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你還在想要去長城和故宮嗎,別老土了,跟我一起來文游北京吧!以後的數篇游記裡,我將帶你走進多姿多彩的北京文體生活,希望更多的驢友能夠像我一樣文游北京!
本篇游記帶你去到中山音樂堂去聽一場德國的音樂會。




話說這中山音樂堂就在天安門的西側。


這裡本來是皇家的園林,後來孫中山的靈柩在此停放過,故改稱為中山公園。

中山音樂堂就在中山公園裡面。


這毛主席像是新換的,去年我去看時,上面已經油漆斑駁,這次光亮嶄新。

票價120元。如果去晚了還買不到呢!這都是提前好幾天買的,所以驢友如果有興趣去欣賞,一定記著要提前購票,否則從黃牛那裡買票價至少番一倍。我是親眼看見黃牛黨從一位買票的人手中花150元收購,轉手就賣了300元。




這是音樂堂正門外景。

一進大廳,一面紅色廣告板彰顯中山音樂堂的中正大氣。



這就是我看的這場音樂會。


這裡不用安檢,也可以將照相機帶入音樂堂,不過切記,一般不讓照相,除非你有記者證。但是,如果你不太頻繁地又不開閃光燈的話,一般也不會有人過問。

單號,雙號各從一面入場。

音樂堂旁廳內有書店,音像制品店,都是與音樂有關系的。


牆上置放著世界各國的音樂家畫像。


一半的觀眾是老外,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這場音樂會的演出曲目,除非是專業搞音樂的人,否則是不會感興趣的。而我則是帶著一顆感受北京文化生活氛圍的心來此觀看的。


正堂前兩根圓柱直通天地,有一種古典之美。

這是在音樂會開始之前,人還沒有坐滿,在音樂會開始時,上座率基本百分之百。

音樂會開始了,這個來自德國的樂團,分別演奏了巴赫的幾個大調。

旋律悠揚,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聽的。這需要一些音樂素養才能盡會。

上半場結束後,中場休息十五分鐘,我四處逛了逛,這裡有咖啡廳,我突然發現右下角的那位女士,我曾經向她問過路。那是我剛剛進場的時候找不到洗水間,於是我問她洗水間在哪?她很不耐煩地指了一下洗手間的方向,並說你怎麼不看指示啊,那指示指得多清楚啊!中國人就是不看指示……我灰溜溜地一邊走進洗手間一邊在想,這裡外國人太多了,可能她已經忘了自己是哪國人了……

這是記者正在采訪一位觀眾。


下半場開幕。

演奏會結束,樂團起立行禮致謝,觀眾則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


樂團撤向後台。

可是掌聲不停怎麼辦,於是再次回到台前謝罪,啊不是,是謝幕。

一鞠躬……

再鞠躬

三鞠躬。

最後樂團首席小提琴也是團長吧,決定再演奏一曲以饗觀眾的熱情掌聲。

看完音樂會,徐步信出,再次來到天安門前,回想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滄桑巨變,我向毛主席行了一個注目禮,祝願他老人家萬歲萬歲萬萬歲!
更加精彩的文游北京將為你徐徐拉開,下一篇游記將帶你走進“老莫”。什麼是老莫,呵呵,如果提起北京,你不知道老莫,我也沒必要跟你解釋了!您走好了您吶,白白了您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