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天自由行三

作者: 2010剛剛開始

導讀6月6號我倆乘座687路公交車從南磨坊到天壇北門下車。買票進入天壇公園,那裡人叫一個多呀,因為是星期天,很多的北京人在裡面鍛煉身體和吹拉彈唱,公園裡到處都是豎立的“禁止用高音喇叭”的牌子,但是到處都是用高音喇叭在唱歌或者唱戲的人。天壇公園內到處都是百年或三百年以上的古樹,真是古木蔥郁。再次買票進入天壇公園的園內園,裡面安靜不少,都是外地游 ...

6月6號我倆乘座687路公交車從南磨坊到天壇北門下車。買票進入天壇公園,那裡人叫一個多呀,因為是星期天,很多的北京人在裡面鍛煉身體和吹拉彈唱,公園裡到處都是豎立的“禁止用高音喇叭”的牌子,但是到處都是用高音喇叭在唱歌或者唱戲的人。天壇公園內到處都是百年或三百年以上的古樹,真是古木蔥郁。再次買票進入天壇公園的園內園,裡面安靜不少,都是外地游客。我們是從北門進入的,首先看到的就是祈年殿。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在元旦,春節和冬至祈谷和祭祀的地方,或者國家發生了什麼大事或重大變故皇帝在此告訴祖先的地方。我以前一直奇怪為什麼祈年殿是蘭色,了解後才知道原來祈年殿是皇帝祭天的地方,而皇帝是天之子,所以在這裡皇帝的專用顏色“明黃”他也不能用。然後我們沿著中軸向南走過丹陛橋,皇穹宇,園丘壇,我再次體會到一個字“大”,由於天壇是皇帝祭天的地方,它居然比故宮的面積還要大一倍。我們走出天壇南門。



祈年殿



皇帝的用品



園丘壇



吃了中飯後,先去了南鑼鼓巷,那裡也值得說一下。南鑼鼓巷是北京為數不多的舊城保護區之一。它由南往北大約有一公裡長,東西兩面各有8條胡同。現在有很多電視劇都是在這裡取景。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名人在此住過,每條胡同都有故事,我們外地人很難了解它。現在的南鑼鼓巷已經成為一條商業街,大約有一半是酒吧,剩下的是其他商業。這裡的門面都很小,從十幾平米到幾平米都有。這裡的酒吧主要是懷舊,後海的酒吧是聽唱歌。這裡的酒吧有很多家具和用品看起來都很舊了,跟這裡的環境很搭調。這裡的餐館和美食也不少,最牛的是“文字奶酪店”每天都要排隊,他的“紅豆雙皮奶”確實好吃。慢慢的在巷子裡散步,看著胡同裡的四合院,確實能感受到老北京的風貌。巷內的一處老北京水平面標志也給它增加了歷史的厚重感。走在古老的胡同,看著擦肩而過的背包客,和慢慢在巷內經過的小汽車,令我體會到歷史和現代的碰撞,恍惚進入時空隧道。這也是它特別值得一游地方。







逛完南鑼鼓巷“打的”來到“王府井步行街”,一趟逛下來感覺就是它比武漢的“江漢路步行街”大,沒有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繁華。什麼也沒買,就回了“桔子酒店”。晚上6點是我們全家三口在北京唯一一次能夠在一起吃飯。我們在“勁松”的“大鴨梨酒店”吃飯,點了“北京烤鴨”,“宮保雞丁”,“手撕羊肉”,“椒鹽鴨骨”,“大鴨梨”,還有一個什麼菜。原來希望一家人好好吃一餐飯,結果我個人認為是在北京最難吃的一餐飯。但是我沒有說,免得影響家人的情緒。





晚上我們又去看北京後海夜景, 後海是老北京久負盛名的消夏、游玩場所。說是“海”,其實只是古時候皇親國戚在那裡享受的一個人工湖。那裡是酒吧一條街,酒吧都很簡陋,是一個可以蹭歌聽的地方。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