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台灣14天-准備篇

作者: 蒲峰捉影

導讀五月有一個長長的假期,考慮到哪裡去走一走,做了幾個選項,在最初台灣並沒有進入我的選擇,某天回顧起去年的台灣總統大選,突然覺得應該去台灣看看,這個有著和我們一樣的血脈,一樣的祖先的人們是怎麼生活的。而且現在可以自由行了,對我這種堅定不移決不跟團旅行的人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於是開始辦理各種證件。我老婆09年和公司去過台灣,對於台灣,她沒 ...

五月有一個長長的假期,考慮到哪裡去走一走,做了幾個選項,在最初台灣並沒有進入我的選擇,某天回顧起去年的台灣總統大選,突然覺得應該去台灣看看,這個有著和我們一樣的血脈,一樣的祖先的人們是怎麼生活的。而且現在可以自由行了,對我這種堅定不移決不跟團旅行的人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於是開始辦理各種證件。我老婆09年和公司去過台灣,對於台灣,她沒有什麼特別的印像,公司開會,去日月潭,故宮博物院,101大樓,所以不願意和我再去一次,所以這次旅行變成了我們婚後的第一次分開旅行。准備工作其實挺簡單的,先去辦理通行證,戶口和身份證加照片就可以辦了,10個工作日左右拿到。由於我是上海戶口,所以我是去上海辦的。辦好之後就要辦理入台證,入台證必須要有資質的旅行社辦理,上海有八家,我比較懶,就選擇攜程辦理,預定了機票加入台證的套餐,5月18號上海飛台北,5月31號台北飛上海。加上入台證,一共費用是3230,用了點旅游抵用卷還便宜了150塊。大概是因為上海已經開放自由行一段時間了,所以攜程的工作人員都很有經驗,資料准備充分,比如拍照片,辦理通行證的時候拍的照片是不好用的,頭的尺寸不對,於是重拍,比如入台之後的行程,寫的越詳細就越容易快速辦理好。速度很快,本來說要8個工作日,因為是要寄資料到台北去申請的,但是我是4號拿到通行證,把所有資料交給攜程,9號攜程就通知可以拿了。我沒有去拿,因為我18號要從上海飛,我17號去上海才拿的。


除了准備必要證件,就是帶行李的問題了。我曾經是一個攝影愛好者,現在也算,准備帶我的120相機和膠卷去的,打包之後發現太重了,於是換了一套eos1d加兩個鏡頭,三腳架也不帶了,還是太重,最後換成了兩個小數碼,一個X100,一個gx200。帶的行李主要是衣服,14天的旅程,很多地方就住一天,沒有辦法洗衣服,台灣北部空氣潮濕,洗衣服之後不容易干,所以帶了7套短袖,7套內褲,6雙襪子,長褲1條,短褲兩條,外衣一件(准備去阿裡山看日出的時候穿)旅游鞋和涼鞋各一雙。然後是洗漱用品,各種充電器,藥品等。收拾妥當差不多是10公斤,我選擇了一個osprey的60升背包,裝了一大半的樣子,然後配一個NG4474的腰包,這個腰包值得推薦,首先,我建議不管你用什麼相機,旅行的時候都盡量使用腰包而不是單肩包,單肩包會讓你的肩膀很難過,腰包的好處是除了可以裝相機,還能裝錢包手機零錢等。NG4474這個包非常適合我這次出行,兩個口袋分別裝x100和gx200,還能裝一個手機,背後的包可以裝錢包,證件,腰帶上的三個小兜我分別用來裝旅社的鑰匙,硬幣,防蚊藥。再說說背包和拉杆箱的問題,這個並不是推薦一定要背包,因為雖然只有10公斤,雖然osprey的背負系統很舒適,但是如果一直背也會很累;所以選擇背包還是拉杆箱完全是個人選擇。我選擇背包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喜歡雙手隨時都是解放出來的,另外背著背包比較像驢友。osprey的包有個不錯的地方就是頂部的一個小包是可以拆下來的,拆先來就可以當作腰包,我以台北為根據地,出發去花蓮住一晚或者去日月潭住一晚,然後再回到台北,我就可以把大包寄存在旅社,然後用小包裝一些必要衣服帶去,減少旅行的負擔。背背包的壞處也很明顯,就是在回來的時候要帶手信比較慘,帶多了背著累,托運的時候會把盒子壓的變形,拉杆箱就沒有這個擔心。所以我建議大家去的話還是考慮拉杆箱,方便。


行程,這個行程是必須要事先准備的,因為要辦理入台證要寫一份詳細的每天到哪裡住哪裡的行程表,住宿的地點電話也必須提供。但是入台之後則不必完全按照這個行程去走。我這裡貼的是我實際的行程表。

5.18上海飛台北住台北mango53旅社

5.19台北住台北mango53旅社

5.20台北住台北mango53旅社

5.21台北-花蓮住花蓮怡然居民宿

5.22花蓮-九份-台北住mango53旅社

5.23台北-墾丁住墾丁情景酒店民宿

5.24墾丁-高雄住高雄康橋商旅

5.25高雄-澎湖住澎湖蔚藍海民宿

5.26澎湖住澎湖蔚藍海民宿

5.27澎湖-台北住台北mango53旅社

5.28台北住台北mango53旅社

5.29台北-日月潭住日月潭Doris的家民宿

5.30日月潭-台北住taipeiquotehotel

與我的預計行程變化比較大的是我沒有從花蓮直接到台東再到墾丁,而是選擇返回台北,原因是我想去九份看看。另外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就是從澎湖回來的時候本來計劃直接去阿裡山,但是由於天氣不好,時間也不好安排,所以放棄了阿裡山。這次去除了最後一晚,沒有預定酒店,都是選擇了旅社和民宿,民宿應該算台灣比較有特色的住宿了,我會專門寫一篇關於民宿的攻略。昨天回到家裡,記憶中還是在台灣的很多片段,這篇游記,我不會按照時間地點的去寫,更多的是我對台灣人文風光政治經濟的一個感受,有些地方可以給大家做參考,但是不能完全當攻略。我不喜歡按照別人的攻略去旅行,那是在重復別人的路,所以我也不喜歡寫攻略,只能說是分享一下我的跟人感受。畢竟旅行中每個人的關注點不同,有人喜歡風光,有人喜歡美食,有人喜歡購物,而我只是一個喜歡到處看看,和人到處聊聊,看看別人怎麼生活的人,所以我覺得台灣太棒了,也許很多人不同意,不過對我來說,這真是一次完美的旅行。





精選遊記: 台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