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京津唐之三——騎車去看海和塘沽見聞(5月2日)

作者: xiaodupipi

導讀注明:這是我和一同學2001 04.30-05.04的北京-薊縣-(唐山)寧河-塘沽-天津-北京的騎行經歷。轉天的行進路線我們在唐山就已經商訂好,首先從寧河騎至渤海濱的村莊蔡家堡,看看真正自然的海,然後順著海防公路直奔塘沽。 既然昨天瘋狂的趕路,那麼今天我們會從容很多。按照我的感覺,半天之內肯定能趕到塘沽。天氣比較陰,還掉了雨點,好在不大,而且一會即停了。寧河南 ...

注明:這是我和一同學2001 04.30-05.04的北京-薊縣-(唐山)寧河-塘沽-天津-北京的騎行經歷。轉天的行進路線我們在唐山就已經商訂好,首先從寧河騎至渤海濱的村莊蔡家堡,看看真正自然的海,然後順著海防公路直奔塘沽。

既然昨天瘋狂的趕路,那麼今天我們會從容很多。按照我的感覺,半天之內肯定能趕到塘沽。天氣比較陰,還掉了雨點,好在不大,而且一會即停了。寧河南邊一點是天津的漢沽區,是我們去蔡家堡必經之地。在漢沽區外的一條小河兩岸,大大小小全是墳頭,頗為壯觀。而且每個墳頭上都用磚塊壓著些紙錢,表達著對親人的祭奠哀思。

離開漢沽,奔向蔡家堡的路上,車輛已經很少了,也幾乎看不到什麼人,經過了幾天野外騎行的我們,根本沒有任何顧忌,在路邊不再遮掩,大膽的解穢。我們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開始感到海風了氣息了,而且越來越大,我們騎行困難,只能把變速一次次的調低。各種建築物越來越少,遠處天空中出現了海鳥的身影,路邊一大片一大片的海水被引進來並且分開,這裡一定是晾曬海鹽的場所。我心情激動,因為我生平還未見過真正的大海,馬上就要看到了,我鼓勵著鬥鬥,逆風努力前行。又拐了幾個彎,終於望見那個蔡家堡了。進了村裡,才發現這個村子不大,村裡的土路坑坑窪窪,非常難走,這裡的村莊和內陸地區的村莊不一樣,土路旁,你根本看不到蓬生的野草野菜。路邊只有一堆堆的垃圾,而垃圾堆裡,大量的是人們吃剩的蟹蚌一類海貨的外殼,在那裡散發著腥味。村裡三三兩兩的站著些人,我們問清了通往海邊的路線後,立即上車前往。

出了村子,就沒有路了,半推半騎的行著,前面像是在施工,全是土堆,遠處也有鏽跡斑斑的漁船。海鳥在天空不停的盤旋,“阿、阿”的叫著。我們推車順一條小路上了土堆,前面幾個工人在工作,到了工人旁邊,終於看到海了。說實話,第一次看見海的我,十分失望。慘淡的天色,灰黃的海水,沒有一絲的美感。也許在天和景明的日子,海邊廣闊浩瀚的遠景會讓人感到海的偉大,但今天,在我面前的海,污濁而平凡。

工人們陸續走了,只留下一個人干活,鬥鬥和他聊了起來,原來他也不是本地人,是從河南出來打工的農民,家裡還有老婆孩子。我給他上了支煙,他見我們煙好,又多要了一支。然後,鬥鬥拉著他照了張相,他羞赧的照了。這個河南人很健談,可惜口音太重。問他去塘沽的海防公路怎麼走,他指著遠處的公路一陣講,我和豆豆都聽不懂,只能大概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前進。

我們摸索著上了海防公路,這也是一條讓人失望的路。地圖上,它寬闊坦直,直達塘沽。而實際上,狹窄而不平。旁邊就是海,沿這條水泥路走了三十分鐘,到了一處小港口,讓人驚奇的是,這個小港口不僅有漁船,而且有旅游用的船艇。除了漁民,港口上還有一些衣衫光鮮的旅游者。

過了小港,又走了一段,海防公路至此中斷,前面全是土路,縱橫交錯,但能通到遠處公路的只有一條,路旁都是水塘,我們繞迷宮般的走了半天,幾度路盡而回頭。路過一間有數只柴狗把守的小屋時,犬吠聲聲,我們戰戰兢兢,硬著頭皮衝了過去。顛簸半天,終於繞到了去往塘沽公路上。鬥鬥的車在薊縣的時候多上了些油,加上剛才行走的泥土路,現在車鏈、車軸裡滾滿了油泥,他清理半天,才算干淨。

和前兩天一樣,早上的陰天,在上午時分慢慢變亮。風逐漸變小,硌屁股的痛苦依然纏繞著我們,好在我們已經習慣,不再以為負擔。“本來我以為今天上午就可以趕到塘沽,沒想到今天的路這麼難走,又是風,又是顛,還找不著路。”我對鬥鬥抱怨道。“是啊,只希望中午能到塘沽就好了”,鬥鬥回答。繼續前行,路面平坦,我們又大聲的唱起了歌,空空的公路上,我們神采飛揚,情緒激蕩。

再走一會,我們上了彩虹大橋,這是天津有名的一座橋梁。行在橋上的時候,一輛輛運輸大卡車飛嘯而過,而橋身隨之忽悠忽悠的微微震顫,我恐慌了一陣,以為地震來了。待弄明白原由後,對鬥鬥說:“這麼差的工程質量,這個橋估計用不了多少時間就會塌。”

將近十二點,我們看見了塘沽的高高的居民樓,又騎了一段,進入了塘沽的天津工業開發區。工業區街道干淨,工廠整齊,新式的工廠沒有煙塵,噪音,與城市相融在一起,有別於傳統的工廠。在塘沽新區,我們找了家像樣的東北菜館吃了飯,而後進入老城區,尋找安歇落腳處。

一切都安頓好,我們騎車去了聞名天津的洋貨市場,在這個糟雜凌亂的市場裡,我感覺好像回到了北京的早市,人聲鼎沸,環境髒亂,偽劣產品充斥其間。我雖然看中一些東西,但由於害怕是假貨而不敢購買。

出了市場,天色逐漸又陰沉了下來,我們趕往塘沽的古跡:大沽炮台。塘沽的老城區外路面顛簸,塵土漫天飛揚。路上還路過了大沽船塢遺址紀念館,但並不對外開放,我們在館前與巨型船錨合了影,便匆匆走了。

在塘沽的東南一隅,我們找到了大沽炮台。正門石梁上用隸書橫寫著“海門古塞”四字。進到資料館裡,我受到了離開學校後又一次的愛國主義教育,館裡介紹了從鴉片戰爭到清末八國聯軍幾次的帝國主義侵華的歷史,記錄了不少愛國英雄的事跡,揭露了清政府的無能腐朽。出了館,登上那小小的炮台,生滿鐵鏽的炮筒和被嚴重風化剝蝕的女兒牆讓人感到歷史的沉重。前面,滄海化桑田,已經完全沒有昔日的樣子。

出了炮台,我們沒有順原路回去,而是轉到了去往天津港的路上,已經五點多鐘了,天色昏沉下來。尋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海港的入口。我們只好遠遠的望著那些巨大的艦船,在昏暗中,顯的越發崔巍。回旅館的路上,鬥鬥在地攤上買了兩只大活蟹,帶臍的那種,他說:“到了塘沽,不吃海鮮說不過去。”

我們找了一家裝修的氣派的海鮮館,點了一些魚、蝦,並把螃蟹給了服務員,叫她幫忙去後廚蒸煮好拿來。說實話,我對海鮮感覺很一般,鬥鬥倒是吃的津津有味。螃蟹上來後,我們剝開殼,裡面的“黃”不翼而飛,我問鬥鬥是否看見了買時螃蟹是帶“黃”的,他說沒注意。“算了,吃吧,”他對我說。可惜,我們沒有辦法找到“元凶”。可以肯定的是,不是賣螃蟹的作假,就是飯館大廚在攜油。

吃過晚飯,天色大黑,回到旅館稍適休息,鬥鬥拉著我到街上散步。我們步行去了城區中心的廣場,由於是假日期間,廣場上燈火闌珊,噴泉齊放,萬柱衝天。水映彩燈處,煞是好看,紅男綠女依偎其間,或拍照留念,或漫步流連,一派喧鬧升平之像。過了廣場,是塘沽的商業區,街道兩邊,招牌叢立,遺憾的是,不少商家沒有假日經濟的概念,都早早關了門,只剩些小門臉店鋪在營業。我在一家服裝店裡買下一件襯衫,又逛了一會,才回去休息。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