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你還在想要去長城和故宮嗎,別老土了,跟我一起來文游北京吧!以後的數篇游記裡,我將帶你走進多姿多彩的北京文體生活,希望更多的驢友能夠像我一樣文游北京!
本篇游記將帶您走進老舍茶館,體會老北京“酒旗戲鼓”的別樣生活。首先,我們來到位於北京前門西街的老舍茶館的門前,這裡有老北京最傳統的“前門青瓷大碗茶”,雖歷經幾十年,但仍然是二分錢一碗呢!當然這了是像征意義的了,實際上就是免費給大家品嘗。我喝了一碗,味道不錯喲!

老舍茶館是以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劇命名的茶館,始建於1988年。在這古香古色、京味十足的環境裡,客人每天都可以欣賞到來自曲藝、戲劇等各界名流的精彩表演,同時可以品用各類名茶、宮廷細點和應季北京風味小吃。

提起“老舍茶館”,不但在京城婦孺皆知,就是在外埠,甚至在國外,知道這個字號的人也不少。“老舍茶館”已然成了北京這座六朝古都和國際大都市的“城市名片”。

這是經理正在給服務人中訓話。

現如今,京城的大小茶館有五六百家,為什麼只有老舍茶館享有“城市名片”的美譽?一是因為它由二分錢一碗的大碗茶起家,是改革開放以後,京城開的第一家新式茶館。二是因為茶館以老舍先生命名,老舍先生是京味文化的代表之一,有很高的知名度。三是因為老舍茶館有味兒。什麼味兒?當然是京味兒了。人們進茶館不單是品茶味兒,還要品其中的文化味兒。這兩樣兒老舍茶館全占了。所以說它不出名誰出名?

當然,老舍茶館能在京城享有美譽,除了以上說的三點,還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茶館的創辦人尹盛喜先生的口碑和知名度。說老實話,尹盛喜的大號,在京城是與老舍茶館分不開的。人們提起老舍茶館,自然會想到尹盛喜,同樣,說起尹盛喜,也會同時想到老舍茶館。如果說老舍茶館是形,那麼可以說尹盛喜是它的魂。

換句話說,沒有尹盛喜,就沒有老舍茶館。沒有老舍茶館,尹盛喜也不會有這麼高的聲望。尹先生已於2003年6月作古,但老舍茶館還在,仿佛尹先生還活著。人們到老舍茶館,依然會對尹先生的為人和事跡津津樂道,人們並不覺得尹先生“走”了。一個人的名字和形像能與一個茶館如影相隨,古今中外恐不多見。

尹盛喜的名字最初是與二分錢一碗的大碗茶聯系在一起的。1979年,改革開放之初,人們的市場經濟意識還處於朦朧狀態,老尹就帶領一幫待業青年,在前門大街支起了茶攤。此舉轟動一時,自然老尹也以改革開放的典型上了報紙、上了電視。由茶攤到茶館,老尹花了將近8年時間。人們不難想像一碗茶二分錢,積累起開茶館的資金,要付出多少辛苦和血汗。“抗戰八年”,老尹挺過來了。1987年11月,當老舍茶館舉行開張儀式時,人們為這個茶館的開張不禁眼前一亮。要知道當時偌大的京城還沒有一家像樣的茶館。老尹又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老舍茶館,陳設古樸、典雅,京味十足。大廳內整齊排列的八仙桌、靠背椅、屋頂懸掛的一盞盞宮燈、櫃台上掛著標有龍井、烏龍等各式名茶的小木牌,以及牆壁上懸掛的書畫楹聯,使游客感覺如同進入一座老北京的民俗博物館。

老舍茶館每天吸引著大量的客人—既有來自京城的老戲迷、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旅游者、以及慕名而來的外國客人。茶館開張至今,馬三立、謝添、於是之、駱玉笙、李維康等著名藝術家都曾在此登台演出。上圖是四合院茶館,就相當於飯店裡的包間。

老舍茶館地處前門,是寸土寸金之地。內部的裝飾格調以傳統的中式裝飾為主,顏色較深,宮燈、紅木桌椅及舞台古色古香,營業面積及茶桌數都有相當規模,在這裡,可以飲茶也可以點菜,還有烤鴨供應,提供的服務品種較齊。老舍茶館另外一個特色就是佛教的色彩較濃,進門及各層平台均有佛像供奉。

上老舍茶館飲茶要到三樓,茶葉的品種以花茶、綠茶為多,茶水服務以杯茶(蓋碗為主,兼有烏龍,大約有二十余種茶品),配茶的小點心是自制的,品種較多,有一定的特色。

老舍茶館的客人以外國游客和旅游者為多,在每周的一、三、五下午有戲迷樂活動及京劇演唱,晚上的戲曲及雜技表演17:40開始,票價40元人—130元人,內容有雙簧、單弦、京劇彩唱等,精彩熱鬧,家裡要是來了外國朋友或是外地親戚,老舍茶館不失為一個招待的好去處。

我照例留影一張!

這裡的茶也不算貴了,我點了一杯花之語,價格四十元,可以免費續水。下圖就是我的茶,有韻味吧!

這是茶牌的一部分。

看看這位茶博士的裝容,還真是老北京那種奇特的味呢!

一邊品著花之語,一邊聽中國古典樂曲,一邊看川劇變臉。

只見這位演員來到台下,與一位女士握手,就在握手的瞬間,臉向下一抖,瞬間就完成了換臉。而我也不甘示弱,也要與他握手,就在握手的一瞬間,你猜發生了什麼,我在本篇游記的結尾告訴你。

變臉結束後,皮影戲又拉開小幕。這一段皮影戲“打狼”,風趣幽默,讓人回到兒時年代那段陽光燦爛的日子……

演員來到前台謝幕,我們則報以熱烈掌聲。

老舍的夫人胡絜青說:“老舍茶館除了它的經濟效益之外,更重要的在於它的文化性質,傳統色彩,地方風格,具有明顯的精神文化效益。”

為弘揚祖國茶文化事業,還組織成立了自己的茶藝表演隊,在茶館可以欣賞到烏龍茶、文式茶、農家茶、茉莉花茶等各類名茶茶藝表演。茶館不僅為游客提供了一個展示中國茶文化和中國民族藝術的場所,同時也是吸引國外觀光游客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美國前總統布什、前國務卿基辛格,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新加坡總理王鼎昌、俄羅斯總理普裡馬科夫、柬埔寨首相洪森、泰國公主詩琳通等各國政要都曾是這裡的座上賓。

老舍茶館是以傳統文化為特色的茶產業企業,“和”是老舍茶館一直提倡並一貫堅持的傳統品德,正如所說的“人和茶香”。老舍茶館內部做到“人和”,上下團結一致,同事之間和諧共進、互敬互愛;對顧客和顏悅色、令顧客和心悅意;與周邊環境和睦相處;與競爭對手和平友善。“敬”由心生,時刻保持一種謙卑的心態,在我們的舉止行動上要做到謙虛、禮貌。尊敬顧客,敬重事業,尊重同事、家人、朋友和競爭對手,對己要謹慎,敬重事理,敬愛生活。

這些景致都是包間內的情景。

可以說皇宮不過如此。

將老北京的特色展示的淋漓盡致。

到處是傳統,到處是文化。

與老舍茶館中的老舍像合個影。

這是三樓走廊。一圈展示的都是茶館各種盛事。

這是戲服還是古代的嫁衣呢?


自開業以來,老舍茶館接待了很多中外名人,在世界各國享有很高的聲譽。2005年4月28日,連戰夫婦率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曾在老舍茶館品茶賞戲。下面就是連戰的題詞。

雖是茶館,但茶館裡面也有以茶文化為主題的傳統民俗博物館。

可以隨意參觀,並購物。

這面旗現在已經成為文物了。

下面這幾幅泥人塑像鮮活地展示了老北京的百姓生活圖景。



下圖這濃郁的北京之門只是對聯的字寫得太一般了。當然,其它都是經典。

地址:前門西大街5號樓,正陽門城樓的西側票價:每天晚上19:40~21:20在老舍茶館三樓西大廳,有綜合節目表演,其中含有京劇、曲藝、雜技、魔術等,需要提前兩天預訂座位。票價為60~180元,含茶點,其主要區別在於座位離舞台的遠近和茶點的不一樣。
開放時間:9:00~21:20

攻略:若不想多花錢,最好在每星期六、日下午去,那時有京劇彩唱專場15:00~17:00,票價20元,只含茶水,在茶館的西大廳。每星期三、五下午14:30~17:00,是票友的“戲迷樂”活動,票價10元,含茶水。每星期一至星期五,在茶館東小廳,是民樂演奏:14:30~17:00;票價10元,含茶水。

上圖是尹先生與布什先生握手的塑像。

交通路線:乘17、22、43、826路公交車至前門站下車即到;或乘地鐵2號線至前門站下車即到。

特別提示:除了喝茶、看節目、過眼癮,茶館的小吃也是不得不品的,有雪花酥、驢打滾兒、糖耳朵、麻花、百花酥、艾窩窩、豌豆黃、小豆涼糕、排叉、糖火燒等二十多種北京小吃,那可是視、聽、味的全方位享受了。

下圖是一進大門的照壁。


這是茶牌。

各種不吃供您品嘗,價格也是百姓可以消費得起的喲!

最後還是回頭看看我的花之語吧,套用韓寒的成名作《杯中窺人》的結尾語:“寫到這裡,猛發現花已經沉到杯底了。”

變臉者在與我握手的一瞬間,又換了一張臉,而這張臉就是他自己的真容,呵呵,著實嚇了我一跳呢!哈哈。
韻味無窮的北京文化生活正在為您徐徐展開,下一篇游記將帶你到中山音樂堂享一場音樂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