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明:這是我和一同學2001 04.30-05.04的北京-薊縣-(唐山)寧河-塘沽-天津-北京的騎行經歷。第二天我們六點多就起了,仍然是個嫩陰天,霧氣比昨天大。吃過早點,灌滿了水壺,一切准備就緒,七點多我們就上路了。根據修正的行程和路線,我們放棄了游覽盤山的計劃,而且放棄了去遵化的清東陵,決定當天途經玉田,從豐潤直接南轉向唐山。
一路無話,我們都大聲唱著歌自娛自樂,忘憂前行。一段時間後,再次我們進入102國道,路邊的莊稼憤怒生長,綠的喜人。在一片麥田旁,我們下車休息,對著麥田一陣“施肥”。然後,在田邊照相留念。接著騎行,路旁又見“帶狀城市”,個別地方,工廠煙霧彌漫,我們呼吸都困難,只盼趕緊衝出煙霧包圍,享受新鮮空氣。
屁股開始感覺有些不舒服,主要是硌疼,但也不能總歇,所以實在難受了,我們便緊蹬兩步,然後起身,站在車上,任車滑行。想著不知道前面還要幾天才能到家,不禁郁悶,但也無奈,只好鼓起勇氣前進。
我心中暗暗算著昨天的行程,對鬥鬥說:“我算了算,不計休息時間,昨天我們騎行的速度至少是每小時二十二公裡”。“那還比較快了,不過今天可能會沒有昨天快”,鬥鬥答到。
“另外,根據昨天的經驗,休息的時候絕對不能坐,一定要站著,否則,再次騎車的時候會感到更累。”我補充道。
由於在玉田縣外做了休息,所以我們沒有在縣城做停留。玉田的風貌看起來沒有薊縣繁華,略微蕭條了些。在縣城裡,我看到了Giant的標志,好像是個專賣店,真讓人驚訝,這麼個小縣城居然也有Giant的專賣。
過了玉田,天氣逐漸變晴。在豐潤的前一站,高麗鋪鎮前,我們碰到了一群騎車行進的老人,都騎著老式二八或者二六的舊車,一共六、七個,都穿著黃色馬甲,看起來相當醒目。我們輕易的超過了他們,102國道和112國道的交叉路口,我和鬥鬥下車,看了看地圖,如果繼續直走,馬上就到豐潤了。老人們不緊不慢的攆了上來,並超過我們,拐到112國道奔唐山方向去了。我們也上了車,不一會又超越了他們,天氣繼續放晴,已經是朗照了。唐山北段的112國道,是一條嶄新的道路,路面平整寬闊,車輛不多,我們對著太陽努力騎行。又過了一段時間,我們見路邊有一所小房子,便停車准備休整。來到房後,見地上一堆堆糞便攤著,看來這裡早有“前輩”視為方便之所。解手後回到路邊吸煙納涼,一支煙沒有吸完的時候,見那些黃馬甲老人又跟了上來。看到我們在休息,他們也下了車與我們攀談起來。原來他們從是徐州來的,胸前印著“徐州老年自行車協會”的字樣。這些老人一行六人,大都頭發花白,其中還有兩人是女的。除了外面的馬甲,都身穿便裝,腳下是帆布球鞋或者軍膠鞋,還有一個居然腳踩片鞋。再看他們的“坐騎”,都是和他們一樣老的車,車帶,氣筒,帳篷,酒精爐子……每個車上都帶了很多東西。他們說,他們從徐州出發,已經騎了一個月了,途經江蘇,山東,河北,天津,現在要經過唐山趕往山海關去。另外,從山海關回來,他們還要經北京到河北,河南,然後回徐州,大概還需要一個半月。看著這些老人身上和所帶的裝備,看著他們的老舊的車,看著他們風塵僕僕的臉和老當益壯的身子骨,先前自我感覺良好的我們,一下子相形見絀,疲憊之氣早飛到雲外了。我們合了影,並交換了郵寄地址,以便以後聯系。
和老人們分別後,我們繼續向南,穿過了京沈高速公路,唐山雖仍遙遙但已可期了。十二點的時候,我們進入了唐山。干淨的街道,整齊的小區,較少的行人,唐山的街景與我們先前路過的縣城的很不一樣。吃過午飯,我們向市中心進發,去游覽那裡的唐山廣場和抗震紀念館。
路上行人還不太多,我突然發現這裡很難看到白發蒼蒼的老人,估計是當初大都死於那場災難性的地震了。廣場所在的街為商業街,充滿了商業氣息。廣場上商家在搞促銷活動,再加上今天是五一假日,不少人出來游玩購物,所以,這裡和北京一樣熱鬧非凡。
廣場中央,兩座尖刀狀的建築物相互對應,直插入天,中間是江主席題寫的:唐山抗震紀念碑。旁邊就是唐山抗震紀念館,我們買票進去,門口是出售唐山特產陶瓷的櫃台,精美的工藝瓷器很吸引人,可惜瓷器易碎,我背包將滿,否則真要買點帶回家做紀念。館裡面很大,全是當時唐山抗震的圖片和震後發展成就的展覽。看到飛機俯拍地震後的照片,整個唐山一片茫茫,破碎狼籍,沒有一間完整的房屋。據說當時毛主席聽到震後統計的死亡數字後,感嘆道:二十萬,我打三大戰役也沒有死這麼多人啊!震後的唐山發展很快,老工業基地煥發了第二春,廢墟上建起了一座新興的城市。看著牆上的圖片,聯想剛才在路上看到的街貌,覺得在北方能有唐山這樣一個干淨整潔的城市,真的很讓人欣慰。
沿著街道向西,不一會就見到了河北理工大學,進大學尋找了一會,終於看到了鬥鬥說的那堆至今保留的廢墟。周圍用鐵柵欄圈著,不讓人們靠近,以防萬一。鬥鬥曾經來過這裡,他告訴我,它本是該大學的新建圖書館,在建成的第三天,就被震塌了。為了讓人們永遠不忘記唐山大地震,便這樣的保留了下來。
出了大學,才三點多,經過短暫的商量,我們決定當天不在唐山住宿,而要南行到天津寧河縣下榻,這樣,第二天我們就可以較早的到達塘沽並在那裡游玩了。唐山西南是豐南,從地圖上看,那裡是我們必經的地方,我向路邊的大媽問如何到豐南,她茫然不知,反過來操著唐山話問我們:“昵們是暈冬院兒吧(你們是運動員吧)?”待我們聽明白了,搖頭笑著走開。
又經過了幾次問路後,我們終於踏上了去往豐南的正途。這條路從唐山到豐南間新鋪的柏油路,平坦干淨,車走在上面很舒服。在網吧繁多的豐南縣城裡,我們又看到了Giant的專賣店,我請工人調了調車閘,鬥鬥給車打了點氣,然後繼續向南。
出豐南後,路面開始變的坑坑窪窪,有時甚至走的是水泥板鋪就的“搓板地”,過了一段正在施工的顛簸的土路,又騎行了一會,我們進入了205國道,路面慢慢平整起來。不過四、五點鐘,路邊的小旅館、飯店即開始了忙碌,因為,很多跑長途貨運的司機已經停車吃飯住宿了。太陽在西方慢慢失去了刺眼的光芒,紅紅亮亮的伴著我們趕路。在河北天津交界廣告牌下,我們下車休息,和當地的一個老鄉聊起了天。知道我們是北京人後,老鄉問“今天從哪裡騎來的?”,我們說“薊縣”,老鄉那驚諤得誇張的表情讓我轉過身暗笑。我們問老鄉“前面路段安全不安全,有沒有什麼車匪路霸。”老鄉急道:“有!有!這裡經常有一群半大小子抬著棺材出來攔汽車搶錢。”接著他詳細描述了兩次搶劫的事件,像他親眼見到一般。“這裡比不了你們北京,治安好”,他又指著路旁田地裡孤單的幾間小屋,道:“那房子裡殺死過人。”
雖然後來老鄉又說現在嚴打,那些路霸流氓不會再出現,但已經心裡發毛的我們不敢再耽擱,看看逐漸下落的太陽斜斜的照在那間殺死過人的小屋上,我們立馬上了車,加緊速度騎奔寧河。夕陽不再有亮色,紅的好像的鹹鴨蛋黃,似要流淌出油來。我們的屁股硌的實在夠戧,腿慢慢的變的有些機械,不十分的聽話,心理抱怨著寧河怎麼這麼的遠。再一次的休息喝水之後,太陽落了山,天色暗了下來。終於,七點之後,在天色大黑之前,我們進了寧河,很快找到了一家旅館休息。吃飯的時候,我們算了算當天的行程,至少在一百五十公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