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4:50,經過一小時十五分鐘的飛行,MU5515穩穩的降落在青島流亭機場。

步出機場大廳,在3號出口處,乘坐機場2線《702路公交巴士》,價20元。

大約不到一個小時,機場大巴就開到市中心中山路上,停在航空快線酒店門前,我們下了車。
在肥城路西行5分鐘左右,來到在攜程預訂的青島天橋商務賓館。入住68元的特價大床房。
真是便宜沒好貨,客房頂上有明顯的污水漬,

被子、床單髒兮兮的。
愛人說:今天晚上是無法睡覺了,接著又講:以後再不能訂這麼便宜的客房。
我馬上去總台反映,向他們要了2條干淨的被套,一條當作床單,另一條就套在原來的被子上,眼不見為淨吧。
設施這麼差的賓館,當初不知是怎麼給評上二星級酒店的。賓館的唯一優點是地理位置好,離火車站和海灘近。
國家旅游局頒發的銅牌和涉外飯店的牌子都高掛在牆上。

5月27日,早晨起床後,沿著泰安路往南走,5分鐘左右就看到了青島火車站,

繼續往東南方向走5分鐘就來到了青島的標
志性建築—棧橋。


762,棧橋是青島的像征。 她位於青島灣中,與市內最繁華的中山路成一條直線,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長虹遠引”之美譽。 棧橋初建於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是青島最早的碼頭。
海灘上打排球的山東漢子正赤膊上陣,使勁地扣著球,旁邊也有不少的游客和市民正在欣賞他們精湛的球技。

空地上也有市民在踢毽子,玩得正歡。

沿岸太平路上有不少外觀美麗,風格不同的建築,如青島報社、泛海名人酒店等。漫步在海邊,望遠方,風平浪靜,溫和的海風輕撫著臉龐,有種說不出的舒服,如同漫步在普陀山的千步沙上。
祘起來,這是我第五次來青島,前3次以出差開會為主。公費去了嶗山等風景區。
這次山東半島游,因
妻子不小心扭了腳,走路尚痛,不宜走得太遠。只能陪她隨意看看走走。
隨後坐223路公交來到東海西路上的五四廣場。

五四廣場因青島為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五四運動導火索而得名,五四廣場分南北兩部分,

分布著中軸線上的市政府辦公大樓、隱式噴泉、點陣噴泉、

《五月的風》雕塑、海上百米噴泉。
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


以螺旋上升的風的造型和火紅的色彩,充分體現了“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基調和張揚騰升的民族力量。東海西路上高樓林立


廣場上游人如織,眺望海上奧帆中心

若隱若現。
離開五四廣場,坐601公交,在廣電大廈站下車,穿過寧夏路,來到仙居路上的天一香素食館,原想陪同妻子在這兒吃素食,無奈素食館中餐要等到11點半才開始,這時才10點正,只好打道回賓館。午後休息了會,妻子扭傷的腳,還隱隱作痛。我就獨自一人,沿著肥城路,徒步來到位於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據說教堂可容納教徒千人,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哥特式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同時也是基督教建築藝術的傑作。天主教堂本名聖彌厄爾教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德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而設計,
可惜教堂搭著腳手架,正在大修理,無法進入一睹芳容,實為遺憾。



接著來到江寧路上的劈柴院。

據說
青島建為城市後,在這裡修了一條江寧路,建了幾個大院,江寧路逐漸成了
一條商業步行街,街上幾個大院多為商店、飯鋪,劈柴院從一個院子的名稱成了這一商業街的名稱




從表面看劈柴院似乎人氣挺旺的,店主們起勁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裡面都是些小吃店,各種小吃應有盡有,好像來到了上海的城隍廟,只是它的規模較小。