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靜安寧的中緬實際邊界線。對面是緬甸農村。今年5月,和幾個朋友去滇西南旅游,大理-騰衝-瑞麗。這裡是旅游熱點,大家都比較了解。在瑞麗的時候除了去畹町外,還參加了出境緬甸一日游,覺得長了點見識,而且是常規的長線團不會去的。所以在這裡介紹一下。

警示牌後面是緬甸的道路。
瑞麗本地的旅行社都有出境一日游的線路。我們是通過包車的司機安排的。價格從200元/人到280元/人不等。含午餐,是中餐。目前的緬甸游是非正規的,不經邊檢,不走國門。美其名曰“旅游通道”。實際上,各路游客,或是二人成行,或是三五一群,分別由專人帶領從不同路徑出境。網上有人說乘船,我們是乘車後步行約5分鐘。出境後有緬甸方面的小車迎接,統一到一個旅游公司拼團,坐小巴游玩。景點主要是緬甸木姐市金鹿寺、服裝市場、人妖表演(60元)、南坎縣中心寺、芒坎寺。一個購物點。
游覽完了,回到旅游公司。同樣是早上送過境的專人帶領,乘小巴回到國境,跨越國境回到中國境內。時間是約下午3、4點鐘。我們是坐上早上的小巴回旅店。
不用擔心語言障礙。旅游公司的人大概是華僑,會講普通話。
至於安全性,個人覺得和在國內旅游的安全性是一樣的。

緬甸木姐市金鹿寺姐告:瑞麗的國門在姐告。姐告與市區隔瑞麗河相望。當地人介紹,中緬原來是以瑞麗河為界的。1960年邊界談判時,中國拿了一塊土地(不知道是否“一寨兩國”那塊地方)把姐告換了過來。姐告有大、小二個國門,相距二三百米左右。

金鹿寺一角
瑞麗以傣族為主。不過我們看到的房子,並不是印像中的吊腳竹樓,而是竹木結構的大房子。

緬甸南坎縣農居瑞麗的傣家農居也是這樣的。竹木結構。牆壁是用竹子(篾片)制成。緬甸木姐市:木姐和瑞麗姐告土地相連,樓房相望。本來總以為緬甸長期戰亂,十分落後。其實這次看到的外表現像,並不是很落後貧困。雖然遠遠比不上瑞麗,但也是商業繁榮,房屋和人民衣著看不到十分貧困的樣子。木姐、南坎沿路汽車、摩托絡繹不絕。路旁的民居常常看到停放著摩托車、小貨車和手扶拖拉機等。

服裝市場

木姐街景之一


木姐街景之二、三
木姐有較多華人。一些住宅前還貼著對聯。

緬甸南坎縣水果攤可以使用普通話、人民幣買水果
下面幾張是南坎的寺廟






遠處的白色建築物是獨立紀念碑

緬甸南坎縣的農田

南坎縣芒坎寺的臥佛

這種樹聽說是叫鳳凰樹

立佛




緬甸氣候較熱,樹木繁茂

中緬界碑71號

邊界線對面

緬甸邊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