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滄桑寡婦村

作者: 老廟

導讀人間滄桑“寡婦村” (1992年) 東山島地處福建省南端,位於廈門和汕頭之間,它由43個小島組成,總面積有194平方公裡,是著名旅游勝地。島上風光秀麗,氣候宜人,這裡的海水湛藍如天空,沙灘綿長柔軟,陽光明媚充裕,樹林深深莽莽,白帆點點,海鷗翱翔,是一個優良的旅游度假地。東山島當年曾因其有個“寡婦村”而出名。 寡婦村本名銅缽村,距東山島旅游中心銅� ...

人間滄桑“寡婦村”

(1992年)

東山島地處福建省南端,位於廈門和汕頭之間,它由43個小島組成,總面積有194平方公裡,是著名旅游勝地。島上風光秀麗,氣候宜人,這裡的海水湛藍如天空,沙灘綿長柔軟,陽光明媚充裕,樹林深深莽莽,白帆點點,海鷗翱翔,是一個優良的旅游度假地。東山島當年曾因其有個“寡婦村”而出名。

寡婦村本名銅缽村,距東山島旅游中心銅陵鎮不遠。銅缽村200戶人家,1950年5月10日,國民黨從東山島撤退,共抓走了4700余青壯。而這個只有200余戶的村子,竟有147名青壯男子強行裹挾去台,130戶成了守活寡的“寡婦”,平均每1.2戶有一寡婦。有一家圍水井聚族而居的大家庭,10個堂兄弟被抓走了9個。一夜之間,故園驚變,骨肉離分,悲天慟地。誰料海峽竟成隔絕,這一去就是大半個世紀。由此,這個村子又多了一個飽含酸辛的名字----“寡婦村”,從此,銅缽村就成了“寡婦村”。

從此,女人扛起還留著丈夫余溫的犁耙;從此,孩子的詞彙裡沒有爹;從此,這裡成了活寡婦村。有人因思夫過度而發瘋,有人因無力支撐困苦的家而改嫁。但是絕大多數人,以中國女子傳統的堅強、韌性和從一而終的節操,苦守了下來。於是--“妻在海峽西,夫在海峽東,盼夫不見夫,共望海峽水。”

男人們被抓走了,只剩下這些“寡婦”們用她們羸弱的肩頭艱難地支撐著生活的重擔。耕田下海,養老育小,在那窮得一天吃兩餐、只掙一角多錢的年代,“寡婦”們全靠著互助組互相幫襯著才得以熬過了最初的難關。但就這樣,文革期間,還污蔑她們是特務。男人們一走就音訊全無。“寡婦”們每逢初一、十五,上百名在那次兵災中失去丈夫的女人,成群結隊,來到海灘,遙對雲海深處的海峽東岸,燒香化紙灑酒,不知親人是死是活,只能遙寄思念,祈禱上蒼保佑她們在海峽對面的丈夫早日歸來。多少次,她們一聲聲嗚咽喚郎君,只聞濤聲起回音;多少回,她們一雙雙淚眼盼歸舟,不見帆影只見雲。這些不幸的女性,對愛情的忠貞和對團圓的渴望,藍天可作證,大海可為憑!年復一年,“寡婦”們無望地、卻又滿懷希望地等啊等,盼啊盼。這幾十年的艱難、酸辛、失望,絕不是幾段文字所能盡訴的。盼啊盼,青絲盼成了白發;等啊等,少婦等成了老嫗!寡婦們對“望眼欲穿”這個詞有著刻骨的體會。當初一個壯丁被抓走時對妻子說,不要哭,我明年就回來插秧,以為當兵不過一兩年的事,不想這一別就是40年!這個老兵在接受我訪問時感慨地說,古時蘇武牧羊也不過16個年頭啊。

鬥轉星移,到1989年,當年去台灣的男人們開始陸續有人返回。當初一壯丁被抓走時孩子還不懂事,問爸爸去哪裡。爸爸說出海去,孩子要爸爸買一雙鞋回來。40年後白發蒼蒼的老爸歸來時的第一件事,就是伸出顫抖的雙手,遞給孩子一雙鞋!

有一青年,被抓往台灣時尚未婚娶。第一次回家探親,有叫他爸爸的,有叫他爺爺的,兒孫滿堂,把他鬧糊塗了。原來他離家時,家中還有童養媳沈氏,兩人從小青梅竹馬。當母親的曾當面宣布將來讓他們成親。他被抓走後曾托人捎來一封信,叫未婚妻好好侍奉母親,等他回來。此後就再無音訊了。未婚妻惦著未婚夫的話,一等就是三十余年。後來,沈氏領養了一個男孩,長大成人並結了婚,有了兒子,宗嗣得傳。這對老年未婚夫妻相逢時的談話被鄉親們傳了出來:

女:我等了三十多年,現在有兒子、孫兒,你當爺爺,我當奶奶,怎樣?

男:苦了你三十幾年,你為什麼不改嫁?

女:為了等你。

男:我在台灣已經結了婚,你為什麼不改嫁?

女:為了等你。

兩人頓時抱頭痛哭。

幾十年的等待,“寡婦村”的少婦都變成了老婆婆,現在年紀最輕的也已過70歲。可幾十年來,這些守活寡的“寡婦”們基本上沒有人改嫁,而她們在台灣的丈夫卻大都又娶了妻。這種男女感情上的差異現像,早在古代,我國第一部文學作品《詩經》裡就有過描述,“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有一家丈夫帶了台灣太太返回故裡,可碰到了當晚如何安置兩個老婆的難題,結果是台灣的老婆住進了酒店。現在,這些被盼了幾十年的丈夫們,除了個別的回大陸定居外,大都在台灣成家立業了。雖然他們時常寄錢和有時回來看看,但這些女人們是要當一輩子的“寡婦”了。這對一個苦盼了幾十年的女人來說,有多麼殘忍。如今的銅缽村已經大變樣,村裡漂亮的新樓櫛比鱗次,自然,那大都是“寡婦”家的。

有一位香港的女記者采訪了“寡婦村”後,對這些“寡婦”們如此無望地守了幾十年的活寡百思不得其解,認為這是違反人性的。可向“寡婦”們問了半天,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大概就是中國女性的特點吧。為了讓人們記住那段歷史,永遠避免那一段歷史,為了警示後人:勿忘“每個家庭的命運與祖國大家庭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現在村裡的人辦了一個村史展覽室----“寡婦村”展覽館。

從“寡婦村”出來,我在海灘上漫步,帶鹹腥味的海風吹拂著臉龐,心中的思緒猶如大海的波濤難以平靜:這些女人的不幸,深深地打動了我。是歷史還是觀念的因素造成了這些女人們一生的不幸?這種人間悲劇不會重演了吧。祖國的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心願。海風中我不禁想起當年十分熟悉的毛澤東的詞:“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精選遊記: 東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