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景洪已是第二天了,今天旅行社的安排是去熱帶植物園。
在西雙版納雖然也是使用北京時間,但和上海比還是有近兩小時的時差,8點鐘天才真正亮,而在上海6點多天早就亮啦。去植物園的路上經過橄欖壩,壩在傣語中是集市的意思,過去總以為是個水壩,這回總算是搞清楚了,還好沒出洋像。導游的安排又是購物,原想拍一些照片給遠方的朋友看看的,他在那裡插過隊,誰想給導游看住沒一點自由,只能在車上拍了一點鏡頭。
熱帶植物園確實不錯,但我們也只能走馬觀花,何況我這個老土只想去農村看看,跟導游提過幾次都說會安排的,下午回程的路上果然導游說要去傣家村寨參觀,但我們的上海全陪導游卻有意見說是要聽聽大家的意見,我心裡嘀咕不去傣族村宅看看怎麼能算到過西雙版納納?
旅游車在離景洪不遠的一個村寨停了下來,村口有人在搓麻將,看得出這是個普通的村寨,顯然不是專門的旅游點,這很好一切都很自然,很合我的胃口,村口有人在招呼我們去喝茶,同伴們都很高興,可我沒興趣,我要去村裡看看,導游要我別離隊,我沒理會徑直向村裡走去。
這是一個建在坡地上的寨子,全寨的傣樓都是一個樣子,木板的杆楠式結構,外圍磚牆,樓下養的是雞、鴨、豬、牛,因通風也不見得有啥氣味難聞。寨裡的人不多,都是些“老蜜桃”(老年婦女),對我的熱情友好她們都有些無動於衷,這讓我很納悶,難道是語言不通?遠遠的看見幾個傣族女孩衣著鮮艷的像是要出門,我又試著導游教得向她們招呼“少德麗,耶!”(姑娘,真漂亮!)可她們還沒反映,只是看了我一眼就離我而去,咦?這可怪拉,這句話我們這兩天可是屢試屢爽的呀,半天我才回過神來,原來陽光刺眼我臉上戴著墨鏡,傣家人是不喜歡戴墨鏡的男人的,何況我一身黑汗衫像個黑老大,這確實不討人喜歡。
傣族信奉小乘佛教,是個全民信教的民族,每個村寨都有廟,費用由村民供奉,男孩子從小就做和尚在廟裡學文化,這村寨裡也有一座廟,有七八個小和尚,吸取前面的經驗,我沒戴墨鏡,進廟裡後脫鞋拜佛敬香,隨手捐了10元錢,這一下就獲得了他們的好感,一圈煙發下我們就成了朋友,這是一些十五、六歲的少年,很健談也很好奇,有的騎著摩托在廟門前轉來轉去,更本無所顧忌,在傣族的村寨裡廟宇就是學校,和內地的寺廟有本質的不同。雲南十八怪裡有“小和尚談戀愛”這一怪,其實我看這幫小和尚是抽煙喝酒騎著摩托談戀愛,除了念經外,他們和常人都一樣。
出廟宇正好遇上同伴們從寨裡出來,大多人手裡都買了不少仿銀紀念品,上海全陪導游正喋喋不休的數落他們:“你們呀真得是來扶貧幫困來了,出手太大方,也不還還價。”一問,原來他們在一戶傣家參觀的一會工夫,就在“少德麗”的宣傳下買了幾千元的仿銀制品,根本沒參觀一下寨子就活脫脫的掉進了地陪的購物陷阱,而我們的上海全陪因顧忌同行不好明說,只能看著他們“貢獻”。回到旅游車上,大伙也覺得有被蒙的味道,有人自嘲剛才的購物是為老知青們還“孽債”。
行程結束時問了地陪才知剛才參觀的村寨在傣語中叫曼桂。晚上去看了民族風情表演,80元一張門票還帶自助餐。
在景洪幾天我們均在“山東好漢餐飲店”用餐,雖說是山東人開的但南北風味燒的均不錯,很合我們的口味。店主人是個不錯的年輕人,在景洪工作了13年,人很熱情,人緣也很好,導游跟他都很熟叫他王哥。來時曾見網上有人在去緬甸時忘帶身份證過不了關,此次我們也有人碰上了這尷尬事,但通過王哥的關系還是解決了。
(山東好漢餐飲店地址:旅游度假區2號路觀光酒店前電話:0691-2144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