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母,游桂林
老媽好玩,家人盡知。
春節過後,本來哥哥一家三口計劃開車去景德鎮,還帶上老媽。可走前一天,因嫂子家有事,未成行,老媽很郁悶。據說她箱子都收拾好了,卻沒走成。那兩天她很是無聊,看來很受傷!
三月底,我有5天假,於是3月初就開始問老媽:“我休假陪你出去玩,好不好!”
“哦,三月底我很忙,恐怕不行。”說這話時,老媽正忙著在網上打游戲,都沒顧上正眼瞧我。我訕訕離開。
過了幾天,老媽主動問我“要是沒人陪你出去休假,那我就陪你出去啦!”一副“我幫你忙”的樣子。我趕緊樂顛顛的獻媚“好啊!好啊!你陪我去啦!”
又過了幾天,老媽通知我“我拉上你爸一起去哈。”“沒問題!”我也一點沒含糊。
至於去哪,我計劃了很久,在騰衝和桂林之間猶豫不決。最終選擇桂林,主要是因為旅行社的朋友告訴我:桂林更適合老人。
桂林我在7年前的春節去過,當時天氣很冷,所以印像一般。老爸是個建築工程師,一生走南闖北,桂林也去過——不過是在三十年前,——所以跟沒去過一樣。老媽退休後也是游山玩水,全國除西藏外的著名景點基本跑遍,偏偏一直沒有機會看看號稱“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上次她跟我去南寧探親,沒有安排她去桂林,還一直耿耿於懷。
於是我決定,這次殺向桂林。
定好目標,下來就是安排行程。這對我不難,單位每年一次安排重要客戶開會,都是由我全面負責:大到線路計劃、小到餐飲菜單,最後連房間安排,都是我一人把控,所以很有經驗。
父母均已是七十歲的老人,雖然身體還算不錯,但畢竟有了年紀,因此旅程必須舒適,不能太累;同時還要兼顧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盡可能多的玩些東西;另外,安全很重要。為了這幾個原則,我沒有安排七星岩這樣的岩洞游,因為岩洞裡通常會爬上爬下,而且普遍地面濕滑,容易摔跤;同時我也“揮淚”取消了龍脊梯田這個我一直想去看看的景點,因為這個景點坐車時間長,且有山路、需徒步。之後,我又征詢了我身邊的“廣西土著”——老公——的意見後,制定出詳細可行的出行計劃。
由於工作原因,我預定的航班是晚上9點才從北京起飛,到桂林已經十二點以後,於是我事先預訂了攜程的接機服務。司機很負責,也很有禮貌,見爸媽是老人,忙幫著拿行李;在進入市區後,雖然很晚,啥也看不見,還給我們進行簡單的導游。我們入住漢廷快捷桂林濱江路酒店。我選擇這個酒店,主要是對大品牌商務酒店的信賴——不豪華,但是干淨實用,同時也因為這個酒店位置還不錯,距離漓江只有100米。父母入住後,對這間小巧精致的酒店表示滿意。不過早餐很一般,想想15元也就這樣了。
第二天,桂林一直在時斷時續的下雨,不過,景色很好。特別是漓江邊上的香樟樹在雨幕下婆娑搖曳,老媽喜歡的不得了,頻頻舉起相機進行“藝術創作”。這一天,上午去看了桂林靖江王城,然後又坐船去看像鼻山,晚上帶他們去“桂林肥仔”(餐館名)吃飯。雖然天氣不好,但是老媽還是很高興,覺得桂林很美,而且空氣很好。在靖江王城,兩人還童心未泯的參加了“科舉考試”,最後為了誰的毛筆字好看小有爭執。
我這一天的感覺是:1,桂林的出租車司機都是很好的導游,而且非常執著的推薦景點讓你去,實在讓人無法招架。2,像鼻山雖然名氣大,不過也就如此——也許是因為天氣不好。3,“桂林肥仔”性價比不高,不過在南寧的幾家分店還是挺不錯的。
第三天一早9點鐘,預定的攜程班車直接送我們去了竹江碼頭。為了飽覽漓江全景,我預定了漓江到陽朔的船票,而且是最貴的一種船。全程四小時,其中還包一頓自助餐。這也是我權衡半天,才做出的決定,主要是想讓父母舒服一點,吃的好一點,所以決定不惜多花錢。要是我自己,20多元的長途車就到陽朔了!
船開的很慢,每到一個景點就有講解。其實沒有太多的文化,大多都是對江邊的山水進行想像。我一向不喜這種天馬行空的講解,再加上不時有工作電話騷擾,所以我干脆開始辦公。爸媽還是很高興,一聽廣播說到了某個景點,就馬上很配合的跑上船頂去拍照。天氣不是很好,下雨,有很大的霧氣。不過,據老公解釋說,這更能體會“煙雨漓江”的意境,後來回來看老媽的照片,霧氣昭昭,確有仙氣。
下午2點左右,抵達陽朔龍頭山碼頭。坐著電瓶車,我們到了唐人街大酒店。這個四星級酒店不在西街附近,走路過去大約十分鐘,所以相對安靜。我定了一個套房,兩室一廳兩衛,大概60平的樣子,480元;既可以和父母住在一起,又相對獨立。爸媽很喜歡這個安排,所以也對酒店相對陳舊的設施和裝修沒有什麼意見。他們的房間還有陽台,望出去就是漓江,景色也不錯。酒店很大,平時看不見什麼客人,可是早餐的時候,卻看到很多人。對了,酒店中式早餐25元/人,自助,不錯,很豐富,每天爸媽都能吃出4、5個盤子,令我很吃驚,不由得想起那句著名的古文“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來之前,老公告訴我“陽朔就是一個大公園。”來之後,覺得此話不假——無論哪裡都是風景如畫,所以隨便什麼地方拉根繩、修個門就可以當景點買票賺錢了。喀斯特地貌真是非常有特點,再加上南方雨水充沛、溫度適宜,所以滿眼都是清新的綠色,而漓江一路彎彎繞繞穿行之間,更添幾分嫵媚動人。
陽朔的旅游服務確實很到位,什麼條件和標准都有。想舒服可以包車、包竹筏,年輕人可以20元/天租輛自行車到處閑逛,也有公共汽車可以乘坐。西街上有各種小酒吧,還有正宗的法國人開的西餐店,也有本的地啤酒魚,就連麥當勞和肯德基都各有一家;出了西街,漓江沿岸大部分是大排檔,味道也不錯。而賓館、客棧也很多,小客棧大多是私人旅館,可是卻別致溫馨;星級賓館也有,一般都是旅行團住的。父母腿腳不好,所以我還是選擇了有電梯的星級賓館。總之,到了陽朔,只要好好享受就可以了。
陽朔外國人很多,所以這裡很是國際化。後來一想,經常會在外國人講述中國的電影裡看到陽朔、桂林的景像,可能是這裡地貌太有特點了,所以很早就吸引各國的人等來此休閑娛樂。
在陽朔一共呆了三天。同父母出門,強度不大。我們基本上午、下午各去一個景點,中午回來午餐和午休。交通工具有竹筏、小車。除了一個晚上去看了《印像劉三姐》外,剩下兩個晚上的就在西街吃飯後閑逛然後回酒店,我再陪他們看會電視、吃點水果,自己在上上網,一天倒也優哉游哉,很有度假氣氛。爸媽感覺很舒服,覺得這裡空氣好、景色美。而且幸運的是,我們到陽朔後,天氣轉好,每天陽光燦爛,又不熱,很宜人!
說起《印像劉三姐》,我覺得還是挺棒的!值得一看!老謀子還是有兩把刷子!在全國很多景區都看過表演,其中前年在張家界也看過一場天門山實景演出,也不錯,但是感覺不如《印像劉三姐》想像力豐富、表現力強。《印像劉三姐》讓我唯一覺得缺憾的是:節奏慢、換場慢,這可能因為場面太大、演員太多,所以快不起來。爸媽對這場演出也持肯定態度。
另外還有一件事:《印像劉三姐》的票價實在混亂,我在攜程上預定的票,屬於貴的;有兩個北京人在桂林火車站買的,位置和我們挨著,就比我的便宜的多;還有當地人兜售的門票,更是便宜的離譜,不過據說是在河對岸看。“算了,就這樣吧。因為陪父母嘛,多花錢買個踏實!”我這樣跟自己說。
最後一個下午,爸媽去當地菜市場買水果,我就“請假”自己去西街逛。然後在漓江邊發現一位置絕好餐廳,在這家餐廳露台上可以飽覽漓江秀色!於是我一直在這裡坐到天黑吃完晚餐才回到酒店。爸媽居然買回了一大盒金橘准備帶回家。我禁不住嘲笑他們“這玩意北京超市有的是。”可後來,事實證明,他們很英明:北京超市的不如他們買的新鮮。
最後一天,我一早陪父母在江邊閑逛,然後又自己租輛自行車騎到附近的鄉村。景色確實好,哪裡都是美不勝收。路上一大姐應我要求給我拍照,一聊才知:她是河南人,嫁到這裡十余年,因覺得此處甚好,於是留下來,開了個根雕店,現在連口音都改了。我禁不住想到租給我自行車的那一家子,老公是潮汕人,娶了陽朔本地女子,便也扎根此地,經營各種小買賣,做得都是游客生意,也過得好不快活。
中午同父母一起吃過午飯,預定的私人小車接我們去了機場。
晚上7點抵達北京。哥來接。
在回去的路上,老媽對哥說:“以後你也要像你妹這樣帶我們出去玩啊,回來我打分。”
“打分干嘛?”我不解。
“誰表現好,有獎勵呀!”老媽一本正經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