品店”,不過他家的清補涼名不副實,比起“夢幻”味道竟差了很多。
來到三亞河邊,慕名尋找海亞餐廳。海亞餐廳是著名的本地菜館,同為網友熱薦。來之前在網上找到一張三亞美食地圖,上面標明餐廳就在附近。可前後轉了半天,連影子都沒有,一打聽才知已遷至新風路,於是長途跋涉約2KM,當看到餐廳招牌時,不餓卻很累了。
剛剛17:00,雖不到吃飯時間,但店裡客人蠻多。點了文昌雞、紅燒東山羊、清炒四角豆、椰子飯、雞油飯、木瓜排骨湯,均為推薦菜品,共156元。東山羊當然是東山的最正宗,但這裡的味道也很不錯,而普普通通的雞油飯更是鮮香。
今天的賓館定在亞龍灣的華宇皇冠假日酒店(893元/晚),新風街上有開往亞龍灣的公交車(大小洞天-亞龍灣旅游專線,6元/人),可直接到達。酒店位於百花谷,環境很好,但不臨海。Check in時前台小姐熱情建議加400元升級到獨立泳池房,我們不為所動。事實證明這是對的,晚上氣溫下降明顯,戶外更為寒冷,根本下不了水。
夜幕下的百花谷是一條燈火輝煌的小街,是周邊酒店客人就餐的主要場所,但人氣並不旺。街口有一家百佳彙超市,裡面的熱帶水果貴得要命。在街上逛了逛,覺得沒啥意思,於是回到酒店享受大房子的舒適。
D5 1.30(廿七) 大東海,鹿回頭公園
7:30就醒了,留下呼呼大睡的兒子在房間,和LP一起漫步來到海邊。亞龍灣水質良好,沙灘細膩,據說是全國最好的海灘。沿岸酒店林立,堪稱豪華酒店一條街,像希爾頓、萬豪、喜來登、凱萊、天域等世界知名品牌在這裡均可見到。本應屬於公眾的沙灘也被一家家酒店所瓜分,立有圖騰柱的亞龍灣中心廣場更需要購票進入。

皇冠假日酒店設有專用的沙灘出入口,時間太早,尚無人看守,可隨意進出,我們則直接從天域穿大堂而入。長長的沙灘上只有寥寥幾個人,風景不錯,人少更適於拍照。
大致了解了海灘的情況後回到賓館,兒子已經起床了。帶好泳具泳衣,一起再回海邊。此時游客如織,沙灘各入口也都已有人把守,只能憑房卡從專用通道進入。天空陰沉,風大浪急,溫度不升反降,看樣子游泳又泡湯了。

曾經對亞龍灣那麼向往,連續預定了三天的住宿,而此刻在我們眼裡,它只是一個普通的度假海灘而已,忽覺索然無味。網上對它那麼推崇備至,很多人一擲千金來此度假,不知為了什麼?難道是想炫耀富有?走在沙灘上,忽發奇想,今天就離開這裡!
11:30回賓館退房。因為只住了一天,前台一定要和攜程確認才行。小費周折,最後還是遂了願。旁邊一位大哥,與我們情況相同,在我們結賬之前就在與前台交涉,直到我們離開,房也沒退成。
乘公交車回市區(5元/人),在大東海站下車。打電話給早上剛剛預定的山海天酒店問路,總機小姐說僅需10分鐘可達。估計這是騎單車的時間,我們足足走了半個多小時才看到酒店大門。
山海天酒店位於大東海的角落裡,無公交,出租車也難打,一個純粹的自駕酒店,選擇此處顯然是個錯誤決定。意料之外,周邊是狝猴自然保護區,大院裡可以看到很多活潑可愛的小猴子。江澤民總書記曾在此下榻。
住進了270度海景房,站在大大的陽台上,大東海風光盡收眼底。周邊空空,吃飯只能在酒店餐廳解決。已經13:30,來到眼看就要打烊的三樓韓餐廳,點了牛肚牛腸火鍋、小魚干飯團、金槍魚蛋卷飯,共156元(另加15%服務費)。相對於四星酒店,價錢不算貴,味道也很正宗。
山頂是著名的鹿回頭公園,距酒店大約3、4公裡的樣子,我們決定步行前往。鹿回頭公園三面環海,一面毗鄰三亞市區,素有“南海情山”的美譽。主景點“鹿回頭”雕塑是根據海南黎族美麗的愛情傳說而建造,是海南全島最高雕塑,三亞因此被稱為“鹿城”。
網上對其褒貶不一,不過對這個從中學時就向往的地方,現就在眼皮底下,怎麼也要來看一看。一路上坡苦行,15:05來到售票處。售票小姐報價門票60元/人,與功課得知的45元不符。交錢時發現價目表竟被隱蔽地掛在室內側牆上,才看明白這60元包含了42元門票+3元調節基金+15元電瓶車。電瓶車本是可選的,為了讓游客花這份錢,竟耍這種小把戲。
售票處距山頂公園大約還有1-1.5公裡,我們倒樂得坐車,不多時到達公園大門前。此處可俯瞰三亞市區,最顯眼的是在建的號稱“東方迪拜”的鳳凰島,島上四座摩天大廈拔地而起,估計年內將完工,界時又是一個豪華度假景區。

公園整體環境十分精致,分布著許多摩崖石刻。進門見有梨族服裝出租(5元),LP照例租來拍照留念。沿路可見很多猴子,都比較“文明”,與游客保持友好距離,給它們點兒吃的,隨便讓你拍照。
有多條小路通往山頂,最頂端便是主題鹿回頭塑像。相傳古時候,有一位黎族青年從五指山追趕一頭美麗的坡鹿來到南海之濱,前面懸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坡鹿無路可走。青年正要張弓搭箭,忽見火光一閃,煙霧騰空,坡鹿驀然回首,在九色光暈中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剎那間感動了黎族青年,於是兩人傾心相愛並結為恩愛夫妻定居下來,這座山嶺因而被稱為“鹿回頭”。
在山頂下的小賣部買了一個椰子(8元),只見攤主大姐技術精湛,一把大砍刀,揮一揮竟在椰殼上砍出一個剛好能插進一只吸管的小洞,著實令人開眼。
16:10離開公園,出門打了一輛三輪摩的(15元還到8元)回酒店。
酒店的院子很大很大,設有豪華泳池、海邊露天酒吧,充滿休閑情調。天空晴好,令我們又動了游泳的念頭。然而風很大,溫度也不很理想,思想鬥爭一番還是放棄了,不過後來才知今天是三亞幾天來最適合下水的一天。
稍事休息,打車(15元)來到市區。在三亞河東路步行橋下車 —— 一座曲線彎彎的長橋,很有藝術感。又來到夢幻椰鄉冰點小店喝了一碗清補涼,沿著和平街一路走到三亞灣路,尋找鼎鼎大名的明潤海鮮。不過那份老地圖再次誤導了我們,這裡的明潤店已經改頭換面了。
無奈打車前往春園海鮮廣場,遠遠便看到了廣場的“大牌樓”。明潤就在路對面,另一網薦的雪姐餐館也在它旁邊。可能廣場裡的海鮮排檔更加實惠,但覺得那樣太麻煩,我們還是選擇了明潤。明潤,號稱明明白白的利潤,海鮮價錢不能算太便宜,但肯定不會上當。點了和樂蟹、帶子、海膽、鮑魚、海鰻、五指山野菜,共231元,又加了份店門口的椰子飯。海鮮加工得非常地道,野菜也鮮嫩爽口。
來時出租司機老哥提醒我們,外地人在春園附近要小心被搶包,搞得我們略感緊張,兒子一直環顧左右,提防搶包的人。

這頓晚飯相當滿意,然而回途遇上了大麻煩 —— 打不到車。一路車流密集,但出租全部滿載。沿三亞河西路邊走邊找車,一直到新風街的海亞餐廳跟前,才總算打到了車,前後歷經1小時。
回到賓館房間,坐在陽台的休閑椅上觀賞大東海夜景。吹著海風,喝著冰飲料,勞累一天,終於放松,感覺真不錯。
D6 1.31(廿八) 蜈支洲島
早上退房存包,三口人在酒店外打了兩輛摩的(5元/輛),前往榆海路上的南中國大酒店。山海天的交通實在不方便,除非遇到送客至此的出租,否則很難打到車。
今天的目的地是蜈支洲島,南中國大酒店有往返班車可達,在大堂買門票(168元/人),乘車免費。酒店的自助早餐挺不錯,只要45元/人,可惜時間不太夠了。順便問了問這邊的房價,現在標間只有幾百元,但春節期間將漲到3000元/晚。前兩天看到一則海南新聞,稱當地政府將控制春節賓館價格的漲幅在10%以內,恐怕說得容易做來難。
趁著等車的這20幾分鐘,來到旁邊的大東海廣場。如昨日清晨的亞龍灣一樣,沙灘上靜靜的,地域則比前者小很多。隔海可看到山海天酒店並不很遠,但步行卻需要那麼長時間。通常的評價是亞龍灣的沙灘和海水比大東海更好,但實際上感覺區別並不太大。

去蜈支洲旅游有多種途徑,在此坐班車的游客也不少,足足裝滿兩輛空調大巴。9:00出發,40分鐘後到達碼頭。今天滿懷期望,帶好了泳衣泳具,打算暢游蜈支洲,不過到現在為止太陽只露過一次頭。碼頭上等待登船上島的游客已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天空陰沉,寒風瑟瑟,套了一件夾克仍覺得很冷,前面竟還有幾個短褲背心的年青人,只剩下哆嗦的份兒了。
上島的擺渡游船班次密集,大約半個小時後上船。約百人的船艙裡有七八個半大小孩,氣氛特別活躍。海上風浪如同大家興致一樣高,沒多大工夫四周哭鬧聲成了主旋律 —— 暈船了。
蜈支洲這名字聽來很怪!原來“蜈支”是一種罕見的海洋硬殼類爬行動物,因小島的外型有些相像,因而得名。島的東、南、西三面漫山疊翠,臨海山石嶙峋陡峭,驚濤拍岸;中部是逶迤起伏的山林草地,北部則是沙質潔白細膩的優質海水浴場。上島的主題是游泳,不能游泳的蜈支洲便失去了魅力。當然島上也有媽祖廟、觀日岩等小景點供參觀。

小島不大,海岸線全長只有5.7公裡。媽祖廟差不多位於島中心,可能是島上最熱鬧的地方。廟裡香火旺盛,人頭攢動,電瓶車不間斷地將一車車游客送到這裡。廟也不大,大殿裡面坐著五個相師,片刻不停地為游客看相,那真是體力活兒。在每位“大師”跟前注意聽了下,五人清一色的東北口音,東北大忽悠都忽悠到海南來了。東南方向的觀日岩是一片巨石峭壁,是島上觀日出的好地方。北面平坦的沙灘上建有觀海長廊,走在廊中,近觀巨浪猛烈拍打海灘礁石,蔚為壯觀。
已經12:20了,來到自選快餐廳,一個開放的頂棚式建築。這裡飯菜價格靠譜,與島上的高消費相比顯得很實惠,而且菜品樣式豐富,價格10元、20元不等,豬肚湯尤其不錯,一餐三人消費94元。
回到碼頭邊的海澱浴場,沒辦法游泳,只好在岸邊消磨時光。沙灘上擺放了很多沙灘椅,當然不是免費的(40元/小時)。周圍盡是游客,很多小孩子高高興興地玩著堆沙游戲。

14:35乘船回到對岸。停車場旁邊是一個小村,蜈支洲旅游顯然帶動了村民致富,幾輛三輪摩的正在外面候客。此地離藤橋不遠,當初設計的自駕線路,就是從藤橋直接來蜈支洲。
在村口小攤喝了個椰子(5元),16:00坐上返程大巴返回。回到南中國酒店,又遇上打不到車的尷尬。前後等了近一個小時,無奈之下再次步行去山海天。直至快到酒店時,才打到兩輛摩的,談好到山海天-國際飯店15元/車。
長時間等車和步行令人煩燥,到酒店後摩托車不准進院更令人氣憤。為了減少司機的等待時間,一個人跑步往返,穿過偌大的院子去大堂取包。如果不是自駕車,還是不住這裡為妙!
國際飯店位於解放一路上,位置挺不錯,距著名的第一市場僅百米之遙。房間設施很好,性價比很高,最重要的是逛街方便。後悔前兩天住在亞龍灣和大東海,既費錢又費事。
稍事休息,下樓來到第一市場。這裡可謂繁榮之極,逛一逛便被其氛圍所感染。乘2路車(1元/人)又來到解放路步行街閑逛,一無所獲。步行至明潤海鮮晚餐,昨天的鮑魚挺好吃,一口氣要了6只,又點了黑口螺、石斑魚、元貝、韭黃炒沙蟲和革命菜,外買一個椰子飯,共330元。
今天再不用擔心打車的問題,酒足飯飽後,轉回到解放路,在水果攤買了一只澳芒和釋迦果,隨便找了輛公交回到賓館。釋迦果又名鳳梨,綠不溜秋不起眼,白色的果肉像肥肉,味道超甜,應該是進口貨。
整理於 20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