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吃馬凱餐廳關裕年位於北京宣武門西大街117號的馬凱餐廳,是從鼓樓西南角搬過來的,對於北京北城居住的人來看,這多少也是個損失,當然,是舌尖上的損失。老馬凱原來也是我們接待外賓經常光顧過的地方,雖然叫餐廳,似乎是低了一等,可是,光臨這裡的名人可是不少,我們就在這裡看見過著名的相聲演員李金鬥,著名演員袁泉……所以,就是這個不起眼的餐廳,也確實是炒出一些好湘菜的。這裡的剁椒魚頭、炒腊肉、冬筍裡脊絲、肉末酸豆角、炒腰花都是極其下飯的食品。如果,你不貪圖名聲,這裡還是可以滿足一些人的“舌尖”享受的。一般老客人,不管是吃什麼大菜,肉末酸豆角總是要的,它可以促進你飯後米飯的“進程”,讓人吃後有余香,不會感覺胃脹。小賣部買的芝麻醬花卷,可能是北京賣的下料最狠的芝麻醬花卷,一般一個女同胞即使是飯後,也可以再加餐一個,不在話下。最值得說的是冬筍裡脊絲,由於裡脊絲細絲且嫩,冬筍香脆,獲得了我女兒的垂青。一次,正在上小學的女兒高燒不退,不思飲食,我們夫婦兩人束手無策。突然,我想到了馬凱,就和女兒商量:“咱們去馬凱吃你最愛吃的冬筍裡脊絲吧?”她欣然同意。到了馬凱,一盤冬筍裡脊絲被這個小姐吃了個精光,高燒也好多了。從此,在我們家就形成了一個典故笑話,誰要是發燒的時候,大家就不約而同的說:“去馬凱吧,哈哈!”這就是我們家與馬凱餐廳的一段故事,是一段“舌尖上的情緣”。其實,一個寫不上菜單的“雞蛋西紅柿湯”,也是馬凱拿手,雞蛋薄到透明的狀態,與西紅柿巧妙的結為一體,極其美妙。如果,你執著的要求要點一碗“雞蛋西紅柿湯”的話,服務人員會滿足你的要求的,這個湯賺不了多少錢,關鍵是人家的名氣,好喝。驢友朋友,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